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生通过学具操作、动手实践来理解掌握新知。我在教学“7的分解”时,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先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每小组发一套小棒,一张记录表。我先提出合作任务:“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然后,要求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记录是否出错,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操作结果,学生很快通过操作在记录纸上得出了7的6种分法: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亲历亲为的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牢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算法多样,发散思维的内容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教材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编写特点,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算法多样的题目,进行算法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9”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学习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15-9的多种算法:
生1:9个再加几个是15个呢,我就把9记在心里,再往下数到15,看数了几个,那15-9就等于几。
生2:因为9+6=15,所以15-9=6。(取名为“想加算减法”)
生3:因为15-10=5,减多了1个就还1个,5+1=6,所以15-9=6。(取名为“破十法”)
生4:把15-9看作10-9=1,再加上少掉的5就是6了。(取名为“联想法”)
生5: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少4得6”“少3得7”的方法来计算。(取名为“差得法”)
此时,该教师巧妙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各小组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同一组题目,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准。让学生对这5种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第5种方法既简单又快速。
三、设计活动过程,环环实施教学
低年级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乱哄哄的一片,争抢学具、争吵发言;有时却相反,气氛冷淡、被动应付。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设计好活动的每一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如何让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呢?
(一)做好学具准备,充分自主探索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又能造就更多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合作的成效。
在教一年级上册“分类”第二课时,一位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学具,提出分类要求后,立刻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包括教材在内的四种分法(按颜色、图案、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分),而有些教师预想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分铅笔,在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出简单分法以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10余种不同的分法(除前面介绍的四种分法外),还出现了二次分类,如:先按颜色分三组,在同种颜色下又按图案或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再分类。显然,第二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充足学具,让学生先自主探索,为合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直观示范,明确合作要求
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33页“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初步获得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巩固此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先培养了一个模拟小组(5人),活动前由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由组长用布条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并分别给他们指定一个评委,组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人从桌上拿起一个圆柱向大家展示,并说:“请摸圆柱。”参赛的一名学生摸对,允许继续摸,直到把所有图形都摸完;另一名学生摸错,则取下布条,并和他的评委交换角色。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游戏的规则全部呈现完毕时,学生已热情高涨,这时,我才放手让各小组活动,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三)及时指导,提高交流技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甚至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小组内部发言都尽量小声,发言要一个一个地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帮你补充一下……”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预的均衡度。当然,对汇报者的发言人人都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5018.html
(三)算法多样,发散思维的内容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教材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编写特点,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算法多样的题目,进行算法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9”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学习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15-9的多种算法:
生1:9个再加几个是15个呢,我就把9记在心里,再往下数到15,看数了几个,那15-9就等于几。
生2:因为9+6=15,所以15-9=6。(取名为“想加算减法”)
生3:因为15-10=5,减多了1个就还1个,5+1=6,所以15-9=6。(取名为“破十法”)
生4:把15-9看作10-9=1,再加上少掉的5就是6了。(取名为“联想法”)
生5: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少4得6”“少3得7”的方法来计算。(取名为“差得法”)
此时,该教师巧妙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各小组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同一组题目,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准。让学生对这5种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第5种方法既简单又快速。
三、设计活动过程,环环实施教学
低年级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乱哄哄的一片,争抢学具、争吵发言;有时却相反,气氛冷淡、被动应付。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设计好活动的每一步,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如何让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呢?
(一)做好学具准备,充分自主探索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又能造就更多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见解,大大提高了合作的成效。
在教一年级上册“分类”第二课时,一位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学具,提出分类要求后,立刻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得出了包括教材在内的四种分法(按颜色、图案、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分),而有些教师预想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到的分法却没有出现。另一位教师与此不同: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课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试分铅笔,在每个学生自主探索出简单分法以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得出了10余种不同的分法(除前面介绍的四种分法外),还出现了二次分类,如:先按颜色分三组,在同种颜色下又按图案或是否使用过,是否有橡皮再分类。显然,第二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充足学具,让学生先自主探索,为合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直观示范,明确合作要求
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33页“立体图形的认识”,在初步获得立体图形的感性认识后,为了让学生进一巩固此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先培养了一个模拟小组(5人),活动前由他们给大家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由组长用布条蒙住两个学生的眼睛,并分别给他们指定一个评委,组长自己当主持人。主持人从桌上拿起一个圆柱向大家展示,并说:“请摸圆柱。”参赛的一名学生摸对,允许继续摸,直到把所有图形都摸完;另一名学生摸错,则取下布条,并和他的评委交换角色。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游戏的规则全部呈现完毕时,学生已热情高涨,这时,我才放手让各小组活动,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三)及时指导,提高交流技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甚至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小组内部发言都尽量小声,发言要一个一个地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帮你补充一下……”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预的均衡度。当然,对汇报者的发言人人都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