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设疑,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2.课中设疑,以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3.课后设疑,以温故知新,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提问的胆量。 学生不敢问的最大原因就是胆子太小,不敢向老师与同学发问,生怕问的不确切,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笑话。因此,必须设法在教学中经常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胆子大不大,敢不敢向老师与同学提问,这同课堂教学气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紧张,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学生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小,一般不会轻易提问。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的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提问,并养成爱提问、敢提问的习惯。 例如,在教人教版小学英语第四册第二课“IN A FAST-FOOD RESTAURANT”时,该课讲的是一个小朋友与她妈妈在麦当劳购买食物时的对白片段。由于其内容本身就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这就为学生开口说英语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了提高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整理、复习已学过的有关买东西的日常用语 如“Hello!/ Can I help you? / Here you are. /What are these? / Can I have …? / Thank you.… ”,然后把全班的学生分成相邻两个一组,互相进行问答。由于学生对该话题感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把话题说开了。通过一问一答,引发了学生们更广泛的联想,自觉地去运用所学过的句子与词汇进行问答,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我在学生练习后挑选几个小组到讲台前表演,对表演出色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害怕、害羞心理就得到克服,其思维显得更加活跃,其口语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教会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如何问问题和怎样恰当地提问题,是学生学会提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些学生就是因为问得不得法,碰了几次钉子后,就不敢再问了。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 提醒学生要注意提问题的内容。 有些学生一想到某个问题,没有经过反复思考就提问,问后自己都觉得没有意思,或者说不清楚问题,让别人无法回答、不想回答。例如,在教人教版第四册第十三课“FOURTEEN BIRDS ”,课文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树上有十四只鸟,一个猎人射下其中的一只,问还剩下多少只。因为课文的内容学生很熟悉,我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的内容提问题,有些学生提到猎人该穿着什么衣服,有些离题,我马上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回到主题,提一些跟课文有关的问题。通过对课文内容提问题和答问题,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2. 教导学生把握提问题的角度。 我经常教导学生提问题要提得小、问得细,不要提一些大而不当、笼笼统统的问题,这样别人才容易回答,答起来也才有针对性。例如,在教小学人教版英语第四册第五课的第三部分“Don’t read in bed.”时,有些学生将这个句子中的“in bed”与以前学的 “on the bed”相比较,笼统地提问了介词的用法。我引导学生应针对性地从 “in” 和“on”这两个介词 入手,学习 “in” 跟 “on”的用法,从而缩小了问题的范围。并通过对这两个介词的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它们的用法,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3. 要求学生注意提问题的时机。 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时要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才能提问题,不能随意提问题,因为这既影响课堂纪律,又不礼貌,而且提的问题又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由于重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提高,课堂气氛也比以前活跃,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渐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