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政治学习 >> 正文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札记


性与创造性的历史统一。社会主义国家问世就是共产党人把握历史机遇而进行的伟大创造。在人类历史上,特定历史条件所提供的机遇并不是很多,中国现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立志创造历史进步的共产党人要善于识别和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性地开拓前进的进程。
  
  社会主义实践表明:始终认识和尊重规律是不容易的,一次认识了和把握发挥得很好,不能保证以后步步都认识和把握得正确与准确。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始终保持清醒,始终使自己的创造实践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不是容易的事情。这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作为认识了历史发展趋势的中国共产党人当然要尽力而为,努力奋斗,但“尽力而为”的前提是必须对“力”有正确的估量,并坚持量力而行,不能急于求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入成为执政党以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更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进行不断探索的进程中所达到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大题目,要具体研究。我们必须认识,在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的一系列重大特点:其一,这是我们党对人类历史发展总趋势有了深刻而坚定的认识基础上的伟大探索,方向是坚定的;其二,我们曾经在探索进程中走过弯路,我们既对弯路有深刻认识,更是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弯路留下的问题;其三,十分重要的是: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地行进中,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四,处于全球化时代实行开放政策的中国能够以世界眼光来广泛认识和借鉴各种经验教训,从而得以选择可能的捷径,避免可以减少的曲折;其五,正是由于前几种因素,我们既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和挑战相交织的复杂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六,这就使我们既面对着新旧矛盾接踵而来的态势,但又有着能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根据。这有着与历史和现实中其他国家很多类似但’却又难以全然类比的原因。这要求我们考虑问题不能有片面性的倾向。
  
  邓小平生前谈到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存在不同认识的时候讲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改革中也有不同的意见,但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改革到什么程度,如何改革,如何开放。这是很自然的,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新事物处于探索前进历程中,如何认识,如何恰到好处地把握,很重要。
  
  第二,实现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和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相统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社会生产力总体上还不发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物质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支持维护生态平衡的物质技术条件尚欠缺。因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为当今可以忽视或放松发展社会生产力,甚至轻视物质基础的建设,那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形而上学。以为存在着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就是因为抓经济过头了,甚至以为可以宁肯经济不发展也要一心一意谋公平,那就不仅离马克思主义千万里,而且是靠唯心主义近了许多。
  
  这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本方针,激发活力,提高效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既需要充分发挥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积极贡献力量;既需要保持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需要高度重视和关心不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需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需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总之,就是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鼓励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实践。我们一定要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和“四个尊重”的方针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中,努力营造鼓励人们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正视我国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着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正视问题,研究原因,提高认识,采取对策,都是很必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不仅不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也不利于经济发展。要在坚持“一个中心”的前提下,着力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体制改革既要有坚定攻坚决心更要善于适度把握。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这既包括破除不利于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体制机制,也包括根据实际需要创新有利于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体制机制。十八大强调,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推进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新机制,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进一步相适应。
  
  当今我国社会上存在的相当多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同改革措施不到位不配套有关,是由某些体制性障碍引起的。因此,唯有及时深入地推进改革,才能减少和消除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继续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动摇,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建立新的体制机制,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实际的推进中要特别注意审时度势地把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群众能够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真正惠及大多数群众。
  
  第四,处理好“全国一盘棋”和发展不平衡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是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这个“不平衡”又是方方面面的,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之间的不平衡,又有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有着各个不同人群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种种历史和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的因素所导致的。既有长期历史发展进程的烙印,又有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旧的不平衡,有的得到了解决,有的有所解决,有的还没有解决;而一些新的不平衡,又在发展中出现,甚至有的不平衡的趋势还有加剧之势;更应当预见到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还会有新的不平衡出现。逐步扭转不平衡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问题在于不平衡是一个客观存在,从根本上说是绝对的,不可能“根除”的;而且许多“不平衡”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更会有在发展进程中,旧的“不平衡”解决之后,又出现新的“不平衡”。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有清醒的头脑。
  
  这就要求强化系统意识。先行者和后行者都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都要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指导下认清自己的责任。先行者要认识自己帮助后行者不仅是义不容辞,而且还有着在帮助中达到推进自己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双赢;而后行者既要努力寻找争取先行者支持和协作的结合点、切人点,更要从先行者的经验教训中获取启迪。这对贯彻落实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很重要。
  
  加快后进的领域、地区、人群的步伐,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而要紧的是,首先在于发现这些后进的领域、地区、人群中的创造活力所在。在多数情况下,后进的领域、地区、人群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没有被正确认识的优势,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一些被传统观念认为是劣势的方面常常可以进行转化。我们需要从系统协调方面的方法论获得启迪。
  
  第五,把握国际环境建设的主动权。
  
  我们的事业不是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进行的,而是同世界息息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国际环境的研究,并使之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设计的基本考虑之一。中国的发展始终是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既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谐中国”需要“和平世界”,“和平世界”也离不开“和谐中国”。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要完成我们的战略任务,必须要有一个“和谐世界”的国际环境。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宽阔胸怀和世界眼光,也充分体现了国富民强的国家理想和中国的世界理想。我们必须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度来理解,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国家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样才能把握好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力而为”当做到两个“力戒”
  
  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尽力而为”。
  
  第一,既要力戒急于求成,也要防止“漫不经心”和大而化之简单化。
  
  必须力戒急于求成。我们既要看到急迫性,努力工作,又不可急于求成。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常常提醒要牢记急于求成的历史经验教训。懂得发展的大趋势,方向坚定很重要,但方向、趋势不是“灭此朝食”,而是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些在实际工作第一线的领导干部就深有感触地提出,现在,高谈阔论的、“理想主义”的“战略家”多了,哗众取宠的方案多了一些,而切切实实地研究并实际地做的人少了一些。当务之急则是非常需要踏踏实实地研究现在可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在哪些方面可以作一定的跳跃,而又在哪一些方面需要必要的忍耐,并争分夺秒地做现在已经成熟而又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又不能急于求成。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
  
  第二,还要十分注意力戒回归平均主义的问题。
  
  平均主义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积淀。公平和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但公平和公正不是平均主义。而历史上有过平均主义拿“公平”作为旗帜的经历。重视协调好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很必要,也是很重要的。近二三十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札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77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学习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