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得有效
是有效的
这些年,我始坚持如下做法,有效指导学生训做好训练,达到了轻负增效、省时高效的目的。
1.有效组织学生训练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将课本上安排的例题、探究题、习题、阅读材料作为首选题进行训练。既做到懂、熟、会,又做到讲过程、讲规范、讲科学,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阶段性反馈补救。
2.有效组织学生对所配备的学习资料分次、分层训练,决不盲目求多求快。在新的教学中,只用一种资料,并且在练的顺序上明显进行分次、分层训练,确保每个学生练有所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拖、累、困、弃,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力。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所用的这一种资料反复认知和巩固,但不机械重复,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
3.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合理安排练习时间。这几年,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将45 分钟分为三部分:用2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讲授新课、用15 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作业(训练)、用5 分钟左右的时间解答与反馈,少量未做完的训练题学生回家短时间内即可解决,第二天快速批改。这样的做法,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积极主动地做好了学科协调工作,符合轻负高效、协调平衡的新课改要求。
4.组织学生练习具有探索性的能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情景训练题,以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每周利用1——2 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项训练。题源来自课本上的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阅读材料及本人精选精编题,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学习,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5.在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每次大型调考和中考前精心组织两套试题进行诊断性训练,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反馈和帮扶。
(作者单位:武汉市林祥谦学校 《如何“练”得有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6252.html
这些年,我始坚持如下做法,有效指导学生训做好训练,达到了轻负增效、省时高效的目的。
1.有效组织学生训练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将课本上安排的例题、探究题、习题、阅读材料作为首选题进行训练。既做到懂、熟、会,又做到讲过程、讲规范、讲科学,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阶段性反馈补救。
2.有效组织学生对所配备的学习资料分次、分层训练,决不盲目求多求快。在新的教学中,只用一种资料,并且在练的顺序上明显进行分次、分层训练,确保每个学生练有所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拖、累、困、弃,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力。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所用的这一种资料反复认知和巩固,但不机械重复,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
3.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合理安排练习时间。这几年,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将45 分钟分为三部分:用2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讲授新课、用15 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作业(训练)、用5 分钟左右的时间解答与反馈,少量未做完的训练题学生回家短时间内即可解决,第二天快速批改。这样的做法,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积极主动地做好了学科协调工作,符合轻负高效、协调平衡的新课改要求。
4.组织学生练习具有探索性的能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情景训练题,以发展学生高层次思维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每周利用1——2 节课的时间进行专项训练。题源来自课本上的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阅读材料及本人精选精编题,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学习,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5.在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每次大型调考和中考前精心组织两套试题进行诊断性训练,目的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反馈和帮扶。
(作者单位:武汉市林祥谦学校 《如何“练”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