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职教论文 >> 正文

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钢结构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钢结构课程体系改革
  
  收稿日期:2013-02-27
  
  作者简介:马志敏(1977-),女,湖北天门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力学和力学应用相关的钢结构课程教学和研究。
  
  马志敏1,李开颜2
  
  (1.武汉工程大学 力学与应用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73;
  
  2.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0 )
  
  摘要:从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要求和目前钢结构教学体系中不适应这种要求的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钢结构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可行性方案,以使钢结构教学能够适应当前建筑市场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课程体系改革;核心竞争力;高级技术人才;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4-0089-03
  
  近二十年来,中国钢产量年年增高,国家政策导向从节约用钢、合理用钢向鼓励用钢转变,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钢结构作为一种节能绿色环保的建筑用品,其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并且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钢结构产品产生的需求是持续的,钢结构市场的发展空间是长久和长期的。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造就对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高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所培养的学生能力素质往往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这进一步导致钢结构核心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必定会影响整个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高校应该看到钢结构行业的广阔就业市场,对钢结构这样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良好钢结构专业素质和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一钢结构行业所需人才素质要求
  
  笔者根据多年在高校工作经历及与设计院资深工程师的交流,结合国外对工程师素质的要求,认为对于一名钢结构行业的工程师,其重要的素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技术和实践中能够积极思考,熟练运用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2)能承担责任,具备决策能力,并积极主动工作;(3)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地与专业人员、客户和工人进行交流;(4)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地掌握技术的新变化,能从失败、教训中学习[1]。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二钢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现状不适应钢结构行业所需人才素质培养原因分析
  
  显然,现有的钢结构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上述素质要求。这固然有钢结构课程本身涉及的规范条文多,公式多,推导多,难度高,设计内容灵活难掌握的原因,也有教学模式不适用企业人才素质要求方面的原因,笔者总体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钢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难[2]。钢结构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往往是建筑结构中的某个局部,是抽象化的力学模型,由于学生对实际工程熟悉程度不够,缺乏建筑结构整体的概念,很难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建筑中的梁、板、柱等构件对应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钢结构连接一节中,学生对于连接节点在工程中的位置不很清楚,不知道节点中的力从哪里来,很难想象出节点的空间模型,造成理解困难。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工程问题中的各构件的传力关系不明确,无法建立正确的力学计算模型,在学校里训练多时的分析方法在现场发挥不出来。
  
  2.与钢结构这门课程相关的前置课程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板壳力学、结构稳定等,这些知识和能力在钢结构课程中是假定学生已经熟知的、能“拿来就用的”,例如在讲关于直角角焊缝强度计算的基本公式时,就要求学生对材料力学畸变能密度准则运用很熟练。如果学生对这一准则运用不熟练,可能就会对规范中相关条文理解、运用困难。因此,学生对先修课程中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果钢结构课程所需的前置课程的“预备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钢结构课程中就会出现“掉链子”或者“夹生饭”的现象[3],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能力的提高,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3.高校的重科研导向,以及可能教师本人实践经验缺乏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重理论分析研究,轻实践能力培养。如重视设计计算分析,而对设计成果如何在现实中实现的细节问题重视不够。同时为避免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抄袭现象,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宽容性、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考虑问题的周密性等一系列工程师基本素质培养重视不够[4]。这些都造就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因此,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拿出符合学生基础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钢结构人才,是钢结构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三面向钢结构人才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1.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在企业充分参与下,探索培养符合钢结构行业发展需要,切实可行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开展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让教师能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产学研合作,锻炼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更好地找到学校与企业之间教学的切入点,进而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社会,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2)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钢结构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施工现场参观、与技术工人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让企业参与到人才的培养中来,让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评价培养质量。
  
  (3)作为课堂的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生与一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一“

《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钢结构课程体系改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431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职教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