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漏,是为了突出教学任务和目标。另外,教材举的例子是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能拼成两个平行四边形,加上长方形就是有三个图形是已经学习过的,都能用来推算三角形面积。教材忽略这个没有列出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猜可能是因为它的倾斜度过大,在视觉上有一种要“倒”的感觉。如果学生受视觉效果的影响,注意力分散,会影响到他们分析两种图形的底、高和面积的关系。也可能是基于简单化原则,有两个就够了,何必要三个。但是按这个说法,要一个就够了,何必两个。

按照教材设定的思路,我们可以设想:学生手拿三角形,听老师布置完任务。怎么拼,能拼出什么都不太清楚,只能先随便的拼一下试试。如果运气好或者预想能力较强,可能直接拼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学生在试验时,会发现不等边拼接没有后续效果,因为这些组合图形都不规则,不能把握。然后,学生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特殊图形上。一类是那些中心对称的平行四边形,这是学习过的内容;一类是那些左右对称的凸多边形,这是好奇心驱使,随后即会放弃。学生的试验,开始可能是无序状态,随着注意的集中,目标一个一个的出现,学生的意识中必定会对自己刚才的所有拼接进行回顾(很多时候这个回顾是无意识的),找到拼出所有图形的方法得出两个全等三角形能顺次拼出三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使自己的思维进入有序状态。

教材把这个过程缩减了,有些教师则更希望把它压缩成一个或几个动作,为后面的讲解和练习挤出时间,不愿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个非目标、非重点、也非难点的中间环节上。认为只要知道了转换的道理,就有了“等底等高,面积2倍”这个重点的突破。在动手操作上延长时间,势必影响教学目标的讲解和强调。

其实这是个误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本身也是对公式的熟悉过程,过程熟悉了,结果也就熟悉了。以后也就无须用多的吓人的练习题让学生做,把公式强印到学生的脑子中。举一个化学上的例子: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这是先决条件。但是反应所需要的环境如加热、电击、搅拌或是放在溶液中使其反应更充分,以及催化剂等这些控制反应进行的因素也很重要,甚至是必须的。学生在探寻知识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就是知识发挥作用的控制因素。一般上,我们认为把知识放在问题中,解决问题,知识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但是,问题从何而来?来自思维。思考什么?思考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如果对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相互作用、矛盾冲突以及相似性、特殊点(这些名词、概念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中)没有任何的反应,就不会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不会发现问题的人,一般也不会主动回答别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感受性。

如果学生在图形的拼接过程中能集中注意力,边拼接边总结,最后达到能快速有节奏的拼出所有图形的程度。那么学生至少有两点除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之外的收获。其一是实验精神,这种品质是在面临所有新问题时都必须具备的。这一点不必多说。

第二点是个技巧:要想拼出所有图形,必须以排列组合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挨着个的来。如果我们能对这个技巧善加培养,就会形成一种能力或是一种精神品质。在许多新编的实验教材中都安排了很多这样类型的训练内容。这些训练的目的,并不在这些具体的问题本身,而在于让学生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思维空间的扩展并不是说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东西,而是说让学生忘记自己已知道的、已掌握的东西——需要的时候,能马上从意识中提取。想达到这种水平,需要做到体系化和结构化。人的思想无限广大,但是如果其中的内容杂乱无章,互无联系,就等于有限的物质占据了无限的空间。就象是如果没有天体星系之间的吸引力和运动造成的动态平衡,就会宇宙大乱。人类就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会毁在这种无序状态之中。但运动能看的见,吸引力却难捉摸。

在我们所有的认识活动中,都有一个从混沌到有序,从不明所以的细节认识到把握事物的结构,确定各部分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的整体感知的过程。如果学生拥有了这个过程的心理体验,就会促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精神品质。就会心理坚定,动作迅速,思维敏捷。但我们却常常在课堂上打断学生的这个思维过程,系之以我们认为最佳的知识体系。却不知单纯以逻辑作联结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只是内容上的堆砌,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只有以心理体验做基础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达到“有”既是“无”的空明之境。自己的努力常被别人打断的人,有一种受制于人的感觉。经常这样,学生会变的没有自信,心浮气燥,尝试过程中会产生否定心理:否定错误,固执己见;否定问题:这个问题不可能有解;甚至否定自己:我做不出来了,再努力也是白费工夫。

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大致有五种方式。根据各种推导方式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设定两种学习思路。

第一种:前三种推导方式,适合用“先确定探求目标,然后从已知经验中借鉴和搜寻解决方法”的学习方式:学生手拿一个具体的三角形卡片,经过怎么办,怎么变,怎么算等思维过程,然后通过验证,将怎么变舍去,把怎么算压缩概括为一个计算程序,这就是公式。第二种:用后两种推导方式,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除了能计算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还可以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学生手拿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经过折叠、剪切逐步转化为三角形和梯形,再总结成公式。这两种引导方式是不应该混杂在一起呈现给学生的。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566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