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专业“理实” 体化教学探究
中职数控专业“理实” 体化教学探究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杨志勇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简称“理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为探索对象,阐述了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并结合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就教学环境、师资队伍、配套教材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56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5-0001-01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单纯的理论课、实习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习教学融于一体,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与学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
一、中职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适用于实践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动手操作就不易理解的课程而并非适用所有的课程,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也要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二、中职学校条件有限,怎样才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不一定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方面能否满足要求:既是看否具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相关的配套教材和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1、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建设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物质基础。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了教学场地设置的建设和机床设备的投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相对应其它专业的教学而言需要投入的经费要多很多,特别是实习教学,购买数控机床、刀具、材料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中职学校投入有限,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加实际加工操作训练的方式进行数控实习,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将数控编程的理论课在数控生产实习中进行,先针对课题进行工艺分析、讲解编程指令,再在数控机房进行相关课题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对仿真合格、工艺合理的学生进行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训练;
考虑到现有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仿真加工没有通过的情况下,不能进入下一实训阶段,这样既保证了在有限投入的硬件和师资的条件下教学的可实施性又兼顾了教育的普遍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以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教学要求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室和进行技能操作训练的场地就不能相隔太远,最好在同一栋教学楼或者同一车间内,实训车间设理论教室,教师傍边有计算机房,将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从设备上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保障,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2、双师型的教师是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可靠保证。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如下定义的: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本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据此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应该认为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却又是必须的,从目前中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现状来看,师资总量偏紧且结构不理想,“双师型”教师培养时间长且比较困难,这的确是一个瓶颈问题。
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师有其特殊性:除了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外,从教师的知识结构分析,应具备机械、自控、电子等诸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否则较难实现对整个专业的把握;从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具备教学、教研、技术应用是教师承担中职院校的教学、教研任务,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因此,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总体上是高要求的,但就数控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一般而言,人才的年龄较轻,整个师资队伍呈现新、轻、少等特征,即新教师多,教师平均年龄比较轻,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少等。如何构建学校自身的教学团队具体可以采用根据自身条件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手段,找出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建设,要做到在用人的问题上不拘一格,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以良好的环境吸引人,实现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
3、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是教学的灵魂。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训练课题,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各个学校可以对数控编程与操作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着重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编制适合自身条件的校本教材。
此外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职业学校的课程是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总和。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则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大大的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时间周期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也要跟上社会、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
三、合理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是教育满足客户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评价和考评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改革教学质量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中职数控专业“理实” 体化教学探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3601.html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杨志勇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简称“理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为探索对象,阐述了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并结合课程改革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就教学环境、师资队伍、配套教材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56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5-0001-01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单纯的理论课、实习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习教学融于一体,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与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与学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
一、中职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适用于实践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动手操作就不易理解的课程而并非适用所有的课程,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也要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二、中职学校条件有限,怎样才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不一定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能否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方面能否满足要求:既是看否具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相关的配套教材和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1、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建设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物质基础。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了教学场地设置的建设和机床设备的投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相对应其它专业的教学而言需要投入的经费要多很多,特别是实习教学,购买数控机床、刀具、材料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中职学校投入有限,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加实际加工操作训练的方式进行数控实习,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方式是将数控编程的理论课在数控生产实习中进行,先针对课题进行工艺分析、讲解编程指令,再在数控机房进行相关课题的计算机模拟仿真,对仿真合格、工艺合理的学生进行数控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训练;
考虑到现有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仿真加工没有通过的情况下,不能进入下一实训阶段,这样既保证了在有限投入的硬件和师资的条件下教学的可实施性又兼顾了教育的普遍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以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教学要求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室和进行技能操作训练的场地就不能相隔太远,最好在同一栋教学楼或者同一车间内,实训车间设理论教室,教师傍边有计算机房,将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从设备上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保障,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2、双师型的教师是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可靠保证。教育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是如下定义的: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本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据此要求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应该认为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却又是必须的,从目前中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现状来看,师资总量偏紧且结构不理想,“双师型”教师培养时间长且比较困难,这的确是一个瓶颈问题。
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师有其特殊性:除了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外,从教师的知识结构分析,应具备机械、自控、电子等诸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否则较难实现对整个专业的把握;从教师的能力结构分析,具备教学、教研、技术应用是教师承担中职院校的教学、教研任务,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因此,数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总体上是高要求的,但就数控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一般而言,人才的年龄较轻,整个师资队伍呈现新、轻、少等特征,即新教师多,教师平均年龄比较轻,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少等。如何构建学校自身的教学团队具体可以采用根据自身条件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手段,找出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建设,要做到在用人的问题上不拘一格,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以良好的环境吸引人,实现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
3、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是教学的灵魂。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训练课题,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各个学校可以对数控编程与操作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着重突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编制适合自身条件的校本教材。
此外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职业学校的课程是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总和。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则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大大的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时间周期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也要跟上社会、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
三、合理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质量观认为,教育质量是教育满足客户社会、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评价和考评是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改革教学质量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中职数控专业“理实” 体化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