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最佳领导方式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心理气氛,是指潜存于群体中的某种占优势、较稳定的整体心理状态。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往往表现出积极而活跃、协调而融洽的特征,这种气氛是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它有助于提高和优化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风。不良的班级心理氛围易产生一种被压抑的感觉,因而表现出拘谨、刻板、冷淡、紧张的特征,它往往降低学生的活动效率,扰乱学生的价值判断,助长班级中的冲突和消极行为。影响班级心理氛围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如何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呢?
应该看到,影响班级心理氛围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是制约班级心理氛围的决定因素。早在1939年,著名的德籍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关于领导方式的经典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勒温他们训练3位成人充当领导者角色,然后分别以专断、民主和放任自流的3种领导方式与3组11岁的儿童相处,要求每组儿童都经历3种不同的领导方式。整个研究历时21周,每7周轮换一位领导人。
在专断型领导方式下,领导者独自提出集体目标,制定工作步骤;对儿童严加监视,要求他们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命令,群体的一切都由领导者决定,儿童没有自由。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和集体成员共同制定计划和作出决定;领导者尽可能地鼓励集体活动,显示集体精神;并能给予儿童客观的表扬和批评。
在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只笼统地说明目的,但不直接告诉儿童该做什么和怎样做,也不提供计划和建议,对解答问题也不提供任何帮助,一切由儿童自己决定。实验表明,专断型的领导方式使儿童群体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的心理氛围。领导者在场时,班组纪律较好,领导者不在场时,班组纪律涣散,学习气氛低落;儿童自信心、自尊心与上进心不强;儿童间合作少,活动程式化、效率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使儿童群体出现了情绪高昂而愉快、学习热情高涨的心理气氛;儿童互相鼓励、关心集体,纪律较好,而且能独自承担某些责任,工作效率高。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使儿童群体出现了情感麻木、行为散漫的气氛,儿童失去了归属感,失去了共同奋斗的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也不知该怎样做;他们间缺少合作,班组集体有名无实。勒温的这一实验在世界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多年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实验的结论。这些结论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许多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毋庸置疑,勒温的实验为中小学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对广大班主任亦有很大参考价值。
当然,由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还未成熟,可塑性大,对他们施加一些适当的外部约束,对于他们的社会化、个性成熟、道德意识的发展、学习气氛的形成以及情绪上的安全感是必要的。但是班主任应把约束措施作为达到形成良好心理氛围的手段,而不能把其本身看作目的,不必为之作刻意的追求。若在约束措施上作刻意的努力,这些措施有可能变得很难操作,其结果将造成班主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学生的执行效果却越来越差。这势必导致班主任极可能采取专制的方式来实现约束机制中所确定的目标,从而使班级心理气氛恶化。因此,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注意优化班级心理气氛,才是班主任领导班级的最佳选择。民主的领导方式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外部控制、准则和指导,只不过班级的准则和控制措施是师生一道参与制定的,而且是师生双边共同遵守的。当学生对共同讨论制定的,有益于班集体良性运转的准则等有所违犯时,就应当受到批评,严重时还要受到一定的处罚。当学生出现符合准则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奖励、赞许,以强化他们的良性行为。合理的表扬和批评无疑有助于学生明辨是非、了解道德责任和做人的尊严,最终有利于良好班级心理氛围的形成。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属放任型,他们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主要是误解、歪曲了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内涵。在他们看来,学生只能接受鼓励、赞扬、批评和处罚就是独裁、压制,会给学生的人格留下持久的情绪创伤。因此,他们往往对学生有许多无原则的允诺和默许。而不管其行为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价值判断力,是非不辨,心理脆弱,班级心理气氛散漫无度,班集体名存实亡。综上所述,班主任只有真正选择民主的领导方式,才有利于良性班级心理氛围的形成,而良性班级心理氛围是一种影响深刻、力量强大的内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近年来,随着教师整体师德水准的提高,班主任队伍中属放任型领导方式的人日趋见少,但工作热情高昂而往往不自觉地偏向专断型方式的人却大有人在,因此,怎样选择最佳领导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应该受到广大班主任的重视。
《选择最佳领导方式营造良好心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