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
黎杏玲
摘 要:近年来广东省出现大面积“技工荒”,社会发展急需一批综合型技能人才,这为技工院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带来希望。本文针对技校就业指导课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提出百校千企合作、打造就业指导实训室、培养学习型教师、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作用、改革教材等五项有效建议,为提高就业指导效果、促进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出谋划策。
关键词:技工荒 企业需求 技工院校 就业指导
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珠海技校考察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深刻阐述了一流技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国创造,必先振兴职教,培育综合型高技能人才。
一、技工学校学生就业迎来春天
1.政府关怀,政策扶持
面对“技工荒”问题,广东省技校在招生政策方面采取“六个放宽”:放宽年龄限制、放宽入学条件、放宽区域限制、放宽考生档案限制、放宽专业限制、放宽学制限制,并简化体检程序。此外,技校全面开设高级技工班,面向各类中学招生。技师学院可以对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相关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积极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技工学校解决招生问题带来希望。
2.国家、社会、企业发展急需技能人才
据了解,中国加入WTO后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广东进行战略性转移,急需大批技术工人支撑起正在逐步形成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据广东省人社厅对深圳等10个城市就业状况的调查,2012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普工求人倍率为0.8,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技工仍供不应求,求人倍率为1.1,当前广东省正处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劳动力需求开始从增量粗放扩张向存量结构提升转变,优化劳动力资源、培育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劳动者技能偏低,成为阻碍广东省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经济模式的“拦路虎”。
3.技校学生成了企业招聘的新宠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以往的“天之骄子”如今普遍都在为“饭碗”发愁。然而,广东的技工学校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8%左右,甚至2012年的毕业生已经预先有了工作岗位。相比大学生毕业就业前景迷茫、动手能力差、适应岗位慢等因素,有政策扶持的技校学生成了企业招聘的新宠。因此吸引大批学生进入技校学习,提高技校生源质量,改变以往生源不平衡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技校学生整体质素,为技校教育注入新元素。
二、就业指导课现状
党的十七大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出口”畅,“进口”才能旺,要实现技工教育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注重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整,加强就业指导,但目前技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出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投入不足,重技术偏基础
“技工荒”为技校学生就业带来新希望,社会转型需要大量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但企业对技工要求并不单一停留在“有技术”的流水线技术人才,而是要求其成为能适合企业发展的综合性复合型技术人才。(职教论文 fanwen.oyaya.net)各技工学校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技术培养,竭尽全力加大对专业技术的投入,而相对于专业建设的投入、基础课程的投入显得捉襟见肘。
专业课与实操课占用大量课时,许多学校迫在眉睫才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知识面广、内容丰富,要深入讲解并取得积极效果需要有充足的课时,课时严重不足使教师不能一一讲解,顾此失彼效果可想而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业指导课未能发挥其应有效果,又如何提高学生应聘能力呢?
2.良莠不齐,教材设计流于形式
日常教学中的教材都经过精挑细选,各具特色自成一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教材更新周期较长,部分观点陈旧未能赶上社会发展需求,甚至落后于社会需求变化,没有为学生就业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2)教材案例理论性大于实效性,未能更好引导学生。如:部分教材在讲授面试资料准备方面,都纷纷列举一些常见的反面案例,以条理性的理论指导学生“不可这样不可那样”,学生知道哪些错误是不该犯的,但唯独缺少正面案例指导学生“该怎样”,无法把规范的知识固化下来指导实践。
(3)教材活动设计欠考量,部分活动可行性不高。安排的活动测试过于简单,无法提高学生水平。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没有注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部分活动需要特别的道具、场地在现实教学中往往难以实践。
3.方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听。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付诸实践了。所以无法发挥就业指导课的引导作用。
4.渠道不畅,不了解企业需求
在师资方面,技工院校的理论教师跟企业的联系是有限的,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无法直接参与企业招聘或招生推荐的工作,难以掌握招聘市场动向。教师大多是“学校—学校”,对就业指导信息往往流于形式,理论多于实践。当然,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学校—企业—学校”,甚至是从事多年招生推荐工作的老师,他们拥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但往往缺乏理论支撑,经验强于理论。师资的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就业指导效果,甚至对学生造成不良后果。
三、就业指导课改革建议
持续数年的“技工荒”以及产业工人普遍素质较低的状况使珠三角产业升级障碍重重。这已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急需造就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对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专业水平培养,必须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为学生指引更宽阔的就业道路。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百校千企打造技工人才孵化基地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企业结合得不紧密,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不接轨,人力资源大国不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百校千企”这种新型的方式,能更好地形成一个二元合一、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全省技工院校与1000家包括世界500强、中国百强在内的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生产实训中心、产学合作项目、员工在职提升培训和订单培养项目;全省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全面、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更直接有效地解决技工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技术人才保障。
2.就业实训室打造就业指导新平台
在专业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打造一个专业的就业实训室。毕竟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效果也未必理想,但是如果能建设一个专业的就业实训室给学生创造一个专业的面试环境,甚至打造一家仿真的企业,这样学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业实训室不仅可以活跃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早熟悉职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转变为职业人。
3.培养学习型教师,打造教师学习新平台
作为一个就业指导教师,教师本身的职业形象与素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就业指导教师相较其他专业教师更应注重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塑造,树立学习型教师的观念,做到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打造自身专业化形象。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让教师全程参与毕业推荐工作,直接了解第一手信息,融入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真正的指导;或是让就业指导教师“入企业”,在“下企”的过程中,认识现代企业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更好迎合企业需要,就地取材,把直接经验带给学生,更利于学生体验学习。
4.转变观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由于近年“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技校学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存在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积极、眼高手低等问题,部分学生是家长出于无奈才将其送来“托管”的,一旦到了真正择业时,嫌这嫌那,高不成低不就。
对此,建议在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2833.html
黎杏玲
摘 要:近年来广东省出现大面积“技工荒”,社会发展急需一批综合型技能人才,这为技工院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带来希望。本文针对技校就业指导课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提出百校千企合作、打造就业指导实训室、培养学习型教师、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作用、改革教材等五项有效建议,为提高就业指导效果、促进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出谋划策。
关键词:技工荒 企业需求 技工院校 就业指导
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珠海技校考察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深刻阐述了一流技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国创造,必先振兴职教,培育综合型高技能人才。
一、技工学校学生就业迎来春天
1.政府关怀,政策扶持
面对“技工荒”问题,广东省技校在招生政策方面采取“六个放宽”:放宽年龄限制、放宽入学条件、放宽区域限制、放宽考生档案限制、放宽专业限制、放宽学制限制,并简化体检程序。此外,技校全面开设高级技工班,面向各类中学招生。技师学院可以对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相关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积极开展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技工学校解决招生问题带来希望。
2.国家、社会、企业发展急需技能人才
据了解,中国加入WTO后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向广东进行战略性转移,急需大批技术工人支撑起正在逐步形成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据广东省人社厅对深圳等10个城市就业状况的调查,2012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普工求人倍率为0.8,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技工仍供不应求,求人倍率为1.1,当前广东省正处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劳动力需求开始从增量粗放扩张向存量结构提升转变,优化劳动力资源、培育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劳动者技能偏低,成为阻碍广东省产业升级和发展现代经济模式的“拦路虎”。
3.技校学生成了企业招聘的新宠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以往的“天之骄子”如今普遍都在为“饭碗”发愁。然而,广东的技工学校的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8%左右,甚至2012年的毕业生已经预先有了工作岗位。相比大学生毕业就业前景迷茫、动手能力差、适应岗位慢等因素,有政策扶持的技校学生成了企业招聘的新宠。因此吸引大批学生进入技校学习,提高技校生源质量,改变以往生源不平衡的结构,有利于提高技校学生整体质素,为技校教育注入新元素。
二、就业指导课现状
党的十七大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出口”畅,“进口”才能旺,要实现技工教育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注重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整,加强就业指导,但目前技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出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投入不足,重技术偏基础
“技工荒”为技校学生就业带来新希望,社会转型需要大量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但企业对技工要求并不单一停留在“有技术”的流水线技术人才,而是要求其成为能适合企业发展的综合性复合型技术人才。(职教论文 fanwen.oyaya.net)各技工学校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技术培养,竭尽全力加大对专业技术的投入,而相对于专业建设的投入、基础课程的投入显得捉襟见肘。
专业课与实操课占用大量课时,许多学校迫在眉睫才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知识面广、内容丰富,要深入讲解并取得积极效果需要有充足的课时,课时严重不足使教师不能一一讲解,顾此失彼效果可想而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业指导课未能发挥其应有效果,又如何提高学生应聘能力呢?
2.良莠不齐,教材设计流于形式
日常教学中的教材都经过精挑细选,各具特色自成一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教材更新周期较长,部分观点陈旧未能赶上社会发展需求,甚至落后于社会需求变化,没有为学生就业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2)教材案例理论性大于实效性,未能更好引导学生。如:部分教材在讲授面试资料准备方面,都纷纷列举一些常见的反面案例,以条理性的理论指导学生“不可这样不可那样”,学生知道哪些错误是不该犯的,但唯独缺少正面案例指导学生“该怎样”,无法把规范的知识固化下来指导实践。
(3)教材活动设计欠考量,部分活动可行性不高。安排的活动测试过于简单,无法提高学生水平。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没有注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部分活动需要特别的道具、场地在现实教学中往往难以实践。
3.方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听。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更不用说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付诸实践了。所以无法发挥就业指导课的引导作用。
4.渠道不畅,不了解企业需求
在师资方面,技工院校的理论教师跟企业的联系是有限的,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无法直接参与企业招聘或招生推荐的工作,难以掌握招聘市场动向。教师大多是“学校—学校”,对就业指导信息往往流于形式,理论多于实践。当然,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学校—企业—学校”,甚至是从事多年招生推荐工作的老师,他们拥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但往往缺乏理论支撑,经验强于理论。师资的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就业指导效果,甚至对学生造成不良后果。
三、就业指导课改革建议
持续数年的“技工荒”以及产业工人普遍素质较低的状况使珠三角产业升级障碍重重。这已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急需造就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对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专业水平培养,必须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为学生指引更宽阔的就业道路。我们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百校千企打造技工人才孵化基地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企业结合得不紧密,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不接轨,人力资源大国不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百校千企”这种新型的方式,能更好地形成一个二元合一、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全省技工院校与1000家包括世界500强、中国百强在内的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生产实训中心、产学合作项目、员工在职提升培训和订单培养项目;全省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全面、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更直接有效地解决技工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技术人才保障。
2.就业实训室打造就业指导新平台
在专业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打造一个专业的就业实训室。毕竟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效果也未必理想,但是如果能建设一个专业的就业实训室给学生创造一个专业的面试环境,甚至打造一家仿真的企业,这样学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业实训室不仅可以活跃氛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早熟悉职业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转变为职业人。
3.培养学习型教师,打造教师学习新平台
作为一个就业指导教师,教师本身的职业形象与素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就业指导教师相较其他专业教师更应注重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塑造,树立学习型教师的观念,做到与社会发展需求同步,打造自身专业化形象。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让教师全程参与毕业推荐工作,直接了解第一手信息,融入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真正的指导;或是让就业指导教师“入企业”,在“下企”的过程中,认识现代企业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更好迎合企业需要,就地取材,把直接经验带给学生,更利于学生体验学习。
4.转变观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由于近年“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技校学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存在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积极、眼高手低等问题,部分学生是家长出于无奈才将其送来“托管”的,一旦到了真正择业时,嫌这嫌那,高不成低不就。
对此,建议在 《技工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