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领导讲话 >> 党委党建 >> 正文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
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根据委领导班子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利用这次党课的机会,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我围绕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的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密切党群关系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伴随着党的发展历史,始终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历久常新的课题。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的领袖们历来十分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只要依靠人民群众,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始终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目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更加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全党从战略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勇敢地迎接新的考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不断获得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对时代精神、现实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深刻认识,标志着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密切党群关系,是实现新时期奋斗目标、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这个事业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有效,就是因为它们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和成功经验。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党领导下的、由最广大人民参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宏伟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衷心拥护,没有人民群众的忘我劳动和开拓进取,这个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我们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成就。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当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主题,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加速向多极化发展,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党既面临着领导国家和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难得机遇,又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据优势的压力,特别是面临着某些国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党要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有力的领导,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保持和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脱离群众,在自己的工作中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善于做群众工作,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信任和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密切党群关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但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一个贯穿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贯彻执行好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我们党在新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消极腐败现象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脱离群众的问题,使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的实际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增强紧迫感和忧


        患意识,正视党群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党83年的历史,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奋斗史,就是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发展史。83年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各国执政党兴衰规律的深入思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是一个利益调整、体制转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些矛盾最终必然会反映到党群关系上来。如果不能加以妥善处理,党就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一旦放松了警惕,后果不可想象。原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失败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忽视党群关系,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从而丧失了自身的政治根基。因此,党群关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
总体上讲,目前党群关系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干事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但是,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部分党员干部公仆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端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个别为政不廉,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在某些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甚至相当对立。
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看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一)体制问题。党在执政后,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在执政条件下,其缺陷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权力过分集中。党夺取政权后,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权力观、利益观、地位关发生变化,逐渐滋长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习气。二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渠道还不够畅通。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权力对社会和个人的干预逐渐减少,人民群众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使不同阶层群众的内部矛盾,更容易以公开的方式显露出来,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之间的矛盾,也从隐性状态走向了公开状态。特别是由于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改革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要求民主化、公开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还不很畅通,尤其是广大农民和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在表达自己的利益和呼声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和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群关系。三是干部任用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主要大家说的“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因此养成了对上负责、惟上是从、对老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的恶劣习气,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我国目前有8亿农民,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过60%。“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我国实行以农补工政策。农产品和工业品完全由国家定价,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长期存在。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由于农民利益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征地补偿过低,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教育、医疗条件得不到改善等问题普遍存在。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中国城乡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反差巨大。“三农”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势必造成党群关系紧张,影响社会稳定。
(三)经济处于转型期,运行机制不健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人民群众开拓创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是,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巨大的物质诱惑和腐朽的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使一部分党员和干部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滋生了“一切向钱看”和享乐主义思想,在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是非界限上出现混乱,淡化甚至背离了党的宗旨,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由于新的经济协调和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他们利用转轨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漏洞,运用权力谋取私利,弄虚作假,腐败堕落,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
(四)结构调整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企业在兼并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人员不断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相当困难,部分群众产生了一定的不满和怨恨情绪。这种情绪压抑久了,就会变成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不信任,直接影响党群关系。
(五)收入差距过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已经超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社会不满情绪相当严重,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和感情。
(六)党内监督不力。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并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去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中央文件形式在党内颁布。条例的出台,大大拓展了党内监督的空间。但是从具体操作上来看,目前党内监督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监督意识不强,监督职责不够明确;过多地强调领导干部的自律自控,对他律互控重视不够;注重事后惩罚性监督,但事前、事中预警性监督缺位;注重对一般党员干部的监督,而对“一把手”的监督则相当薄弱;强调上级对下级的单向监督,但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行政
如何在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课题。我认为,密切党群关系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正确认识和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必须满腔热情地加以处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粗暴地对待群众,激化矛盾。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不能挂在嘴上,不能搞“虚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开展工作,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下面,我结合发展改革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全省发展改革系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切实把握工业化中期阶段增长加速的规律,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前提下,确保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突出加强农业基础、提升工业素质、加快服务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二)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利益,是新形势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群关系的具体体现。
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努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一规划城乡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人口结构、生态结构布局,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和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利等公共资源的配置。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以就业、养老、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真正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果的受益者,让广大农民共享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继续调整税收和财政政策,形成更加合理的社会财富二次分配格局。增加支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投入机制。打破农村现有土地利用格局,扩大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民增收、农业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391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党委党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