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学习
在自然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学习 自然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课,但某些传统的授课方法对现在的自然课的传授过程却不免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如今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更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学中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教师的教学方案往往又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生大多数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唯教师的标准答案是听。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无非会产生压抑,就更不用说学生能自主学习了。
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任务。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尝试以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电路》一课本课属于电学部分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电路及电流。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进行电路的教学时教师是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组装各种电路。然后告诉学生小灯泡、电池、开关、导线连接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学生在教师手把手的教的过程中掌握了电路的知识。但试问学生:你真的了解电路的构成了吗?为什么如此连接各元件?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吗?恐怕不少学生会默然、敛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给学生一些有故障的电路,让他们帮助找问题,并修理好这些电路。创设一学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感觉置身其中,并对这一情景进行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看似教师的语言过多,但对于整节课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也正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哪么学生就会在解决电路的故障中自然会认识到一个完整电路的组成部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不也正是从实践中得到经验,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发现不足以求创新的吗。 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得出了结论。教师在学生检修完电路后提问“通过刚才的检修,你认为怎样连接才能让小灯泡亮?”学生因已有了大量的实践基础便轻而易举的可以说出只有小灯泡是好的,电池有电,导线连接完好小灯泡才会亮。检修电路并不是本课的教学目的,认识电路及电流才是本课的归宿,但利用检修电路这一情景让学生从比较消极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探索不是简单的模仿,探索必须要调动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向对其本人来说的未知领域前进。所以,探索也需要创造。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本身而言无所谓什么创造,但学生认知这一知识的过程则有创造的余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创造思维也势必的到发展。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并不是教师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体现。这也是本课的另一教学目的。 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学生,让他们自己学习。而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是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就是倡导学生的自主意识,尊重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把一切外部的教育因素转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在发挥学生个体潜在中实现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电路》一课中为适当的给学生提示,我把提示设计成一个个的妙计,要求学生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求助,当然需要记录,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时想看提示,同组的同学忙说“别看”,这不正体现出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吗,而这种现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不曾有过的。教师多方烘托,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令学生兴奋、激动。心理学认为:这种兴奋与激动总是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趋向,导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了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牵引出了极大的学习动力,从而获得取得成就的满足感。 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寻找学生思维的轨迹。学生之间比的不单是结论的正确是否,而是思维的合理性、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得到标准的答案为满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得到的效果会远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许就是润物细无声的道理吧。
《在自然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