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课堂教学如何真正落实“重过程”
常识课堂教学如何真正落实“重过程”
平水镇王化分校 宋伟强
常识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周围环境,初步认识世界,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兴趣,比学习知识点更为重要。作为常识教师,应该有“轻结论,重过程”的观念。
在常识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轻结论,重过程”呢?我认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探索知识、发展能力。根据常识课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观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落实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 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是落实“重过程”的基础
首先,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要充足。在交流和讨论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主张的机会,从中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进行判断、概括的能力。对于实验操作,有充足的时间才能让学生真正去体验、感受实验的过程,投身到实验当中去。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自我探究问题的过程就会浮于表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只是一种形式。40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的讲述时间应该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对于实验课,教师更加要精讲,让学生多讲、多想、多做。
其次,时间长短的安排要合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参与教学活动,并不是活动的时间越多越好,因为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稳定也不持久,容易分散,低中年级的学生更为突出,所以时间长短的安排要合理:一般情况下,高年级的讨论和观察时间控制在5~8分钟,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内容较少的也可以是5分钟以内,中年级不易超过5分钟,低年级更要控制时间;对于实验操作,对应于操作内容的量和难度,也要注意时间不要安排过长,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低年级学生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否则,很容易将实验变成了“玩耍”。
二、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是落实“重过程”的保障
将课堂“舞台”交还了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以展示他们自己的风采,让学生有活动的内容、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步骤。这里的“空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而且往往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确立合理的活动内容是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所以,教师在设计讨论、观察、实验的内容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笔者认为,活动内容的安排是课堂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教师布置了讨论的问题,但学生讨论后回报讨论结果时却答非所问;或者,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后,学生不知做什么,直至无法完成实验任务,等等现象。在很多时候,原因都出自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内容不够明确。讨论、观察、实验操作能否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是活动的内容必须明确。(1)让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白题目的意思,要讨论什么。问题较长,或不只一个问题时,应写在黑板上,(因为小学生对于长句子和多个问题,很难记住,会出现讨论完了第一个问题,忘了下面的问题。)有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下说要讨论的问题;(2)让学生观察前,一定要交代清楚观察什么东西,对于不用观察的部位,要遮盖掉或去除掉。对于还没掌握观察方法的中低年级的学生,有必要还要告诉学生观察的顺序。有时,也可以结合填表格,帮助学生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3)在实验操作前,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实验的目的(或步骤),一般情况下,还应填写好实验报告单,有必要时,还要交代清楚实验报告单的填写方法。
2、 内容的安排要集中与分散相统一
(1)为了教学中知识的完整和连贯,照顾问题间的相互联系,内容的安排要相对集中。教师在设计要讨论的问题时,可以将几个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同时进行讨论;在提出观察对象时让学生观察一个整体。(2)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长时间的进行单一讨论(观察、操作),容易疲劳,注意力会分散,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内容相对的分散。不要将一大串的问题同时抛给学生,太多的问题会导致讨论的深度不够,而且过长的时间导致疲劳,分散注意力。对于低年级学生,问题最好是每次只有1个。对于有难度的实验操作,可以适当地分散难点,循序渐进。
综合以上两点,教师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内容的特点,并注意活动内容时间要合理的要求,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统一。一般地,课堂中学生活动的近20分钟时间,可分成3~5个阶段进行;每次讨论的问题不要超过3个,其中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一个只能有一个;实验操作可根据实验的目的,分2~3次进行,每次都应该清楚实验的目的,逐渐上升。
三、 教师的组织调控是落实“重过程”的关键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年纪越小的学生更为突出,教师的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从常识学科特点来分析,把握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少歪路,不钻牛角,教师的调控作用是学生学习活动过程顺利进行的最主要途径。教师要以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帮助帮助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落到实处。
1、 把握节奏,组织学生更好地学习
《常识课堂教学如何真正落实“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