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英语新课标理念 认清课程改革的方向
感悟英语新课标理念 认清课程改革的方向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方周明
一、 引子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二、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的这种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 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标准国际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之中。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十分强调人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的能力等。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些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统计,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 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大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教育在走向21世纪时,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凸现出来。而一个人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其道 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抓好上述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是新学力观的体现。所谓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学力是动态的、发展的,学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这一点恰恰与人们把学力结构划分为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是一致的。所谓基础学力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学力,而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自己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基础学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别于以往。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运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如数学中百以内数的计算。
(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
新课程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我们比较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 的环境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其中学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 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试想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感悟英语新课标理念 认清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6958.html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方周明
一、 引子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二、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的这种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 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标准国际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之中。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十分强调人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的能力等。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些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统计,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 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大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教育在走向21世纪时,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凸现出来。而一个人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其道 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抓好上述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是新学力观的体现。所谓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学力是动态的、发展的,学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这一点恰恰与人们把学力结构划分为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是一致的。所谓基础学力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学力,而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自己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基础学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别于以往。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运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如数学中百以内数的计算。
(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
新课程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我们比较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 的环境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其中学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 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试想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感悟英语新课标理念 认清课程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