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新形势下转变乡村职能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



 在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尤其是“一免两补”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改变乡村工作职能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回答的课题。最近,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面对新形势:农村工作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在调查中感到,通过近几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的锻炼,全县乡村干部在转变工作职能、驾驭市场经济、服务群众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但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一免两补”政策的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农村乡镇党政组织职能、乡村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显现出来诸多的不适应。
  1、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形势缺乏准备,思想观念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干部总是感叹乡村经费缺口难解决,历史债务难化解、人地矛盾难处理、农村公益事业难开展。迎难而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不高。二是陷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自拔,缺乏转变作风的主动意识。大多数乡村干部对以催、管、要为主的工作方法念念不忘,谈到如何管理农民振振有辞,而一谈到如何服务农民则束手无策。三是观念保守,思想不够解放。部分乡村干部对开创工作新局面没有创新意识,又不善于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老方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的问题尤为突出。四是“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感到无事可干或有事难干。有些干部认为税费收缴等硬任务少了,担子轻了,工作自然好干了。也有的认为当前人地矛盾化解、历史债务处理等工作一件比一件难办,只好一味等上边出政策、给扶持,没有攻艰克难的思路和招数。
  2、对集中显现的各种矛盾化解不力,应对招数不适应。在当前经济领域中,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主要有三个:一是人地矛盾突出。大体可分为八大类。(1)一轮土地承包时举家搬走,未参与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回来要地。(2)二轮土地承包时因欠款、超生外逃,未分给承包田的农户回来要地。(3)二轮土地承包时,部分农户因欠款,所分土地被村上收回,或当时少分了承包田。(4)机动地超标准或长期发包引发纠纷。(5)土地补偿问题引发。(6)“两工”及欠款计息引发。(7)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8)其他问题引发。有些乡镇虽然对在这些矛盾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但还没有成熟的化解招数。二是乡村债务负担沉重。全县乡村因过去兴办企业,互助基金会转嫁,改建、新建办公用房,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村集体开展达标竞赛,为完成各项急难新任务搞优惠补贴,为有关部门垫付税费以及管理混乱等造成举债。全县乡镇政府净负债1.2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797.5万元。村级债务总额4.3亿多元,平均每村负债216万元。对于这些债务问题,一些乡镇被动等待国家出台债务豁免政策。三是大部分村级经济脆弱不堪甚至崩溃。目前,全县资不抵债的村已达111个,占全县现有行政村的67%。由于前些年一些村低价出售林地、闲置资产和承包田来化解村级债务,使原有的集体资产所剩无几。“一免两补”政策实施以后,乡村集体的经费缺口加大,全县乡村如要满足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办公费、燃修费等经费1490万元,即使上级给了转移支付,还有830万元的经费缺口。这种薄弱甚至已经崩溃的乡村集体经济,根本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办社会事业的需求。
  3、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特点把握不准,组织和发动群众的手段不适应。乡村干部普遍反映,“一事一议”办法执行起来难度特别大。尤其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维修校舍、修路架桥等社会公益事业,常常是部分农民顶着不办而无法实施。个别村干群关系甚至达到了对立对抗状态。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农民素质低所致,只强调个人权益而忽视集体权益,只强调当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是村干部组织发动群众的方法僵化,尤其是新出台的政策掌握不到位,宣传解释不到位,特别是用过去那些罚工罚款、收回承包地等经济手段来管理约束农民实施村级事务和兴办集体公益事业不灵了,就无计可施。
  4、对群众亟需优质高效全方位服务的要求难以满足,服务意识和方法不适应。一方面,有些干部的服务工作与群众的需求对接不上。不注重去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农民随着政治、经济等权益的扩大而日益强烈的服务需求,工作还仅限于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宣传宣传政策,跑一跑贷款等浅层次水平上,服务深度、广度、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政策调整,过去那些通过无偿使用机动地、减免税费、给补贴等服务农民的方式,不再有效或无法再用。
  5、对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格局的新调整应对迟缓,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经济利益分配向农民倾斜,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一些乡村的可用财力大大减少,国家安排的农业税改转移支付又不能充分满足基层需要。多数乡村因有限的财政收入、巨额的债务包袱,无法保证人员的正常开支。一些乡村“黑地”等问题的暴露,加上农村“两工”的取消,使乡村事务和公益事业难以运转行。对此,很多乡村组织和干部感到茫然无策,对招商上项目、活化机制搞有偿服务、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显得很为难,更不会利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公益事业难办的问题。
  适应新形势:彻底转变乡村工作职能,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继土改、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后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对乡村的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领导作风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必须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乡村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1、着眼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精干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一要以项目开发和服务能力为标尺,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选用干部,要注重看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上有没有思路,在加快项目开发上有没有招法,在复杂形势下能不能够有效组织群众打开工作局面。可以发挥“县校合作共建”优势,引进一批科技领导型人才到县乡兼职;借助“村村大学生”计划的落实,向村级充实一批有知识的优秀人才

《关于新形势下转变乡村职能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68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查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