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过程中的变量因素
如何把握好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过程中的变量因素
拜读了余文森教授优质教学的有关理论,让我深刻认识到成功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学习者而非仅为参与者,更不单纯看是不是老师把该讲的知识都讲清楚了。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优质教学呢?我认为应从把握好教学中几个变量着手。
一、学生与教学内容因素
有关研究发现,优质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有意义的值的教师去教、学生去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通常以教材为主基础,遵循一定的课程标准。但是仅仅有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优质教学还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内容的互动中来。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水平,考虑到学生以掌握了哪些内容,原有的知识水平达到了哪个程度,哪些内容对他们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通过继续学习是可以解决的。正如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强调的那样:“教学不应当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为“他把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了”。优质教学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更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空间,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学习和发展。
二、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因素
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构建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式的命令和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1、作为促进者,教师应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
2、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作为合作者,教师应把自己也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敢于冒险开拓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
三、互动的课堂文化因素
高质量的课堂应该是具有既轻松有严格的文化氛围,学生们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提出问题,同时也应该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互动,而不是漫无目的整个课堂一盘散沙。但真正同时兼顾到这两个维度,对教师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为庸俗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在用提问的方式“灌输”。
2、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
3、探究的泛化。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实践证明,只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或者能够激发他们的深度思维时;当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很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对同学的想法提出质疑时,这些情况下的班级文化氛围才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四、高效的课堂管理因素
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们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与性质却存在着个别差异,个人的智能结构就各如其面、各不相同。所以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确保所有的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最好。
1、在空间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将每个学生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在空间距离上,能够灵活与每个学生顺畅交流。学生的座位不宜安排的过于死板,应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2、在时间管理上,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的减少时间的耗损;把握最佳时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适度的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总之,实现有效教学向优质教学的转化,我们必须把握好教学中的各种变量因素,不断优化、循循善诱,最终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
《如何把握好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过程中的变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