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幼儿园园长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2013年七月中旬走进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浙江幼儿园园长培训班为期两周的学习,作为学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由于培训时间处于暑期,没有过多的日常事务缠绕,每天我都能安心地徜徉在知识殿堂中,聆听着华师大专家教授们的教诲、感悟着专家教授们的思想,现场参观上海各名园的环境设施,零距离接受知名园长办园理念的传递,反思着学员间的疑问,使我终身受益。
当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幼儿教育情境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不断加深,迫切需要卓越有效并不断提升的领导力,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实践——积极反思。创新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学习带来新思想、新策略和正确的决策,透过专家的思想,感悟幼儿园的一切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教职工的管理,尤其是新教师的管理。;此次培训学习,作为普通学员的我,持之以恒地学习着、记录着、反思着……给我带来的是一股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力,它促使我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不断地反思今后的步伐。
至于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简单地说,就是指园长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科学组织开发、实施和评价课程的能力。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主要包括:课程思想的领导力、课程规划的领导力、课程开发的领导力、课程实施的领导力、课程评价的领导力等几个方面。要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找到科学适切的实施途径。作为园长,应使幼儿园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一个幼儿园教职工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充分聆听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不同声音,并及时做好沟通与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园长,应准确构建幼儿园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价值观,善于总结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能够有力支撑幼儿园的特色发展。作为园长,应注重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确保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整个培训中,专家教授多次谈到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绝对不是你们园长与老师们要做的事情,令人轻松不少。
天台县机关幼儿园现有中心园(办园历史33年),天都花园分园,分园于2006年8月正式开园,在短短七年时间内,办园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4个班到本学年已发展到9个班,先期在不断扩班过程中曾创办2个托班,2个亲子园班,目前两园已是有6个小班,6个中班,6个大班完整体系。带班教师的队伍日渐庞大,目前两园共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50%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余的都是新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我非常有幸能代表小组,在培训后期的园长交流会上作《创特色园本培训,促教师专业提升》的专题介绍,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同。下面我将结合本次培训的作业要求,重点谈谈以园本研训为基点促新教师团队建设的实施计划与点滴做法。
我园教师很年轻,学历层次较高,接受信息能力较强,但是教学经验有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修,随着幼儿园的不断扩大中,将有更多的新教师成为机关幼儿园的一员。从新教师队伍地不断扩大,幼儿园面临着培养新教师这一重要职责,而新教师也会在教养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及困惑。为了使这一支新生力量能快速适应当今的幼教潮流,使她们成为骨干力量、中坚人才。幼儿园从园本教研——《以案例会诊促进新教师成长》为切入点,对她们进行培养。现时已有三到五年时间了,在此期间,又有一部分新教师加入进来,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在《纲要》与《指南》指导下,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生活中,新教师也在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提升,多元化的教研,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一)从教研内容上,每学期的教研做到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由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选取某一领域的某一主题,这学期的教研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并深入地讨论,这种有针对性地研讨使新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各领域教学特色、教学要求及教学策略。
(二)从教研形式上,有新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老教师展示课、帮教互听课、送教下乡。
(三)从教研层次上,有参加省、市、县研讨,全园性公开课,年级段公开课,班级内互听课,即时随机听课等。
通过各个角度让教师们参加,既提高了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伴之也提高了老教师的指导水平,相辅相成地,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二、以案例会诊为载体,提高新教师的教学研讨能力
考虑到新教师的特点,我们在提高新教师专业化水平时,也以撰写案例为基础,通过剖析、诊断、总结,使其能切切实实地学到一点儿东西,并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运用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去。两年来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案例的形式
通常案例有日常教育案例和活动案例。日常教育中往往会有瞬间的精彩、随时的反应。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注重培养新教师勤动脑,动手的习惯。在日常教育中学会细心观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遇、所闻、所思及时地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案例。然后开展园内、组内讨论,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再由新教师将对各种建议或意见进行筛选,归纳,重新修改案例并完成。让她们在分析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将日常教育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精华,不断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经验。过程为:撰写——讨论——反思——修改——提高
活动案例是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并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课例案例。两年来她们有了很大地提高。不论是教案的设计,教具的制作以及活动组织能力,课后的反思点评等都有了自己一定的观点。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具有典型性。然后教研组再对其所撰写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修改,以促进经验地积累,从而渗透到以后的教学组织中。
过程为:讨论——撰写——分析——修改——提高
(二)会诊的操作方法
1.及时反思,自我诊断
我们这里所说的反思,是新教师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并记录下幼儿的参与实录和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策略调整,应变情况,并作全方面的简单小结,这是课例的雏形,我园从五个方面去要求。
(1)活动的展开是否围绕目标而进行?
(2)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否吸引幼儿的兴趣,材料的运用是否充分?
(3)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反应如何?
(4)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贴切?
(5)每次活动后是否留有探索的余地,孩子是否余兴未尽?
如此,一方面留住上课典型场景,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教师的撰写案例的能力,其实这就是课例的初稿。在积少成多的过程中,又可经常翻阅,通过自己归纳领悟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
2.师徒结对,即时诊断
由老教师带领新教师成长,在帮教过程中,能针对个别的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诊断,并做到“对症下葯”。在手把手的帮助中,使新教师更细致,更明确地知道该怎么做。我们的诊断常规是教研组长每个月进班观课3-4次活动,年级组长每周一次,班级帮教老师互听课每月1次,然后由新教师从三个方面当场自评内容从目标的设置、策略的运用、孩子活动的状态等方面入手,作为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以及班级结对的帮教老师们针对每次活动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又把类似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一番联系、归纳,使新教师有顿悟的感觉。
诊断的方法是让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一起引领新教师在课例组织分析研讨上下一番功夫,首先,传达给新教师掌握组织活动的经验方法,使师生互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中发现了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
(2)鼓励孩子全程质疑,在不断的提问中,孩子们处在积极的思考状态下,一个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孩子全方位参与,心理学中认为只有经常性的启发孩子动手、动口、动脑,孩子才能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才有可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在与孩子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发展和智力的发挥会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那么在指导教师合理组织活动后适时评价又会进一步引发教师心灵深处的震憾与共鸣。
3.典型案例讨论,集体诊断
案例讨论会是促进新教师改进的关键,也是利用集体智慧促进新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的一条捷径,从而帮助新教师从行为的跟进延续到理论的提升。这是针对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或普遍现象的案例,这时通过集体诊断后,使新教师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诊断的方法是首先让新教师清楚的了解案例的概念和撰写案例的方式。虽然案例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让老师了解基本格式即时间、地点、人物、反思。第二,对于案例的取材方面,新老师可能特别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发生的事情稍纵即逝,而她们判断事件价值的能力不足,因此可能缺少积极的作出回应,从而也就无“事”可写,那么初步对着手案例的大范围作一个指向。例如“课间小纠纷”、出乎意料的回答等,教师去评判一下,认为蕴含着可向纵深发生发展的事件,都积极作出回应,当然这种能力也要在不断地积累中得到加强。第三,在上述基础上,每个月选一时间集中新教师和教研组成员,对她们所撰写的案例情况进行交流、归纳、分析、点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a.看新教师的案例是否找准问题的症结,是否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b.在案例中有否提取出理论成份,运用要贴切;回应时是否遵循现代教育观、儿童观和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
c.是否从案例中得到启示,能否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对照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不断的作出改进、修正。
讨论会分为年级组和全园性两种,体现年龄阶段特点的案例在年级组讨论会上解决,全园性的或年级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在全园性讨论会上讨论解决。当然,孩子的活动与教师的操作都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对于此,只能在实践操作中边做边调整计划,灵活实施。
对于新教师在家园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渗透于日常每一个阶段,甚至每时每刻,让新教师做个有心人,观察孩子三种以上优缺点,找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当家长问起孩子的情况,能对答如流,再通过全心全意地呵护孩子,对孩子抱着宽容和期待心理,相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能迎刃而解。
4.组织学习培训会,提高新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水平,各学科组推荐学习《教师成长手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的优秀文章,园方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如《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家长工作十要十不要》、《幼儿习惯养成教师指导手册》、《争做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走进名教师》、《幼儿园的绿色批评》、《快乐工作快乐学习》、《浙江省学前保教工作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彩云绘本教学法》,要求结合日常教学活动撰写读后感等,另外在园本培训中对新教师落实进行各种技能技巧培训。
综上所述,我们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所要解决的最近阶段很现实的问题,是由业务园长和教研组长负责全程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随时了解新教师专业成长所处的状态。我们新教师学会了解幼儿的需要,帮助新教师掌握了解幼儿的方法、手段,创设条件组织案例研讨交流、提升等,让每位新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智慧,实现自己成为优秀教育者、教学研究者的理想,相信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在此一举。
2013年7月21日 《幼儿园园长培训活动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405.html
2013年七月中旬走进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浙江幼儿园园长培训班为期两周的学习,作为学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由于培训时间处于暑期,没有过多的日常事务缠绕,每天我都能安心地徜徉在知识殿堂中,聆听着华师大专家教授们的教诲、感悟着专家教授们的思想,现场参观上海各名园的环境设施,零距离接受知名园长办园理念的传递,反思着学员间的疑问,使我终身受益。
当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幼儿教育情境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不断加深,迫切需要卓越有效并不断提升的领导力,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实践——积极反思。创新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学习带来新思想、新策略和正确的决策,透过专家的思想,感悟幼儿园的一切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教职工的管理,尤其是新教师的管理。;此次培训学习,作为普通学员的我,持之以恒地学习着、记录着、反思着……给我带来的是一股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力,它促使我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不断地反思今后的步伐。
至于幼儿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简单地说,就是指园长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要求,科学组织开发、实施和评价课程的能力。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主要包括:课程思想的领导力、课程规划的领导力、课程开发的领导力、课程实施的领导力、课程评价的领导力等几个方面。要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找到科学适切的实施途径。作为园长,应使幼儿园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一个幼儿园教职工可接受的行为准则,充分聆听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不同声音,并及时做好沟通与分享的工作,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园长,应准确构建幼儿园各类课程的结构,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价值观,善于总结一切有用有效的方法,促使课程建设能够有力支撑幼儿园的特色发展。作为园长,应注重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善于发现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确保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质量。整个培训中,专家教授多次谈到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绝对不是你们园长与老师们要做的事情,令人轻松不少。
天台县机关幼儿园现有中心园(办园历史33年),天都花园分园,分园于2006年8月正式开园,在短短七年时间内,办园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4个班到本学年已发展到9个班,先期在不断扩班过程中曾创办2个托班,2个亲子园班,目前两园已是有6个小班,6个中班,6个大班完整体系。带班教师的队伍日渐庞大,目前两园共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50%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余的都是新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我非常有幸能代表小组,在培训后期的园长交流会上作《创特色园本培训,促教师专业提升》的专题介绍,受到了广大学员的认同。下面我将结合本次培训的作业要求,重点谈谈以园本研训为基点促新教师团队建设的实施计划与点滴做法。
我园教师很年轻,学历层次较高,接受信息能力较强,但是教学经验有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修,随着幼儿园的不断扩大中,将有更多的新教师成为机关幼儿园的一员。从新教师队伍地不断扩大,幼儿园面临着培养新教师这一重要职责,而新教师也会在教养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及困惑。为了使这一支新生力量能快速适应当今的幼教潮流,使她们成为骨干力量、中坚人才。幼儿园从园本教研——《以案例会诊促进新教师成长》为切入点,对她们进行培养。现时已有三到五年时间了,在此期间,又有一部分新教师加入进来,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在《纲要》与《指南》指导下,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生活中,新教师也在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提升,多元化的教研,提高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一)从教研内容上,每学期的教研做到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由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选取某一领域的某一主题,这学期的教研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并深入地讨论,这种有针对性地研讨使新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各领域教学特色、教学要求及教学策略。
(二)从教研形式上,有新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老教师展示课、帮教互听课、送教下乡。
(三)从教研层次上,有参加省、市、县研讨,全园性公开课,年级段公开课,班级内互听课,即时随机听课等。
通过各个角度让教师们参加,既提高了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伴之也提高了老教师的指导水平,相辅相成地,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
二、以案例会诊为载体,提高新教师的教学研讨能力
考虑到新教师的特点,我们在提高新教师专业化水平时,也以撰写案例为基础,通过剖析、诊断、总结,使其能切切实实地学到一点儿东西,并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运用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去。两年来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案例的形式
通常案例有日常教育案例和活动案例。日常教育中往往会有瞬间的精彩、随时的反应。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注重培养新教师勤动脑,动手的习惯。在日常教育中学会细心观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遇、所闻、所思及时地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案例。然后开展园内、组内讨论,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再由新教师将对各种建议或意见进行筛选,归纳,重新修改案例并完成。让她们在分析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将日常教育中的点点滴滴凝聚成精华,不断地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经验。过程为:撰写——讨论——反思——修改——提高
活动案例是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并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课例案例。两年来她们有了很大地提高。不论是教案的设计,教具的制作以及活动组织能力,课后的反思点评等都有了自己一定的观点。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具有典型性。然后教研组再对其所撰写的案例进行分析,帮助修改,以促进经验地积累,从而渗透到以后的教学组织中。
过程为:讨论——撰写——分析——修改——提高
(二)会诊的操作方法
1.及时反思,自我诊断
我们这里所说的反思,是新教师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并记录下幼儿的参与实录和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的策略调整,应变情况,并作全方面的简单小结,这是课例的雏形,我园从五个方面去要求。
(1)活动的展开是否围绕目标而进行?
(2)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否吸引幼儿的兴趣,材料的运用是否充分?
(3)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反应如何?
(4)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贴切?
(5)每次活动后是否留有探索的余地,孩子是否余兴未尽?
如此,一方面留住上课典型场景,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教师的撰写案例的能力,其实这就是课例的初稿。在积少成多的过程中,又可经常翻阅,通过自己归纳领悟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
2.师徒结对,即时诊断
由老教师带领新教师成长,在帮教过程中,能针对个别的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诊断,并做到“对症下葯”。在手把手的帮助中,使新教师更细致,更明确地知道该怎么做。我们的诊断常规是教研组长每个月进班观课3-4次活动,年级组长每周一次,班级帮教老师互听课每月1次,然后由新教师从三个方面当场自评内容从目标的设置、策略的运用、孩子活动的状态等方面入手,作为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以及班级结对的帮教老师们针对每次活动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又把类似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一番联系、归纳,使新教师有顿悟的感觉。
诊断的方法是让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一起引领新教师在课例组织分析研讨上下一番功夫,首先,传达给新教师掌握组织活动的经验方法,使师生互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中发现了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
(2)鼓励孩子全程质疑,在不断的提问中,孩子们处在积极的思考状态下,一个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孩子全方位参与,心理学中认为只有经常性的启发孩子动手、动口、动脑,孩子才能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才有可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在与孩子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发展和智力的发挥会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那么在指导教师合理组织活动后适时评价又会进一步引发教师心灵深处的震憾与共鸣。
3.典型案例讨论,集体诊断
案例讨论会是促进新教师改进的关键,也是利用集体智慧促进新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的一条捷径,从而帮助新教师从行为的跟进延续到理论的提升。这是针对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或普遍现象的案例,这时通过集体诊断后,使新教师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诊断的方法是首先让新教师清楚的了解案例的概念和撰写案例的方式。虽然案例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定要让老师了解基本格式即时间、地点、人物、反思。第二,对于案例的取材方面,新老师可能特别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发生的事情稍纵即逝,而她们判断事件价值的能力不足,因此可能缺少积极的作出回应,从而也就无“事”可写,那么初步对着手案例的大范围作一个指向。例如“课间小纠纷”、出乎意料的回答等,教师去评判一下,认为蕴含着可向纵深发生发展的事件,都积极作出回应,当然这种能力也要在不断地积累中得到加强。第三,在上述基础上,每个月选一时间集中新教师和教研组成员,对她们所撰写的案例情况进行交流、归纳、分析、点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a.看新教师的案例是否找准问题的症结,是否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b.在案例中有否提取出理论成份,运用要贴切;回应时是否遵循现代教育观、儿童观和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
c.是否从案例中得到启示,能否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对照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不断的作出改进、修正。
讨论会分为年级组和全园性两种,体现年龄阶段特点的案例在年级组讨论会上解决,全园性的或年级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在全园性讨论会上讨论解决。当然,孩子的活动与教师的操作都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对于此,只能在实践操作中边做边调整计划,灵活实施。
对于新教师在家园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渗透于日常每一个阶段,甚至每时每刻,让新教师做个有心人,观察孩子三种以上优缺点,找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当家长问起孩子的情况,能对答如流,再通过全心全意地呵护孩子,对孩子抱着宽容和期待心理,相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能迎刃而解。
4.组织学习培训会,提高新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水平,各学科组推荐学习《教师成长手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的优秀文章,园方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如《给幼儿教师的建议》、《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家长工作十要十不要》、《幼儿习惯养成教师指导手册》、《争做一名爱孩子的幼儿教师》、《走进名教师》、《幼儿园的绿色批评》、《快乐工作快乐学习》、《浙江省学前保教工作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彩云绘本教学法》,要求结合日常教学活动撰写读后感等,另外在园本培训中对新教师落实进行各种技能技巧培训。
综上所述,我们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所要解决的最近阶段很现实的问题,是由业务园长和教研组长负责全程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随时了解新教师专业成长所处的状态。我们新教师学会了解幼儿的需要,帮助新教师掌握了解幼儿的方法、手段,创设条件组织案例研讨交流、提升等,让每位新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智慧,实现自己成为优秀教育者、教学研究者的理想,相信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在此一举。
2013年7月21日 《幼儿园园长培训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