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情感态度对英语写作的促进
以趣为导,以情促写
——议情感态度对英语写作的促进
晋江平山中学 庄蔚萍
摘要:写作作为英语四大技能之一,是高中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现多数学生在写作上表现出强烈的畏难心理,且写作水平也有待提高。而情感态度作为三维目标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致力实现的目标。本文试从情感角度出发,将情感态度的培养及写作教学两者有机结合,探寻写作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情感态度 写作教学 兴趣 文化意识 赏识教育 自信
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体现。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对一至九级的协作标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题的得分抽样结果表明,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距离预期水平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学生在平时的学生过程中也反映出了对写作的无措及恐惧。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写作的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情感态度的培养将促进写作教学,改善学生写作能力。
一、情感态度与写作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应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要实现该目标就必须要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强调理性的认知,却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情感空白”。(Goleman, 1995).这种行为表现在语言教学中表现为过分地强调对语言的认知,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培养,最终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或失败。
在此次的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提出应把情感态度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将其列为五大课程标准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认知能力及情感素质的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培养情感态度,优化写作教学
既然情感态度在写作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就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运用。简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趣为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去写作,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甚至产生了腻烦的心理。因此,解决好学生的写作动机问题是我们写作教学中的首要问题,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于探究事物并且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过程中最活跃也最现实的因素;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枯燥、乏味,既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而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首先,和谐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关心、爱心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教师的循循善诱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重拾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细心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地对学生的进步情况做出肯定或表扬,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帮助消除疑虑及畏难心理,最终坚定其学习信念。
其次,选材应尽可能地接近生活、取材于生活,富有时代性,与现代相接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注意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看到作文题时感到谐趣横生、兴趣昂然。学生也只有对话题“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才能写出好文章来。现在我们的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在网络时代成长,从小就涉猎了许多新事物,对时代前沿事物怀着极大兴趣。而因,只要“投其所好”,学生必能有主动、积极的反应。如06年湖南省高考题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作文题,形式新颖,且让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请根据下面的英文短诗,展开适当的想象,写一篇短文。
标题为:My Teacher Mr Moore
There's a teacher Mr .Moore.
Who is lovely and thirty-four.
Always encouraging us to try.
He leads us to a world of why.
We all admire him more and more.
注意:
1. 不得照抄短诗原文。
2. 必须结合短诗的内容,发挥想象,适当展开。
3. 必须突出短诗的主题,结构完整,语意连贯。
4. 短文不能写成诗歌形式。
5. 词数:120左右。
这种题型跳脱了以往议论式、对比式文章的框架,令人耳目一新,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此类型题起点较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所表述;同时,由于学生水平各不相同,在这种半开放式的作文题中程度也自然地区分出来了。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动脑筋、拓宽思路,选材不拘一格,学生的兴趣自然逐渐就培养起来了。
2、文化渗透
文化意识是情感态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以交际、使用为目的的。在缺乏语境的条件下,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长时间地陷入“哑巴英语”的困境。并且,许多学习英语学习者到国外后发现,外国人的英语同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大不相同。最终导致了“学而无用”的境况。因此,教师若不充分挖掘教材或练习与语篇中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导入来培养社会文化能力(sociocultural competence),就有可能使学习者因为语言震惊或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而对目的语社会及文化的态度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戴军熔,2005)而这最终可能导致写作甚至是语言学习的失败。
在教学中,充分的文化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开拓视野,既而运用在口语交际中乃至书面写作里。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语言是载体,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背景知识对写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及地理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提高写作的质量,写出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值得一提的是,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不但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而且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世界意识,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也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王传忠,2005)
3、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周弘,2000)它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及心理的发展过程,鼓励个性发展。赏识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它能帮助学生构建自信,发现自身潜力,发挥特长,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无疑对激发学生主动性、促进其成长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正面的肯定及评价,有助于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师生间的情谊,督促其不断的进步。在写作过程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抵触心理。他们常常会说:“我不会写!”“我写不来!”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鼓励其尝试性地进行写作,哪怕只有零零碎碎的几句话。这时,教师就应对其充分地进行肯定。,在学习态度上对其进行表扬,“你做得很好!你的态度很端正,你按时地完成了作业!”其次,纵然在语法方面,这些学生的文章会有许多语病,中间可能夹杂着过多的中式英语,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对其肯定,“你将你的想法表达出来了,做得不错!” 成功使人获得满足,给人带来继续前进的动力。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给学生带来满足感,都会成为其今后的学习动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进步,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心理自然可以得到消除。经过一定的写作积累之后,水平逐渐也就提高了。
4、树立自信
自信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应当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在写作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是重要且有必要的。
写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经过多方面、长期的努力和锻炼,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学生的自信心也将随之树立起来。写作初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熟练地掌握五种基本句型:①S+V+P-主语+系动词+表语;②S+V-主语+不及物动词;③S+V+O-主语+及物动词+宾语;④S+V+InO+DO-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⑤S+V+O+C-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掌握这五种句型之后,学生在把握句子结构上会有很大进步,从而避免了主谓不一致及其时态混乱等基本错误。
2) 多背多读佳作。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北师大教材篇幅普遍较长,较适于阅读,若是强调背诵的话,学生必然会感到很大压力。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产生强烈的畏难心理。所以,我们在挑选诵读文章时一定要精选优选。如新概念的文章,语料地道,篇幅适中,且话题趣味性强,很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水平。
从基础做起,由简入难,可以将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融入课堂中来,培养他们写作的信心、消除畏难心理,最终实现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优化写作教学,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 Goleman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Mentor. 1995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戴军熔 “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9期
4. 王传忠 “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中的五个明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5. 周弘 《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儿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