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观后感
电影主要说明了中国革命的事迹,那时,有人为了反抗被抓,有的受尽侮辱自杀,有的还有一身的冤屈……那些讨厌的军阀们,没有一个去管,一个去问,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百姓,让百姓受苦受累。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百姓。
电影中的几个小事,就可以体现出毛泽东的优秀品质,像他们从湖南带辣椒给北京的老师,虽然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却有浓浓的情意。因为他们坐船先到武汉,再步行到了北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到北京。这样的尊敬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在杨先生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和女儿杨开慧要坐火车回她们的老家。毛泽东知道后提前把行李用黄包车拉到了火车站,然后一件一件往火车上搬,而不让她们母女俩动手。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电影中毛泽东去请求当教师,校长同意后,他开始为孩子们讲那些卖国贼,并告诉孩子们要报仇,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后来,他和伙伴们动身赶往北京,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达北京他一直在图书馆打工为接近自己的崇拜对象李大钊而努力。从李大钊那里学到了新思想、新知识。最后,毛泽东打算走俄式道路,两个好朋友却因志向不同离他而去……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祖国共欢呼,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祖国,终于熬出头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应该永远的记住这一天: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
湘江北去观后感(第2页)五
一听到该影片的标题,我就想到了毛主席在1925年秋写的一首很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不错,浩瀚的湘江水一路向北奔流。而那时,新文化新思想的运动已经在祖国的北方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有一群从湖南来的热血青年,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与道路,也向滔滔不绝的湘江水一样,一路向北去!湘江北去,北去的湘江成为了一个耀眼的标志与符号!
诚然,整个影片的主题正如它的电影宣传海报上所宣传的那样:一条江和一个国家青春的记忆。这是一部以一群将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视为己任的热血青年的不懈追求为主线的奋斗片,这是一部关于对理想、信仰的探索、追求与迷茫的青春励志片。这样一群热血的青年,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师长,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一切都是那么得真实,那么得容易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一幅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画面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918年,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等一帮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一同来到北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之事。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担任临时助理管理员,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在北国的寒冬里,他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心心相印,一段纯真美丽的爱情悄然萌发。毛泽东放弃赴法留学,表示要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他回到长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湖南各界联合,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创立《湘江评论》,声援北京学生运动。湖南督军张敬尧则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毛泽东和其它新民学会会员,联络社会各阶层,公开打出“驱张”的旗帜。“驱张运动”虽然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可是,因为没有脱离独裁与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赶走张敬尧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湘现状。究竟什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救国救民之道?毛泽东在努力思索。 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在新民学会的成员中交锋,成员间也逐渐产生了思想的裂变。终于,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征途。他们犹如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汇入了浩翰的历史洪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当毛主席1925年在湘江橘子洲头高吟这首词的时候,他脑海中浮现的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多少情感又涌上他的心头?往事历历在目。峥嵘的岁月一去不再复返,就像那北去的湘江,水流了就不再回头……本片艺术再现了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热血青年的峥嵘岁月。虽然他们的一生,都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坎坷、荣辱悲欢,人生轨迹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因个人的信仰以及选择的不同而分别悄然转弯,但此片所截取和呈现的则是他们在最好的时光里一起并肩走过的日子。
在当时的那个大环境下,艰苦的条件,动荡的时局,使人身时刻充满着危险。但是影片尽可能地去挖掘和展现其中积极的那一面。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陶斯咏、彭璜……那时的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尤其是毛泽东,在我们常规印象中,他是慈祥睿智的稳重长者,是令我们仰之弥高的一代伟人,而在此片中,他走下神坛,会和朋友们一起裸身天浴,会为陈独秀拉黄包车,会教李大钊跳操……这个众多知名学者口中的“二十八画生”的北漂经历及个人奋斗史更是让人观之有强烈的共鸣感。
所以在本片里,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刻板的说教或历史重演,更多的是一种脚踏实地、蓬勃向上、激情四射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恰好是我们目前诸多浮躁的年轻人所最缺乏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片的励志成分颇值得肯定。
确实,影片将伟人们的青年时代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它聚焦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湖湘志士。讲述了由于对社会现实的强烈的不满,一群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年轻人沿湘江北上,最终走向革命救国之路的艰难历程;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革命火种通过毛泽东等人的传播,在湖南这个红色革命摇篮萌芽、发展。它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力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点亮革命之火的必然性。
看完影片,眼前挥之不去的是那一段段朴实而又着实难忘的画面……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场面:一是影片的最初。“做教员就是要为人师表,是表率的表,是思想和行为的表率。”在一个简陋的小学堂里,毛润之激动地为孩子们讲道:“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要愈败愈战,为中国崛起而战。” 影片的最初,以此幕情景为契机切入,引出了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二是电影开篇不久的赤身淋雨那场戏。这场戏相当出彩,大雨滂沱之下,热血青年们内心涌动的激情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也为后续影片内容的展开开了一个好头。润之与萧子升等人在雨中畅淋,何胡子有感而抒:“江江江,盖其有情既无情,风雨呼啸,直射湘江,闻墨四水,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入文渊!”壮志豪情,豪气冲云天! 三是毛泽东在一师附小当老师,有次上课,看到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若贤穿着孝衣上课,他那种痛心的感觉以及后来自己的老师杨昌济病痛,他发自内心的心疼。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热血青年的形象。还有后来他乘船去武汉,为赴法留学之事北上,并探望恩师杨昌济,临走前,孩子们都奔来为这位仅当了两个月零七天的教员送行的情形,深刻地表现出了学生对毛老师的热爱以及他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四是毛润之第一次见到李大钊先生的场景,十分有趣,先生正依着润之写的强健体质的的书作相应的运动,正谓是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欲救国,必先提倡武风,强健民族之精骨,最终实现挽救民族之危亡之大愿景。 五是他们一行人刚到北京时,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连翻身都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在床上大声地嬉笑着,喊着“翻身、翻身、翻身……”响声不绝于耳。这声音,不仅仅是睡觉时的翻身,更是他们对未来的期盼,心中的那神圣的理想——人民的翻身,劳苦大众的翻身。他们比终将翻身做主人! 除此之外,还有爱情,令人意想不到的爱情。在以往主旋律的影片中,但凡涉及到伟人的个人感情问题时,一般都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此片则难得给予了相当的篇幅去展现毛泽东与杨开慧那纯真美好的爱情。当毛泽东因母亲病重返乡时,临别时,同学们在站台前为他饯行,慧知则赶来送了他自己写的诗句,并以诗相约冬季再见。“高谊薄去霞,温和德行嘉,所贴娇丽菊,今高独开花,月夜幽思永,楼台入暮庶,今年飞雪时,能否至吾家”这几句诗词,也仿佛润之与慧知的情愫,淡淡的,悄然地升起。
《湘江北去》在历史大背景下放弃宏大叙事,从细微处凸显那个时代的一群年轻人对责任、牺牲、抗争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信念,虽然九死终犹不悔,为国家为民族上下求索,虽路漫漫而绝不轻言放弃的精神风貌。影片展示了其青春亮色和蓬勃向上的一种生存状态,不刻意渲染红色主题,而是传递出一种价值观,给予今天的年轻人一股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爱国热情和豪迈情怀。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表达的也是相似的主题与希冀。
该片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如何面对社会,如何面对友情和爱情,如何担当责任等等。影片中所展现出的亲情、爱情、战友情、同志情以及革命情,可以说不仅进一步地深化了剧中人物的形象,而且给我们观众也带来了一次珍贵的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洗礼。经过洗礼的我们应该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身处革命伟人诞生地和成长地的长沙,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催动。每次前往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巨型石雕像时,心中的敬佩之情便一次次地升起、绽放。更深感自己的肩头未来所要背负的责任之深重,更加激发自己沿着先人们走过的道路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胜则国胜!青年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要以该影片中所刻画的这群热血青年为榜样,为了祖国和社会的事业,不怕吃苦,敢于奉献并乐于奉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更要如此。要知道,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着!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有那么多的前辈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也为后代的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的大方向,我们何乐而不为?有那么多的榜样力量在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何乐而不为?有那么多的事业和伟绩需要我们青年去把握和创造,那么充实的人生,我们何乐而不为?
在影片中杨昌济老师教给学生们的“不死,求己,猛进,坚韧”的精神信条,被他的充满蓬勃朝气的一群学生铭记并实践着。这同样也应该被我们始终铭记并时刻实践着。谁敢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