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
长陈宝生说。
30多年间,矢志不渝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什么?
受到海外舆论关注的“中国故事”“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等说明着一切。
然而,对于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改革仍在路上。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
前方并非一马平川,航程并非浪静波平。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念,也是中国人民毫不动摇的共同意志。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宣示,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
穿越时空,历史清晰传递着对未来的昭示。
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作出这样的论断: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善于认识并勇于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把社会和时代推向前进。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将再次出发,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贯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开始新的征程。
报告解读九
三个倡导塑造时代精神气质
【阅读提示】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国家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浙江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代表认为,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代表说,“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可能的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这次在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专门提出,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说。
何星亮认为,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特点在其他两组词汇中也有所体现,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俞佳友代表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俞佳友说,“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社会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
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中科院院士刘丛强代表说,“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不能保障个人的敬业、诚信。”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有人说,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刘丛强认为,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有着31年法院工作经历的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霞代表看来,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杨霞说,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公正、法治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了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当中。在十八大报告的其它章节,专门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杨霞说。
公民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书记杜彩霞代表说,“三个倡导”对我们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正面的回答,既有针对性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标杆树立了起来。“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李慎明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统领,并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和始终。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认为,“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它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代表,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他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人与人之间应该倡导一种爱的循环。”孔祥瑞说。他所在的团队强调爱职工、爱企业;队长爱员工、员工爱队长、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正是倡导友善的一种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侯晶晶代表说,“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成人群体,而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李慎明说。
报告解读十
十八大新华时评: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闪耀创新的思想光辉,其中有精辟的分析,更有深刻的启迪。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面向未来,要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尤其要重视化解资源、能源、土地、环境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制约。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十八大报告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专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要求,强调“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意味深远。
加强创新,解放思想是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宝贵经验;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胆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加强创新,培养人才是关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坚决破除阻碍人才流动、抑制人才发展的制度壁垒,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加强创新,繁荣文化是保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创新的源泉。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文化发展,不但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和谐,而且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新之树”就能根深叶茂。
报告解读十一
新华网评: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精神幸福指数”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中,一条条有力的论述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循着这条路径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有人民“精神幸福指数”的大提升。
当你和爱人牵手走进电影院享受视听盛宴时,是否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1年电影产量达791部,国内票房超过131亿元?当 《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736.html
30多年间,矢志不渝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什么?
受到海外舆论关注的“中国故事”“中国奇迹”“中国道路”等说明着一切。
然而,对于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改革仍在路上。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
前方并非一马平川,航程并非浪静波平。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念,也是中国人民毫不动摇的共同意志。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宣示,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
穿越时空,历史清晰传递着对未来的昭示。
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作出这样的论断: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善于认识并勇于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把社会和时代推向前进。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将再次出发,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贯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开始新的征程。
报告解读九
三个倡导塑造时代精神气质
【阅读提示】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国家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当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为世界瞩目,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汇聚、升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共同追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浙江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代表认为,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代表说,“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然需要最大可能的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就是能够将伟大实践、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这次在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专门提出,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虽然只是四个词,却兼容并包。”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星亮说。
何星亮认为,对“富强”的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特点在其他两组词汇中也有所体现,显示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紧密相连。俞佳友代表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有机联系。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体现了对于这个“价值”的追求。同时,“民主”、“文明”、“和谐”这些理念与几大建设不是简单对应,而是体现了融合、贯通的意味,体现了思想认识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俞佳友说,“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社会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回望30多年前,改革开放给“板结化”的社会以松动的空间,激发出社会的巨大活力,也正是以此为始,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中国大地不断生长。
10年来,社会建设从提出到完善,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与问题也纷至沓来。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中科院院士刘丛强代表说,“如果没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和谐,也不能保障个人的敬业、诚信。”
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有人说,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
刘丛强认为,今天所讲的平等,已经不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原始社会那种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道德境界极大提高基础上的平等,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那种平等,是构成法律基石意义上的平等,是需要法治来保证的平等,这个意义上的平等当然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有着31年法院工作经历的贵州省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杨霞代表看来,公正和法治体现了对当今社会诉求的回应。
杨霞说,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公正、法治的价值同样体现在了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当中。在十八大报告的其它章节,专门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杨霞说。
公民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党委书记杜彩霞代表说,“三个倡导”对我们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正面的回答,既有针对性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标杆树立了起来。“三个倡导”,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李慎明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统领,并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和始终。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认为,“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是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具体注释,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它两个“倡导”的基础,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民安民康民富民乐。
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代表,是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他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
“人与人之间应该倡导一种爱的循环。”孔祥瑞说。他所在的团队强调爱职工、爱企业;队长爱员工、员工爱队长、员工爱企业、企业爱国家。这种爱的循环能够拉近人的心,产生无穷的动力,正是倡导友善的一种体现。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侯晶晶代表说,“友善”是最紧密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它不像敬业等职业道德那样指向特定的成人群体,而是一个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也应该重视的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
“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李慎明说。
报告解读十
十八大新华时评: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闪耀创新的思想光辉,其中有精辟的分析,更有深刻的启迪。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面向未来,要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尤其要重视化解资源、能源、土地、环境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制约。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十八大报告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专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要求,强调“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意味深远。
加强创新,解放思想是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宝贵经验;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发展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胆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加强创新,培养人才是关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坚决破除阻碍人才流动、抑制人才发展的制度壁垒,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加强创新,繁荣文化是保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创新的源泉。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文化发展,不但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和谐,而且能够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新之树”就能根深叶茂。
报告解读十一
新华网评: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精神幸福指数”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中,一条条有力的论述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文化强国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循着这条路径展望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有人民“精神幸福指数”的大提升。
当你和爱人牵手走进电影院享受视听盛宴时,是否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2011年电影产量达791部,国内票房超过131亿元?当 《十八大报告辅导学习材料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