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太贵,一天花200多,种一亩地一年也挣不够一天的治病钱。”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农民张全友在一次务工时不慎从房顶掉下摔成重伤,在阳城县人民医院治疗花费了1万多元后,实在借不上钱了,只好悄悄地出了医院,回家慢慢地熬。在泽州县山河镇西土河村调查时当我们问:“家里老人得了病怎么办?”,群众说:“家里老人治病如果需要3000元以下,儿女们分摊;如果需要3000—5000元,弟兄们因为摊钱就大动干戈;如果是需要5000元以上,架都不用吵了,等着死算了”。
2、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上学难,上不起学。我市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部分处于边远山区,撤点并校后人口较少的一些村或自然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以外村念书。在阳城县河北镇调查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到几十里或近百里以外的学校寄宿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呆在家不念书了,当我们问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能干什么?”家长说:“现在学校收费项目太多,念初中每年就需1800—2000元,咱穷人哪能念起?!”念初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念高中每年需4000—5000元的费用,大部分家长有点吃不消。据对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的调查,2002年四县(市)初中毕业生21063名,就有4308名学生因贫困放弃了考试,占21%。通过中考,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为10273名,占全部毕业生的49%,也就是说有51%的学生辍学流入社会,沦为新世纪的文盲,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对于每年需10000—15000元的大学费用,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的家长简直是望尘莫及。要么不让念,要么干脆不让考。即便一些家长咬紧牙关,为圆孩子的大学梦,最终被拖得负债累累。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农民齐海龙之女,考入了大同机电学院,东挪西借凑了4800元,其母焦急地说:“今年入学的钱是凑够了,到明年怎么办呢?”高平市寺庄镇西曲村王生荣,他种有4亩地,养了20头猪,全家每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就这为供女儿上大学,已举债1万元。
3、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难。我市农村居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4.9万人,随着排查的深入,农村低保人口将得到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02年,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649万元,有18970人享受到了低保政策,人均年补差342元,月均28.5元。由于部分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不够好,实际上部分低保对象达不到月均28.5元,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一半,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如陵川县统计上应发放176万元,实际上只发放低保资金80万元。由于低保资金是分级负担,有的乡镇不愿多报低保人数,人为地把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甚至越是经济困难的乡村低保对象越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沁水县龙港镇固镇村81岁的闫秀英,无儿无女,每天靠和别人要菜、要粮生活,一年只能享受到村里给的20—30元救济。陵川县六泉乡沙场村农民赵小山,儿子在打工时受伤致残,老两口养活着2个孙子,去年仅享受到100元钱、一袋面的救助。但在调查中当谈到去年的救济时,赵小山老人仍激动得热泪盈眶,连称:“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没有忘了咱穷人”。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贫穷,文化生活落后,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经济贫困导致了精神贫困。一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没事找事,打架、斗殴、赌博、邻里纠纷经常不断。有的人一遇点挫折,就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偏激,对村里工作横加阻拦,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有的乡镇地域广阔,偌大个地方连个派出所都没有,这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所。比如近几年偷盗树木的行为愈演愈烈,非常猖狂,等政府派人赶到事发地点,已是几小时后,盗木贼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2、农村群众办事不便。欠发达乡镇地理条件差,住户相对分散,再加上农事季节的影响,群众找政府办事和解决问题很不方便。如阳城县董封乡的农村到乡政府的平均距离为20至30公里,最远的达40多公里。群众要到乡里办事,天不亮就得上路,到了乡政府,要找的人在还好说,若不在,也不敢多等,就得赶紧返回。农民办户口往乡里跑个2趟、3趟是经常的事。有一村民为了办结婚证,往乡政府跑了5次,结果结婚的日期都过了,结婚证还没办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办事不领结婚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3、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一些偏远山村,中青年人有关系和门路的人都迁移走了或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形成了“老人村”,有的自然庄只留下1—2户,形成了“无人村”。在这里几乎什么工作都无法开展。陵川县六泉乡赵家岭在农网改造时,村里连抬电线杆的人都找不到。偏远山村男人结婚成家更是个问题,光棍汉随处可见,姑娘们嫁到了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有的小伙子干脆“倒插门”也不愿再回乡。阳城县董封乡柴圪塔村是本地的一个大村,全村600口人,现在找不到对象的光棍汉就有60来个,谁家娶个媳妇已经成为稀罕的事。
4、管理与服务跟不上。欠发达乡镇由于经济落后,路途遥远,电信不通,乡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显得鞭长莫及。日常通知个会议也要派人分头步行或骑车到各村,提前两三天通知才行。乡干部最怕就是下村去工作,谁都不愿意到边远的村庄去。即使去下乡,也只能车来车去,能去的地方走马观花跑一趟,去不了的村和庄,可能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由于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几年的工资都兑不了现,大家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一工作就是收钱,群众对立情绪很大,少数村委会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原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欠发达地区农村整体达小康,农民稳步增收的难度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三农”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摆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把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摆到重要位置上。我市于1997年提前3年已整体达小康,我们平常更多地看到的是山耳东、东四义、皇城 《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5838.html
2、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上学难,上不起学。我市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部分处于边远山区,撤点并校后人口较少的一些村或自然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以外村念书。在阳城县河北镇调查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到几十里或近百里以外的学校寄宿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呆在家不念书了,当我们问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能干什么?”家长说:“现在学校收费项目太多,念初中每年就需1800—2000元,咱穷人哪能念起?!”念初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念高中每年需4000—5000元的费用,大部分家长有点吃不消。据对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的调查,2002年四县(市)初中毕业生21063名,就有4308名学生因贫困放弃了考试,占21%。通过中考,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为10273名,占全部毕业生的49%,也就是说有51%的学生辍学流入社会,沦为新世纪的文盲,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对于每年需10000—15000元的大学费用,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的家长简直是望尘莫及。要么不让念,要么干脆不让考。即便一些家长咬紧牙关,为圆孩子的大学梦,最终被拖得负债累累。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农民齐海龙之女,考入了大同机电学院,东挪西借凑了4800元,其母焦急地说:“今年入学的钱是凑够了,到明年怎么办呢?”高平市寺庄镇西曲村王生荣,他种有4亩地,养了20头猪,全家每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就这为供女儿上大学,已举债1万元。
3、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难。我市农村居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4.9万人,随着排查的深入,农村低保人口将得到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02年,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649万元,有18970人享受到了低保政策,人均年补差342元,月均28.5元。由于部分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不够好,实际上部分低保对象达不到月均28.5元,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一半,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如陵川县统计上应发放176万元,实际上只发放低保资金80万元。由于低保资金是分级负担,有的乡镇不愿多报低保人数,人为地把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甚至越是经济困难的乡村低保对象越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沁水县龙港镇固镇村81岁的闫秀英,无儿无女,每天靠和别人要菜、要粮生活,一年只能享受到村里给的20—30元救济。陵川县六泉乡沙场村农民赵小山,儿子在打工时受伤致残,老两口养活着2个孙子,去年仅享受到100元钱、一袋面的救助。但在调查中当谈到去年的救济时,赵小山老人仍激动得热泪盈眶,连称:“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没有忘了咱穷人”。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贫穷,文化生活落后,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经济贫困导致了精神贫困。一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没事找事,打架、斗殴、赌博、邻里纠纷经常不断。有的人一遇点挫折,就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偏激,对村里工作横加阻拦,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有的乡镇地域广阔,偌大个地方连个派出所都没有,这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所。比如近几年偷盗树木的行为愈演愈烈,非常猖狂,等政府派人赶到事发地点,已是几小时后,盗木贼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2、农村群众办事不便。欠发达乡镇地理条件差,住户相对分散,再加上农事季节的影响,群众找政府办事和解决问题很不方便。如阳城县董封乡的农村到乡政府的平均距离为20至30公里,最远的达40多公里。群众要到乡里办事,天不亮就得上路,到了乡政府,要找的人在还好说,若不在,也不敢多等,就得赶紧返回。农民办户口往乡里跑个2趟、3趟是经常的事。有一村民为了办结婚证,往乡政府跑了5次,结果结婚的日期都过了,结婚证还没办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办事不领结婚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3、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一些偏远山村,中青年人有关系和门路的人都迁移走了或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形成了“老人村”,有的自然庄只留下1—2户,形成了“无人村”。在这里几乎什么工作都无法开展。陵川县六泉乡赵家岭在农网改造时,村里连抬电线杆的人都找不到。偏远山村男人结婚成家更是个问题,光棍汉随处可见,姑娘们嫁到了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有的小伙子干脆“倒插门”也不愿再回乡。阳城县董封乡柴圪塔村是本地的一个大村,全村600口人,现在找不到对象的光棍汉就有60来个,谁家娶个媳妇已经成为稀罕的事。
4、管理与服务跟不上。欠发达乡镇由于经济落后,路途遥远,电信不通,乡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显得鞭长莫及。日常通知个会议也要派人分头步行或骑车到各村,提前两三天通知才行。乡干部最怕就是下村去工作,谁都不愿意到边远的村庄去。即使去下乡,也只能车来车去,能去的地方走马观花跑一趟,去不了的村和庄,可能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由于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几年的工资都兑不了现,大家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一工作就是收钱,群众对立情绪很大,少数村委会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原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欠发达地区农村整体达小康,农民稳步增收的难度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三农”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摆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把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摆到重要位置上。我市于1997年提前3年已整体达小康,我们平常更多地看到的是山耳东、东四义、皇城 《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