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泰文副厅长在全省水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焦泰文副厅长在全省水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立足科技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湖北渔业强省建设
省农业厅副厅长 焦泰文(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和渔业工作会议精神,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总结2011年水产业发展成就,安排部署今年的水产工作。刚才,我局对20个水产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并为“湖北省二十强渔民专业合作社”和部分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授牌。荆州市、鄂州市、汉南区等三个市、区作了典型发言,作为全省相关工作的突出代表,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要参加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下面,我就2011年全省水产业发展情况和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克难奋进,2011年全省水产业抗灾夺丰收成绩斐然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渔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水产系统克服今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千方百计保生产,多措并举促增收,取得了抗旱救灾的决定性胜利。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0万亩;产量超过365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为8200元;渔业产值达到485亿元;水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25元,在重重挑战中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1年湖北省抗灾夺丰收突出贡献单位”。
总结回顾过去的一年,“五个前所未有”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渔业灾害之大前所未有。三季连旱时间长、范围广,给历来以抗涝为主的湖北水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全省水产主产区普遍受灾,苗种繁育和投放受阻、成鱼养殖受困、渔业生态受破坏,渔民生产生活一度举步维艰,水产业的损失大、影响深。二是灾害应对之好前所未有。在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自部署下,全省水产战线明确责任抓救灾、千方百计保生产、多措并举促增收、主动汇报争支持、尽其所能保民生,(范文网 fanwen.oyaya.net)灾情应对科学有序,不仅大灾之年喜获丰收,而且化危为机,强化了渔业综合生产能力,鼓舞了行业士气。三是政策扶持资金之多前所未有。去年全省水产业共争取中央、省级等各类项目资金7。26亿元以上,比2010年的4。2亿元增3。3亿元,增79%,创历史新高。其中,争取中央财政5。55亿元;争取省级财政1。71亿元。尤其是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农业部下拨救灾资金1亿元,省政府落实救灾贷款财政贴息8400万元,极大增强了抗灾复产的信心。
四是品牌创建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我省水产三艘品牌航母远航香港,抢滩北京、上海等地。在省内与十大超市、十大餐饮、十大宾馆成功对接,共48家超市、餐饮、酒店成为“三大品牌产品定点经营单位”,“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鄂州武昌鱼、长阳清江鱼等5大品牌产品荣膺第九届中国农交会金奖。
五是行业信心提振之快前所未有。各级领导高度关注湖北水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和肯定水产业的发展成效。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渔业工作会议和池塘改造、生态修复、长江禁渔等会议上,湖北都作为典型在会上发言交流。11月上旬,农业部在我省隆重召开全国渔业灾后复产暨池塘改造现场会,高度肯定了我省的池塘改造工作。中央和省级各种媒体对湖北渔业的报道多达百余篇次。省局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部分市县水产机构得到巩固和加强,行业面貌一新,信心大增。
2011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突出科学指导抗灾复产,全过程开展技术服务,不断加快渔业生产恢复进程。灾情发生后,省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省上下合力打响抗旱攻坚战,先后组织1000多名省、市、县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受灾严重地区。科学应对灾情,在抗灾期间,组织开展“四保”,即:保鱼苗繁育、保主产阵地、保水生生态、保市场供给;在灾后复产阶段,组织“四抢”,即:抢补名优苗种、抢扩养殖面积、抢繁急需苗种、抢调省外苗种,旱灾期间共抢繁抢育鱼苗150亿尾,调剂补投名优苗种18亿尾,优化养殖结构面积36。5万亩,通过对渔民实施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了水产生产在大旱之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突出精养渔池标准化改造,大力推广名优品种和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不断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去年,全省改造并投入生产的精养鱼池面积达到40万亩,改造后的池塘平均水深2。5米,扩大水体容量4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600万元的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撬动了10亿元的地方配套、农民自筹和社会资本。结合精养鱼池改造,全省主推十大名优品种、十大实用技术、十大优化模式,大力发展健康养殖,虾稻连作、“18221”鱼鳖混养、两年段养鳝、虾蟹混养、种青养蟹、鳜鱼专养等高效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名特优养殖规模达到76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76%。名特主导品种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小龙虾、黄鳝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
(三)突出加工增殖和品牌培育,促进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湖北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洪湖、潜江两大水产品加工园区的龙头企业技改扩规、新产品研发步伐加快,园区内莱克、华山、德炎等公司成为行业领跑者,甲壳素衍生品等高端产品在欧美等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荆州大明、浠水神鹭、武汉高龙公司等水产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开发出系列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其产品分别占领东南亚等市场。全省水产品加工能力突破9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29%,出口创汇2。3亿美元(含转口)。其中,潜江莱克、潜江华山、宜都天峡等3家加工龙头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大关。省内“渔悦”、天峡鲟等加工品牌和“鱼、虾、蟹”三大共享品牌,通过农超对接等系列活动集中宣传推介,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四)突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初步完善,已有17个市州、90个县市区成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质安监管负责人和专职联络员,初步形成了“政府负责、属地监管、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各级水产部门相继开展了鱼药、鱼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活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和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年水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8。4%。
(五)突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强化增殖放流,不断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是长江禁渔十周年,全年禁渔期共出动渔政船艇120多艘(含租借),出动渔政执法人员3000多人次,查获违法捕捞渔船20多艘,农业部长江禁渔十周年总结大会11月份在我省隆重召开,是对我省十年禁渔工作的充分肯定。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更加深入,先后组织筹办了宜昌珍稀野生生物放流、荆州市四大家鱼亲本放流、两坝间经济鱼类放流和“一江两湖”生态修复同步行动等大型增殖放流活动,全省共放流各种规格鱼种10亿尾、种植水草4。25万亩、底播贝类420万粒,达历年之最。
(六)突出水上安全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有效,不断提升船检港监工作水平。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实行与船东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主动与海事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大长江、汉江、湖泊水库等重点渔业水域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加大渔船安全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对违规造船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杜绝了重特大渔业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全省渔业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渔业互助保险稳步推进,全省新增12个互保机构,参保渔民10412人,交纳渔民人身平安互保费近100万元,保金近6亿元。
临危大考,水产业能向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水产部门坚持“保目标、保规划、保增产、保增收”不动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结果;是百万渔民坚忍不拔,辛勤劳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农业厅党级和省水产局党委向全省水产战线的干部职工和渔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二、理清思路,切实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建设渔业强省,已经成为全省水产系统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尤其是近年,通过坚持“湖泊拆围、水库限养、鱼池改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开局。但是,渔业强省建设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用全新的视野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持续有序的推进。(一)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综合优势。一是渔业资源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搭建了宽广舞台。湖泊、河流、池塘、水库及河沟等各类水域广阔,水生动植物十分丰富,历来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二是渔业科技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省水产科技实力雄厚,水产科技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有中科院水生所、水利部中科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所、华农大水产学院等一大批国家级水产科研院所。三是产业发展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水产业是较早进入市场的产业,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这几年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养殖、捕捞、加工、流通、休闲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焦泰文副厅长在全省水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7494.html
立足科技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湖北渔业强省建设
省农业厅副厅长 焦泰文(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和渔业工作会议精神,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总结2011年水产业发展成就,安排部署今年的水产工作。刚才,我局对20个水产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并为“湖北省二十强渔民专业合作社”和部分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授牌。荆州市、鄂州市、汉南区等三个市、区作了典型发言,作为全省相关工作的突出代表,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要参加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下面,我就2011年全省水产业发展情况和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一、克难奋进,2011年全省水产业抗灾夺丰收成绩斐然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渔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水产系统克服今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千方百计保生产,多措并举促增收,取得了抗旱救灾的决定性胜利。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0万亩;产量超过365万吨;渔民人均纯收入为8200元;渔业产值达到485亿元;水产业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25元,在重重挑战中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1年湖北省抗灾夺丰收突出贡献单位”。
总结回顾过去的一年,“五个前所未有”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渔业灾害之大前所未有。三季连旱时间长、范围广,给历来以抗涝为主的湖北水产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全省水产主产区普遍受灾,苗种繁育和投放受阻、成鱼养殖受困、渔业生态受破坏,渔民生产生活一度举步维艰,水产业的损失大、影响深。二是灾害应对之好前所未有。在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自部署下,全省水产战线明确责任抓救灾、千方百计保生产、多措并举促增收、主动汇报争支持、尽其所能保民生,(范文网 fanwen.oyaya.net)灾情应对科学有序,不仅大灾之年喜获丰收,而且化危为机,强化了渔业综合生产能力,鼓舞了行业士气。三是政策扶持资金之多前所未有。去年全省水产业共争取中央、省级等各类项目资金7。26亿元以上,比2010年的4。2亿元增3。3亿元,增79%,创历史新高。其中,争取中央财政5。55亿元;争取省级财政1。71亿元。尤其是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农业部下拨救灾资金1亿元,省政府落实救灾贷款财政贴息8400万元,极大增强了抗灾复产的信心。
四是品牌创建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我省水产三艘品牌航母远航香港,抢滩北京、上海等地。在省内与十大超市、十大餐饮、十大宾馆成功对接,共48家超市、餐饮、酒店成为“三大品牌产品定点经营单位”,“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鄂州武昌鱼、长阳清江鱼等5大品牌产品荣膺第九届中国农交会金奖。
五是行业信心提振之快前所未有。各级领导高度关注湖北水产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和肯定水产业的发展成效。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渔业工作会议和池塘改造、生态修复、长江禁渔等会议上,湖北都作为典型在会上发言交流。11月上旬,农业部在我省隆重召开全国渔业灾后复产暨池塘改造现场会,高度肯定了我省的池塘改造工作。中央和省级各种媒体对湖北渔业的报道多达百余篇次。省局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部分市县水产机构得到巩固和加强,行业面貌一新,信心大增。
2011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突出科学指导抗灾复产,全过程开展技术服务,不断加快渔业生产恢复进程。灾情发生后,省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省上下合力打响抗旱攻坚战,先后组织1000多名省、市、县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受灾严重地区。科学应对灾情,在抗灾期间,组织开展“四保”,即:保鱼苗繁育、保主产阵地、保水生生态、保市场供给;在灾后复产阶段,组织“四抢”,即:抢补名优苗种、抢扩养殖面积、抢繁急需苗种、抢调省外苗种,旱灾期间共抢繁抢育鱼苗150亿尾,调剂补投名优苗种18亿尾,优化养殖结构面积36。5万亩,通过对渔民实施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了水产生产在大旱之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突出精养渔池标准化改造,大力推广名优品种和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不断提升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去年,全省改造并投入生产的精养鱼池面积达到40万亩,改造后的池塘平均水深2。5米,扩大水体容量40%,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600万元的省级“以奖代补”资金撬动了10亿元的地方配套、农民自筹和社会资本。结合精养鱼池改造,全省主推十大名优品种、十大实用技术、十大优化模式,大力发展健康养殖,虾稻连作、“18221”鱼鳖混养、两年段养鳝、虾蟹混养、种青养蟹、鳜鱼专养等高效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名特优养殖规模达到760万亩,占总养殖面积的76%。名特主导品种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小龙虾、黄鳝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
(三)突出加工增殖和品牌培育,促进产业化发展,不断提升湖北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洪湖、潜江两大水产品加工园区的龙头企业技改扩规、新产品研发步伐加快,园区内莱克、华山、德炎等公司成为行业领跑者,甲壳素衍生品等高端产品在欧美等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荆州大明、浠水神鹭、武汉高龙公司等水产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开发出系列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其产品分别占领东南亚等市场。全省水产品加工能力突破9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29%,出口创汇2。3亿美元(含转口)。其中,潜江莱克、潜江华山、宜都天峡等3家加工龙头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大关。省内“渔悦”、天峡鲟等加工品牌和“鱼、虾、蟹”三大共享品牌,通过农超对接等系列活动集中宣传推介,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四)突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初步完善,已有17个市州、90个县市区成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质安监管负责人和专职联络员,初步形成了“政府负责、属地监管、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各级水产部门相继开展了鱼药、鱼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活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和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我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全年水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8。4%。
(五)突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强化增殖放流,不断提升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是长江禁渔十周年,全年禁渔期共出动渔政船艇120多艘(含租借),出动渔政执法人员3000多人次,查获违法捕捞渔船20多艘,农业部长江禁渔十周年总结大会11月份在我省隆重召开,是对我省十年禁渔工作的充分肯定。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更加深入,先后组织筹办了宜昌珍稀野生生物放流、荆州市四大家鱼亲本放流、两坝间经济鱼类放流和“一江两湖”生态修复同步行动等大型增殖放流活动,全省共放流各种规格鱼种10亿尾、种植水草4。25万亩、底播贝类420万粒,达历年之最。
(六)突出水上安全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有效,不断提升船检港监工作水平。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实行与船东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主动与海事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大长江、汉江、湖泊水库等重点渔业水域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加大渔船安全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对违规造船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杜绝了重特大渔业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全省渔业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渔业互助保险稳步推进,全省新增12个互保机构,参保渔民10412人,交纳渔民人身平安互保费近100万元,保金近6亿元。
临危大考,水产业能向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水产部门坚持“保目标、保规划、保增产、保增收”不动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的结果;是百万渔民坚忍不拔,辛勤劳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农业厅党级和省水产局党委向全省水产战线的干部职工和渔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二、理清思路,切实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建设渔业强省,已经成为全省水产系统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尤其是近年,通过坚持“湖泊拆围、水库限养、鱼池改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开局。但是,渔业强省建设任重道远,转变发展方式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用全新的视野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持续有序的推进。(一)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综合优势。一是渔业资源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搭建了宽广舞台。湖泊、河流、池塘、水库及河沟等各类水域广阔,水生动植物十分丰富,历来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二是渔业科技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省水产科技实力雄厚,水产科技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内有中科院水生所、水利部中科院水生态工程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所、华农大水产学院等一大批国家级水产科研院所。三是产业发展优势为渔业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水产业是较早进入市场的产业,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这几年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养殖、捕捞、加工、流通、休闲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焦泰文副厅长在全省水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