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研究
的蛋鸡场15个。畜牧专业化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9.5%。
通过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畜牧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畜禽生产水平和饲料报酬率两方面。单只种鸡年产蛋量由原来的130枚提高到160枚,提供雏鸡量由原来的100只提高到130只;商品肉鸡成群成活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2%以上;商品猪料比由原来的3.5:1下降到3:1;肉鸡料肉比由原来的2.1:1下降到1.9:1。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二)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畜产品市场
畜产品的加工销售,是畜牧产业化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现畜牧产业化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市场调查,结构调整,切实搞好精细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建立销售网络,实现了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增值,从而促进了畜牧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1、分析市场,理清思路。目前的淇县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生产和加工服务体系,我县的“永达”牌和“大用”牌肉鸡及其分割产品先后走向了全国,并部分打入国际市场,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畜牧业占大农业经济的比重逐步增长,并成为未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和有效途径,其它省、市、县也逐渐意识到了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发展起了各具特色的畜牧业,打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我们再靠生产较为单一的初级畜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的需求,也不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合理调整畜产品结构势在必行。
2、调整畜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原则,对国内外畜产品市场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畜产品市场上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占有份额不足10%,消费者买回的初级产品,如冷冻中西装鸡,在家庭制作时很不方便,而且加工后味道较差,中外消费者不乐于接受。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卖初级加工产品的很少,绝大部分是附加值较高的半成品和制成品,稍微加工即成味道鲜嫩可口的食品,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生产企业的效益也很好。为此,我们决定对畜禽产品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搞好这项工作,我们以永达公司和大用公司为依托,一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科学配方。二是积极与北京畜牧研究所、河南农大、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轻工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发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新工艺和新产品。三是通过市场调查,及时选择加工适销对路的老牌产品。四是与外地名特产品加工工艺相结合,开发新产品。五是研制不同风味产品。六是研制自己的专利产品。在肉鸡产品开发上,由原来的中西装鸡、分割鸡向精细分割转变,如把原来的鸡翅分割产品又进一步分割为翅根、翅中和翅尖三部分。在猪肉产品上,由原来的热鲜肉或冷冻肉向冰鲜肉转变。在半成品的开发上,通过从美国引进科学配方,经48小时腌制,加工出五香、麻辣、孜然和西式等四种不同风味的腌制半成品。在熟制品开发上,向即开即食方向转变。截止目前,已研制开发出精细分割产品、半成品和熟制品三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如:“永达”牌烤肠、烧鸡、薰香鸡、松花肠、三文治,以及“大用”牌微波炉烧烤鸡、炸制金甲鸡和冰鲜分割猪肉等。所有这些产品均突出表现为味鲜、安全、食用方便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各个阶层、各种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县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肉鸡经过深加工后,由原来的初级产品每公斤售价9元提高到现在的半成品每公斤售价13元,每公斤可增值4元。按我县当前的加工能力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效益2.4亿元。
(三)以科技为依托,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科技进步是畜牧产业化的源泉和力量,科技人才是畜牧产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和保证。县委、县政府在实施畜牧产业化的进程中,始终把建设科技队伍,运用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建设高素质的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我们不惜重金高薪聘请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并委以重任;与专业院校、科研单位联姻,聘用专家、学者组成企业顾问组,解决企业的重大问题;送出去培训,请进来讲课,提高现有人才素质;接纳大中专毕业生,为企业输入后备人才等。据统计,目前全县畜牧技术管理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109人、初级职称539人,形成了一支各方管理人才、多种技术能力的高素质科技队伍。
其次,建设一支善于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的企业基层员工队伍。县畜牧中心和各个龙头企业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业余职工学校,举办多种培训班以及实施岗前培训,岗位练兵等办法,从而使产业化各个环节的人员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其三,建设一套上下衔接,左右相连,互相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
(1)畜禽良种繁育改良体系。建立了祖代、父母代种畜禽场,推行畜禽经济杂交、家禽配套系、家畜家禽人工授精及冷冻精液繁殖技术,给商品代生产提供了优良的肉雏鸡、蛋雏鸡和瘦肉型仔猪等。全县现存栏祖代种猪1650头,父母代种猪1.8万头,父母代肉、蛋种鸡80万套和10万套;孵化场2个,总蛋位400万枚。
(2)饲料加工体系。建立了能够满足需要的大中型饲料加工厂16个,年单班加工能力23万吨。能生产各种畜禽及渔业需要的全价饲料,预混饲料及科技含量较高的膨化饲料、颗粒饲料等。
(3)疫病防疫体系。已建起以县畜牧局为系统的县、乡、村防疫网络和以龙头企业为系统的专业防疫队伍,实施科学的统一的防疫程序,做到防疫密度与质量并重,大大提高畜禽成活率,达到并超过了部颁标准。
(4)技术推广体系。在普遍进行人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了肉鸡生产配套技术、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和蛋鸡生产配套技术,使畜禽生产的科技含量由20%提高到50%以上。
(5)畜禽屠宰加工体系。过去畜禽产品多为“原”字号产品,只有一条肉鸡加工生产线。目前,拥有两条肉鸡加工生产线和一条生猪屠宰线,并有后续深加工生产线,既能为市场提供冷冻分割产品,又能提供腌制半成品和熟制品,提高了畜禽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四)转变领导方式,制定优惠政策,为发展畜牧产业化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要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市场需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养殖业。近两年,我们通过信息引导、典型引路和政策扶持,实现了畜牧业由计划型、指令性向市场型、引导性的转变。
一是信息引导。我们每年都要派专人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到外地参观考察,正确掌握市场波动规律,摸清市场走势,并通过召开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指明发展方向。例如,在98年全国畜牧业大滑坡时期,县政府于4月份及时召开了“淇县畜牧业形势分析暨政策信息发布会”,向群众介绍了国内外各种畜禽生产销售、经营情况的市场信息。同时,让大家懂得,稳定蛋鸡,大力发展肉鸡和瘦肉型猪是我们根据市场走势确定的目标,并让大家懂得畜牧业生产在低时潮搞建设,高潮时得收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由于信息引导及时,当年淇县畜牧业不但没有滑坡,还比上年增长26.8%,同时当年还新发展千头猪场18个,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6个。
二是典型引路。事实最具说服力,典型最能引导人。在实施三大养殖工程的初期,许多人都认为投资较大,万一赔了怎么办?为此,我们先选择几个专业场户搞试点,树典型,让事实说话,让典型引路。例如城关镇南杨庄村,全村125户,485口人,95年在兴业公司带动下,建成一个年出栏3000头的村办集体养猪场,96年扩大到年出栏5000头。97年又推广了沼气养猪新技术,村里免费为每个沼气养猪户提供1头种母猪和1吨水泥的优惠政策,发展沼气养猪户100多个,同时兴建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2个,98年底全村出栏生猪5800头,肉鸡60万只,户均46.5头和4800只,集体畜牧业年收入90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1500元。高村镇新乡屯村李林海,96年在兴业公司的带动下,办起了养猪场,当年饲养生猪1.2万头,纯盈利200多万元,由于养猪发了财,97年他又新上了1个万头猪生产线。通过典型引路,在全县掀起了一股发展养殖业的热潮,每个乡都建起了数量不等的规模养殖场,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中位于山区的贫困乡——黄洞乡,在兴业公司的扶持下,1997年全乡13个行政村联合建成了10个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年纯收入220万元,人均增收23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三是政策扶持。“九五”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政府部门逐步改变了以往的计划型和指令性领导方法,不再搞强迫命令、硬性指挥,而是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制定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引导畜牧业快速发展。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适时调整和充实了县、乡、村畜牧业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199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富民养殖工程的意见》,1997年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1998年又制定了《关于实施淇县畜牧业跨世纪发展规划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八条优惠政策和六条奖惩办法,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畜牧产业流动。为淇县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环境保证。
我县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各级领导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向给予我县畜牧业大力支持的省、市领导、金融部门的领导和经济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真诚地希望继续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县的畜牧业尽快实现跨世纪宏伟发展规划。
在下一步工作中,按照创建畜牧大县的总体规划,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18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畜牧业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年出栏生猪45万头,家禽5000万只,肉羊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2万吨,蛋类总产量超过3.7万吨;新建500头奶牛生产小区达到80个,全县存栏良种奶牛达到4万头(2005年发展1800头,2006年发展3000,2008年发展6000头,2008年发展6000头,2009年发展1.2万头,2010年发展1.2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36万吨;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大用、永达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熟食年出口达到3万吨,创汇1.2亿美元。力争尽快挤入全国畜牧业生产百强县行列。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研究(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7292.html
通过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畜牧业整体效益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畜禽生产水平和饲料报酬率两方面。单只种鸡年产蛋量由原来的130枚提高到160枚,提供雏鸡量由原来的100只提高到130只;商品肉鸡成群成活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2%以上;商品猪料比由原来的3.5:1下降到3:1;肉鸡料肉比由原来的2.1:1下降到1.9:1。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二)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畜产品市场
畜产品的加工销售,是畜牧产业化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现畜牧产业化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市场调查,结构调整,切实搞好精细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建立销售网络,实现了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增值,从而促进了畜牧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1、分析市场,理清思路。目前的淇县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生产和加工服务体系,我县的“永达”牌和“大用”牌肉鸡及其分割产品先后走向了全国,并部分打入国际市场,为全县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随着畜牧业占大农业经济的比重逐步增长,并成为未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和有效途径,其它省、市、县也逐渐意识到了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发展起了各具特色的畜牧业,打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我们再靠生产较为单一的初级畜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的需求,也不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合理调整畜产品结构势在必行。
2、调整畜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们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原则,对国内外畜产品市场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畜产品市场上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占有份额不足10%,消费者买回的初级产品,如冷冻中西装鸡,在家庭制作时很不方便,而且加工后味道较差,中外消费者不乐于接受。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卖初级加工产品的很少,绝大部分是附加值较高的半成品和制成品,稍微加工即成味道鲜嫩可口的食品,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生产企业的效益也很好。为此,我们决定对畜禽产品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搞好这项工作,我们以永达公司和大用公司为依托,一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科学配方。二是积极与北京畜牧研究所、河南农大、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轻工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发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新工艺和新产品。三是通过市场调查,及时选择加工适销对路的老牌产品。四是与外地名特产品加工工艺相结合,开发新产品。五是研制不同风味产品。六是研制自己的专利产品。在肉鸡产品开发上,由原来的中西装鸡、分割鸡向精细分割转变,如把原来的鸡翅分割产品又进一步分割为翅根、翅中和翅尖三部分。在猪肉产品上,由原来的热鲜肉或冷冻肉向冰鲜肉转变。在半成品的开发上,通过从美国引进科学配方,经48小时腌制,加工出五香、麻辣、孜然和西式等四种不同风味的腌制半成品。在熟制品开发上,向即开即食方向转变。截止目前,已研制开发出精细分割产品、半成品和熟制品三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如:“永达”牌烤肠、烧鸡、薰香鸡、松花肠、三文治,以及“大用”牌微波炉烧烤鸡、炸制金甲鸡和冰鲜分割猪肉等。所有这些产品均突出表现为味鲜、安全、食用方便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各个阶层、各种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县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肉鸡经过深加工后,由原来的初级产品每公斤售价9元提高到现在的半成品每公斤售价13元,每公斤可增值4元。按我县当前的加工能力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可增加效益2.4亿元。
(三)以科技为依托,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科技进步是畜牧产业化的源泉和力量,科技人才是畜牧产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和保证。县委、县政府在实施畜牧产业化的进程中,始终把建设科技队伍,运用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建设高素质的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我们不惜重金高薪聘请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并委以重任;与专业院校、科研单位联姻,聘用专家、学者组成企业顾问组,解决企业的重大问题;送出去培训,请进来讲课,提高现有人才素质;接纳大中专毕业生,为企业输入后备人才等。据统计,目前全县畜牧技术管理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109人、初级职称539人,形成了一支各方管理人才、多种技术能力的高素质科技队伍。
其次,建设一支善于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的企业基层员工队伍。县畜牧中心和各个龙头企业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业余职工学校,举办多种培训班以及实施岗前培训,岗位练兵等办法,从而使产业化各个环节的人员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其三,建设一套上下衔接,左右相连,互相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
(1)畜禽良种繁育改良体系。建立了祖代、父母代种畜禽场,推行畜禽经济杂交、家禽配套系、家畜家禽人工授精及冷冻精液繁殖技术,给商品代生产提供了优良的肉雏鸡、蛋雏鸡和瘦肉型仔猪等。全县现存栏祖代种猪1650头,父母代种猪1.8万头,父母代肉、蛋种鸡80万套和10万套;孵化场2个,总蛋位400万枚。
(2)饲料加工体系。建立了能够满足需要的大中型饲料加工厂16个,年单班加工能力23万吨。能生产各种畜禽及渔业需要的全价饲料,预混饲料及科技含量较高的膨化饲料、颗粒饲料等。
(3)疫病防疫体系。已建起以县畜牧局为系统的县、乡、村防疫网络和以龙头企业为系统的专业防疫队伍,实施科学的统一的防疫程序,做到防疫密度与质量并重,大大提高畜禽成活率,达到并超过了部颁标准。
(4)技术推广体系。在普遍进行人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了肉鸡生产配套技术、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和蛋鸡生产配套技术,使畜禽生产的科技含量由20%提高到50%以上。
(5)畜禽屠宰加工体系。过去畜禽产品多为“原”字号产品,只有一条肉鸡加工生产线。目前,拥有两条肉鸡加工生产线和一条生猪屠宰线,并有后续深加工生产线,既能为市场提供冷冻分割产品,又能提供腌制半成品和熟制品,提高了畜禽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四)转变领导方式,制定优惠政策,为发展畜牧产业化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要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按照市场需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发展养殖业。近两年,我们通过信息引导、典型引路和政策扶持,实现了畜牧业由计划型、指令性向市场型、引导性的转变。
一是信息引导。我们每年都要派专人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到外地参观考察,正确掌握市场波动规律,摸清市场走势,并通过召开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市场信息,指明发展方向。例如,在98年全国畜牧业大滑坡时期,县政府于4月份及时召开了“淇县畜牧业形势分析暨政策信息发布会”,向群众介绍了国内外各种畜禽生产销售、经营情况的市场信息。同时,让大家懂得,稳定蛋鸡,大力发展肉鸡和瘦肉型猪是我们根据市场走势确定的目标,并让大家懂得畜牧业生产在低时潮搞建设,高潮时得收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由于信息引导及时,当年淇县畜牧业不但没有滑坡,还比上年增长26.8%,同时当年还新发展千头猪场18个,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6个。
二是典型引路。事实最具说服力,典型最能引导人。在实施三大养殖工程的初期,许多人都认为投资较大,万一赔了怎么办?为此,我们先选择几个专业场户搞试点,树典型,让事实说话,让典型引路。例如城关镇南杨庄村,全村125户,485口人,95年在兴业公司带动下,建成一个年出栏3000头的村办集体养猪场,96年扩大到年出栏5000头。97年又推广了沼气养猪新技术,村里免费为每个沼气养猪户提供1头种母猪和1吨水泥的优惠政策,发展沼气养猪户100多个,同时兴建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2个,98年底全村出栏生猪5800头,肉鸡60万只,户均46.5头和4800只,集体畜牧业年收入90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1500元。高村镇新乡屯村李林海,96年在兴业公司的带动下,办起了养猪场,当年饲养生猪1.2万头,纯盈利200多万元,由于养猪发了财,97年他又新上了1个万头猪生产线。通过典型引路,在全县掀起了一股发展养殖业的热潮,每个乡都建起了数量不等的规模养殖场,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中位于山区的贫困乡——黄洞乡,在兴业公司的扶持下,1997年全乡13个行政村联合建成了10个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年纯收入220万元,人均增收23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三是政策扶持。“九五”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政府部门逐步改变了以往的计划型和指令性领导方法,不再搞强迫命令、硬性指挥,而是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制定操作性较强的优惠政策,引导畜牧业快速发展。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适时调整和充实了县、乡、村畜牧业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199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富民养殖工程的意见》,1997年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1998年又制定了《关于实施淇县畜牧业跨世纪发展规划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发展畜牧业的八条优惠政策和六条奖惩办法,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畜牧产业流动。为淇县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环境保证。
我县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各级领导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向给予我县畜牧业大力支持的省、市领导、金融部门的领导和经济界、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真诚地希望继续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县的畜牧业尽快实现跨世纪宏伟发展规划。
在下一步工作中,按照创建畜牧大县的总体规划,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18亿元(90年不变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畜牧业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年出栏生猪45万头,家禽5000万只,肉羊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2万吨,蛋类总产量超过3.7万吨;新建500头奶牛生产小区达到80个,全县存栏良种奶牛达到4万头(2005年发展1800头,2006年发展3000,2008年发展6000头,2008年发展6000头,2009年发展1.2万头,2010年发展1.2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36万吨;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大用、永达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熟食年出口达到3万吨,创汇1.2亿美元。力争尽快挤入全国畜牧业生产百强县行列。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研究(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