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的断裂与融合——对一位实习教师的叙事研究
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言行端正,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放弃差生;喜欢读书,乐于思考,能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解释得明明白白;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应该具有钻研精神和超前意识;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多数师范生对于未来职业都有自己的构想,这种构想就是他的某种教学观念。这种观念是以一种理想的形态展示出来的。对于师范生来说,理想的教师形象是怎样被勾画出来的?在与赵小军的交谈中,他说:“我的高中物理教师就和文章中写的差不多。”由此可以初步断定,赵小军的高中物理老师对他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勾勒有很大的影响。中学时代物理老师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他的教学观念,而这些观念,如果不经反思,是很难被轻易察觉的。
但是为什么会“差不多”?仅仅是一个模糊用语吗?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中学物理老师应该风趣、幽默,“应具有钻研精神和超前意识”,这些理想元素应该掺入了他在大学里学过的教学理论。因此,可以认为他的理想的教学观念是一种基于以往的内隐的经验和大学外显的学习结果的复合体。当然,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理想”物理教师可遇而不可求,他的这些应然的、理想的教学观念,将很快面临严酷的教学现实的检验。
事例2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2010年8月下旬,赵小军所在的实习小组前往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实习。据我所知,这所学校是本县最好的初中。来到这所陌生的学校,同实习小组的其他同学一样,赵小军对教育实习充满了期待,他在实习日志中写道:
明天就要开始教育实习了,心里很兴奋。现在的中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怎样开始第一节课?我已经学了不少物理教学理论,我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在和赵小军交谈的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他认为自己在大学所学的教学理论是有用的。在很多师范生看来,教学理论正如灯塔给黑夜中航行的人以指示一样,它给教育实践者以指引。这也是我们进行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前提假设:先进的教学理论,会有效地指导未来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进行课前试讲时,我看过了他写的教学设计,他试图将大学课堂上学过的现代教学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中。但是,以我的判断,这种融人多少有些牵强。对于他们这些实习教师,试讲时基于某种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大多是空对空,容易流于形式。但是,不管怎样,他相信教学理论的有用性,尽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远非他想的那样简单。
事例3 为什么刘老师对自己教学的不足视而不见
赵小军所在的备课小组的指导老师是物理教研组的组长刘老师。实习开始后的第一周,刘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示范课。课余,赵小军与我交流了他的听课感受。
刘老师讲课的思路非常清晰,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举的例子很恰当。教学环节的过度很自然,前后衔接也很紧凑,进度很快。但是,不知为什么他只提问前面几排同学?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的答复“对”和“错”,不做过多的解释,也很少对学生讲鼓励的话。他的课和学生的互动少,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他一个人在讲。
课下,我鼓足了勇气,试探着问刘老师,为什么课堂上不多提问学生?他说,教学时间太紧了,如果提问学生,教学内容就完成不了。另外,班里学生的座位是按照成绩排定的,我通过他们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判断出他们对这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看起来,刘老师认为自己的做法并无不妥,我也就没再问下去。
在赵小军看来,刘老师的教学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师生的交流太少,缺少和学生的互动;二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现象严重。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倡对话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所倡导的,看来赵小军已经有所领悟。“一言堂”是很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批判的教学方式。课下我了解到,刘老师有15年的中学教龄,是物理教研组的组长,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带的班级的物理成绩一直排在同行前面。刘老师对他的教学中的这两个明显的不足视而不见,习而不察,这使赵小军感到困惑,是自己的教学观念错了吗?他告诉我,无论如何,他还是打算在自己上课时,改变刘老师的做法,多提问学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另外,在这个教学事件中,我发现赵小军是在用一种并未经过自身教学实践的教学观念来评判刘老师的教学,而刘老师则是用多年的、成熟的教学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以,对于同一个教学事件,赵小军会感到困惑,而刘老师则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事例4我开始有些紧张,慢慢放开了
教育实习的第一次课总是难忘的。他在教育日志中写道:
站在讲台上,开始有些紧张,我故作镇静,抬起头扫视了一下全班,我看到了一双双渴望的、好奇的眼睛,我的心马上静了下来。通过课前准备的一个实验,我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慢慢放开了。我尽可能多地提问学生,我们在课堂上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很活跃,一节课讲得很快,感觉只讲了几分钟就下课了。没想到自己会做得这么好!我坚信,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当听到同组同学说,你讲得很好,我心里真的很高兴,这就是我努力的结果。
实习教师的第一次课都会遇到角色转变问题。尽管在课前的试讲中,指导老师都会一再强调试讲同学要把自己当成老师,把下面听课的你的同学当成你的学生,然而,假的就是假的,试讲学生无法完全做到把自己看做是“老师”。正是在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授课中,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课堂环境中,赵小军实现了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尽管这种教师角色,其实还是“学生老师”,但毕竟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教师节后,这种角色转变带来了更多的是责任。他不止一次地给我描述他第一次上课时和学生眼光对视的感受。他说:“你只要和学生的眼光相接触,你就感到自己是个真正的老师,你就有责任上好这节课。”在角色转变中,赵小军的教学观念与教学实践有了初次的和稚嫩的交融。
我随堂听了他第一堂课。尽管在全国大赛中获过大奖,教学技能比较扎实,我还是感觉到,赵小军在开始时显得略有些紧张,他在课堂上的确能放得开,教态很自然,和学生互动也很多,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我也不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到底是由于学生对于新老师的好奇,还是他们真的理解了教学内容。
实际上,赵小军对教学效果的判断过于乐观,第二天的日志中,他记录了批改作业的心情:
今天学生将我昨天布置的作业交上来,我批改了第一份作业,然
《教学观念的断裂与融合——对一位实习教师的叙事研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