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探究
“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探究
刘春明 王春姣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汉荚双语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兴起以来,双语教学得到了蓬勃发展。文章阐释了伙伴协作的内涵及其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长春师范学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以期真正实现“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共同培养出合格的双语教师。
[关键词]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双语师资
[作者简介]刘春明(1964-),女,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王春姣(1983-),女,吉林松原人,长春师范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吉林长春1 30032)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76-02
一、伙伴协作的内涵及其发展
“伙伴协作”泛指不同的机构或个人互为依靠、彼此协作,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例如19世纪后期杜威建立实验学校的尝试,20世纪早期兴起的教育行动研究等。但是强调大学与中小学“共生性”发展关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在人们呼吁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新时期,“伙伴协作”备受青睐。如今.人们以各种形式的实验实践着“伙伴协作”模式,例如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中国的“教师发展学校”、英国的“校本教师培训”等。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协作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最初,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的协作关系是以大学教师为主,以中小学教师为辅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由中小学提供场所,供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大学科研人员调研和进行教育变革试验,而非帮助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大学人员通常扮演着活动的组织者、革新者、研究者和顾问的角色,而中小学教师则是研究对象、资料提供者、执行者、消费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种协作关系下,大学的研究者通常以“权威”的身份自居,主导着协作关系和活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指导并给出评价与判断;中小学教师通常将大学研究人员视为“专家”“学者”“权威”,并希望通过协作获得理论指导与专业支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这种“主导—被动”大学与中小学协作关系以大学为本位,而忽视了中小学教师的主动性、主体陛和积极性,忽视了教育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协作关系徒具形式。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理论的兴起,“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要求改变对中小学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应该视教学为研究,视教师为研究者。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大学与中小学协作关系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大学教师为辅的应用研究日益发展起来,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而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改进教师的行为和观念,促进其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协作关系中,中小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主题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教学中来,又服务于教学的。大学专家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协助者、咨询者和批评者。他们与中小学教师一起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广泛、平等、民主、自由的讨论,寻求解决之道,并检验反思协作的实践与过程,以实现教育变革、学校改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诉求。
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高师院校的首要职责,高师教育应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了解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与此同时,我们要摒弃大学与中小学的传统关系,拓展中小学的功能,视中小学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视中小学教师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和平等的伙伴。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大学仅仅是教师职业准备阶段,而中小学才是教师职业生命的开始和主战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才是教师教育的真正主体。古德莱德曾指出:“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小学作为实践场所。而学校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大学要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高质量,就必须在学校与教师培训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成平等的伙伴。”因此,二者要精诫合作,共同承担起教师教育的重任。
二、双语教师培养过程中的伙伴协作
由于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对双语师资的迫切需求,长春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2年开始进行双语师资培养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在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体育、计算机、小学教育等8个专业开展双语师资培养工作。历经8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始终坚持“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这一理念,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协作:
1.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开辟双语实习基地,与全国各地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双语毕业生走向教育实践、获取实践经验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院在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青岛、常熟、杭州、嘉兴、广州、深圳、北海等地共有二十多所教育实习基地。每年双语毕业生都会被分配到各地的实习学校参加教育实习,通过一线教育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升华理论。各地实习学校也会在实习生中择优录用,从被录用学生的后续发展来看,他们都成为所在学校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
2.走出去与请进来。在双语师资培养过程中,我院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思想,每年都组织教师和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去汲取实践经验和智慧。同时,我院还从各地聘请中小学双语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双语师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2009年,我院组织双语教师、学生和教研人员对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沈阳、青岛、杭州、北海、深圳等地的双语中小学和国际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以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现状与问题、对双语师资的需求以及对高校双语师资培养的建议等。此(fanwen.oyaya.net)外,我们还从长春树勋小学、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剑桥国际中心、北京新英才学校、大连汇文中学等学校聘请了优秀双语教师来校为双语学生讲课、交流经验等。
3.“大学一中小学”协作进行双语课题研究。我院联合全国各地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中小学一起申报课题,开展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题组由大学教师、大学科研人员和中小学 《“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探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3903.html
刘春明 王春姣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汉荚双语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兴起以来,双语教学得到了蓬勃发展。文章阐释了伙伴协作的内涵及其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长春师范学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以期真正实现“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共同培养出合格的双语教师。
[关键词]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双语师资
[作者简介]刘春明(1964-),女,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王春姣(1983-),女,吉林松原人,长春师范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吉林长春1 30032)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76-02
一、伙伴协作的内涵及其发展
“伙伴协作”泛指不同的机构或个人互为依靠、彼此协作,去共同完成某一任务。例如19世纪后期杜威建立实验学校的尝试,20世纪早期兴起的教育行动研究等。但是强调大学与中小学“共生性”发展关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在人们呼吁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新时期,“伙伴协作”备受青睐。如今.人们以各种形式的实验实践着“伙伴协作”模式,例如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中国的“教师发展学校”、英国的“校本教师培训”等。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协作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最初,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的协作关系是以大学教师为主,以中小学教师为辅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由中小学提供场所,供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实习、大学科研人员调研和进行教育变革试验,而非帮助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大学人员通常扮演着活动的组织者、革新者、研究者和顾问的角色,而中小学教师则是研究对象、资料提供者、执行者、消费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在这种协作关系下,大学的研究者通常以“权威”的身份自居,主导着协作关系和活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指导并给出评价与判断;中小学教师通常将大学研究人员视为“专家”“学者”“权威”,并希望通过协作获得理论指导与专业支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这种“主导—被动”大学与中小学协作关系以大学为本位,而忽视了中小学教师的主动性、主体陛和积极性,忽视了教育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协作关系徒具形式。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理论的兴起,“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要求改变对中小学教师的传统角色定位,应该视教学为研究,视教师为研究者。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大学与中小学协作关系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大学教师为辅的应用研究日益发展起来,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建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而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改进教师的行为和观念,促进其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种协作关系中,中小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主题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从教学中来,又服务于教学的。大学专家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协助者、咨询者和批评者。他们与中小学教师一起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广泛、平等、民主、自由的讨论,寻求解决之道,并检验反思协作的实践与过程,以实现教育变革、学校改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诉求。
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高师院校的首要职责,高师教育应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了解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与此同时,我们要摒弃大学与中小学的传统关系,拓展中小学的功能,视中小学为积极能动的主体,视中小学教师为教师教育的主体和平等的伙伴。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大学仅仅是教师职业准备阶段,而中小学才是教师职业生命的开始和主战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才是教师教育的真正主体。古德莱德曾指出:“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小学作为实践场所。而学校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大学要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高质量,就必须在学校与教师培训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成平等的伙伴。”因此,二者要精诫合作,共同承担起教师教育的重任。
二、双语教师培养过程中的伙伴协作
由于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对双语师资的迫切需求,长春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2年开始进行双语师资培养试点工作,2003年开始在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体育、计算机、小学教育等8个专业开展双语师资培养工作。历经8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始终坚持“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这一理念,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协作:
1.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开辟双语实习基地,与全国各地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双语毕业生走向教育实践、获取实践经验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院在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青岛、常熟、杭州、嘉兴、广州、深圳、北海等地共有二十多所教育实习基地。每年双语毕业生都会被分配到各地的实习学校参加教育实习,通过一线教育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升华理论。各地实习学校也会在实习生中择优录用,从被录用学生的后续发展来看,他们都成为所在学校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
2.走出去与请进来。在双语师资培养过程中,我院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思想,每年都组织教师和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去汲取实践经验和智慧。同时,我院还从各地聘请中小学双语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双语师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2009年,我院组织双语教师、学生和教研人员对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沈阳、青岛、杭州、北海、深圳等地的双语中小学和国际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以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现状与问题、对双语师资的需求以及对高校双语师资培养的建议等。此(fanwen.oyaya.net)外,我们还从长春树勋小学、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剑桥国际中心、北京新英才学校、大连汇文中学等学校聘请了优秀双语教师来校为双语学生讲课、交流经验等。
3.“大学一中小学”协作进行双语课题研究。我院联合全国各地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中小学一起申报课题,开展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题组由大学教师、大学科研人员和中小学 《“大学一中小学”伙伴协作式双语师资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