班主任 - 让“距离产生美”!
引子:
在我读大学时,教育学老师讲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年,陶先生在育才学校做校长。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砖头砸同学,就将他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校长室,看见那个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对你的奖励,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来:“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我了解过了,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说完,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打他。”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能认错,我再奖励你一块。现在,我的糖已经分完,我们之间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细味,我读出了为人师的素质有宽容、鼓励、和蔼…… ,教育的方式有理解、亲和力,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教育的观念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谁也阻挡不了年轻的脚步”……我一直在思考、探究“教书育人”之种种,虽有迷惘,有惶惑,但些微的想法付诸于笔端,祈望能在理论在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直以来,对所有任班主任的年轻教师来说,有一个问题总是萦绕心头、摇摆不定--对学生的管理到底是宽好还是严好?是板着脸还是笑嘻嘻?一出大学校门,老教师会谆谆告诫说要“保持威信”、要“拉开距离”;加之受“师道尊严”“师道至尊”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于是许多年轻教师在学生面前时有意板着脸,不苟言笑,总觉得在学生面前和颜悦色有失尊严,板着脸才有助于树立威信,让学生敬而远之。也有的年轻教师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作一个大哥哥大姐姐平心静气地对待学生,但又往往显得活泼有余,严肃不足。更有甚者,有的年轻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称兄道弟……这些都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阻碍了师生间的真诚的交流。?
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是最佳的?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是最合适的?怎样的“距离”才是“恰到好处”的?
文艺美学上有“距离产生美”(“间离效果”)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教育学,我们不妨套用一下,在与学生关系的处理中也要讲究距离,并且要使这 “距离”产生美来!这“距离”当然是指师生间的注意分寸的远近、亲疏关系,也就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应有的“威信”,“美”就是指最佳的育人效果。
威信,由两部分组成,由不可变因素(如传统、职位、资历因素)构成的权力性威信和由可变因素(如品质、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构成的人格性威信。因而对年轻来说不可变因素构成的权力性威信还不能在一时之间具备,但对人格性威信起着决定作用的品质、才能、知识及心理健康等需要年轻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不断地汲取、学习、探索,锐意进取,有意识地加以提高、增强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能力出众、多才多艺、关心和爱护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才能够在实践中逐步赢得学生的信任、敬仰和爱戴,获得崇高的威信。这应该是每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的目标。
简单地说,说“威信”就是是威望和信誉。有威望的班主任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由尊重至拥护,因而值得信赖,所以说有“威”才有“信”。威信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最宝贵的“魅力”,对于班级的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充满友爱的集体。
对于年轻班主任来说,树立自己在班级中的威信尤其困难,因为跟学生相差不大的年龄,跟他们一样好动好奇的心理,充满工作激情但又没有足够工作经验资历,尽管对班级的规划和管理有许多的美妙的蓝图,但往往幻想多于现实,过多流 于遐想之中……正因为如此,年轻班主任来说,在班级中的树立威信尤为重要。
一、适度的“距离”
“适度的‘距离’”即摆正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做到“恰到好处”。前文所说的一味地不苟言笑拉着脸“道貌岸然式”和没大没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式”绝不是“适度”的距离 ,也没有摆正这至关重要的关系。实践证明,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严、独断,学生就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我认为,诚心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以诚相待,将心比心,教师的心与学生心之间是互通的、没有距离的,在这些“小大人”面前不能有丝毫的做作、矫情,不能将心墙高筑,但同时又得把自己做大学生时的稚气,年轻人特有的冲动、盲目一一地加以克制甚至要掩饰--毕竟是为人师表,无“威”,“信”就无从谈起,可以说,这一点的把握对树立威信尤为重要。
另外,关于班主任与整个班级管理的距离也有一个“度”。常见有的年轻班主任成天“泡”在班级里:每次大扫除亲自把关,每期黑板报都参与,艺术节、运动会更是“奋不顾身”,他们的责任心可见一斑,但各项成绩却不见得斐然,也有些班主任可以说 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班风特别好,学业成绩也总在最前列。这就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了(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原是指写景中有无作者情感的投入)。所谓“无我之境”,就是要班主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独立自主,自己追求知识,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维持班级的常规秩序,比如“两操一活动”、开班委会、做卫生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使学生的自制能力得到锻炼、提高(高中应是培养自制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有我之境”则是指班主任的必要性、原则性的指导学习和集体工作,一味地让学生自我管理难免会让“放手”变成“松手”,成了“放任自流”,班级将是一盘散沙。所以说,这二者的关系就如一些班主任话说多了没人理会,有些班主任说得少,但说得掷地有声,“老师轻轻地说学生重重地听”,这便达到了最佳教育效果。
因此适当地、有技巧地掌握上述两种“距离”的长短、远近,就能轻松地带好班级,避免了许多年轻班主任吃力不讨好的情形。
二、民主的作风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 《班主任 - 让“距离产生美”!》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2471.html
在我读大学时,教育学老师讲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年,陶先生在育才学校做校长。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砖头砸同学,就将他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校长室,看见那个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对你的奖励,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来:“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我了解过了,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说完,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陶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打他。”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能认错,我再奖励你一块。现在,我的糖已经分完,我们之间的谈话也该结束了。”细味,我读出了为人师的素质有宽容、鼓励、和蔼…… ,教育的方式有理解、亲和力,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教育的观念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谁也阻挡不了年轻的脚步”……我一直在思考、探究“教书育人”之种种,虽有迷惘,有惶惑,但些微的想法付诸于笔端,祈望能在理论在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直以来,对所有任班主任的年轻教师来说,有一个问题总是萦绕心头、摇摆不定--对学生的管理到底是宽好还是严好?是板着脸还是笑嘻嘻?一出大学校门,老教师会谆谆告诫说要“保持威信”、要“拉开距离”;加之受“师道尊严”“师道至尊”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于是许多年轻教师在学生面前时有意板着脸,不苟言笑,总觉得在学生面前和颜悦色有失尊严,板着脸才有助于树立威信,让学生敬而远之。也有的年轻教师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作一个大哥哥大姐姐平心静气地对待学生,但又往往显得活泼有余,严肃不足。更有甚者,有的年轻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称兄道弟……这些都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阻碍了师生间的真诚的交流。?
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是最佳的?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是最合适的?怎样的“距离”才是“恰到好处”的?
文艺美学上有“距离产生美”(“间离效果”)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教育学,我们不妨套用一下,在与学生关系的处理中也要讲究距离,并且要使这 “距离”产生美来!这“距离”当然是指师生间的注意分寸的远近、亲疏关系,也就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应有的“威信”,“美”就是指最佳的育人效果。
威信,由两部分组成,由不可变因素(如传统、职位、资历因素)构成的权力性威信和由可变因素(如品质、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构成的人格性威信。因而对年轻来说不可变因素构成的权力性威信还不能在一时之间具备,但对人格性威信起着决定作用的品质、才能、知识及心理健康等需要年轻班主任可以通过自己不断地汲取、学习、探索,锐意进取,有意识地加以提高、增强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能力出众、多才多艺、关心和爱护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才能够在实践中逐步赢得学生的信任、敬仰和爱戴,获得崇高的威信。这应该是每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的目标。
简单地说,说“威信”就是是威望和信誉。有威望的班主任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由尊重至拥护,因而值得信赖,所以说有“威”才有“信”。威信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最宝贵的“魅力”,对于班级的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充满友爱的集体。
对于年轻班主任来说,树立自己在班级中的威信尤其困难,因为跟学生相差不大的年龄,跟他们一样好动好奇的心理,充满工作激情但又没有足够工作经验资历,尽管对班级的规划和管理有许多的美妙的蓝图,但往往幻想多于现实,过多流 于遐想之中……正因为如此,年轻班主任来说,在班级中的树立威信尤为重要。
一、适度的“距离”
“适度的‘距离’”即摆正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做到“恰到好处”。前文所说的一味地不苟言笑拉着脸“道貌岸然式”和没大没小地与学生“打成一片式”绝不是“适度”的距离 ,也没有摆正这至关重要的关系。实践证明,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严、独断,学生就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我认为,诚心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以诚相待,将心比心,教师的心与学生心之间是互通的、没有距离的,在这些“小大人”面前不能有丝毫的做作、矫情,不能将心墙高筑,但同时又得把自己做大学生时的稚气,年轻人特有的冲动、盲目一一地加以克制甚至要掩饰--毕竟是为人师表,无“威”,“信”就无从谈起,可以说,这一点的把握对树立威信尤为重要。
另外,关于班主任与整个班级管理的距离也有一个“度”。常见有的年轻班主任成天“泡”在班级里:每次大扫除亲自把关,每期黑板报都参与,艺术节、运动会更是“奋不顾身”,他们的责任心可见一斑,但各项成绩却不见得斐然,也有些班主任可以说 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班风特别好,学业成绩也总在最前列。这就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了(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原是指写景中有无作者情感的投入)。所谓“无我之境”,就是要班主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独立自主,自己追求知识,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维持班级的常规秩序,比如“两操一活动”、开班委会、做卫生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氛围,使学生的自制能力得到锻炼、提高(高中应是培养自制能力的最重要的阶段)。“有我之境”则是指班主任的必要性、原则性的指导学习和集体工作,一味地让学生自我管理难免会让“放手”变成“松手”,成了“放任自流”,班级将是一盘散沙。所以说,这二者的关系就如一些班主任话说多了没人理会,有些班主任说得少,但说得掷地有声,“老师轻轻地说学生重重地听”,这便达到了最佳教育效果。
因此适当地、有技巧地掌握上述两种“距离”的长短、远近,就能轻松地带好班级,避免了许多年轻班主任吃力不讨好的情形。
二、民主的作风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 《班主任 - 让“距离产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