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物价十五发展情况和十一五发展目标
一、“十五”发展情况(2001—2005):
“十五”期间,受国内政策因素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涨价因素较多,我市物价总水平变动较大。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6和98.7;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1和99.4;2003年受“非典”和国内国外需求拉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8和99.7;在稳健型宏观政策的作用下,受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04年为1997年以来涨价幅度最大的一年,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2.5和101.2。五年来,我市价格总水平总体与我市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相适应,与“九五”比较,主要指标增幅趋于平稳。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为主线,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为主要目标,以政府领导下的目标调控为主要手段,全面履行价格调控职能,努力提高价格监测水平,大力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科学破解价格难点问题,积极营造良好价格环境,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加强监测分析。在抗击“非典”、禽流感和应对粮油价格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风波过程中,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向,作出准确的价格走势分析和预测,发布了数千条价格信息,为政策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健全了网络队伍,启动了药品价格监测系统,建立了应对价格异动的预警预报机制。
(二)适时适度调控。2003年起实行“两条控制线”政策,防止因出台涨价措施推动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菜篮子、米袋子”及各类价格收费,定调价格兼顾群众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速度。每年均圆满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价格调控责任制。
(三)深化价格改革。一是继续推进电价改革,如推进上网电价、热电电价、居民用峰谷电价、垃圾焚烧用电价改革,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二是完善天然气、液化气、石油价格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合理测算经营成本,兼顾双方利益;三是大力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四是改进和完善对药品价格的管理,研究招标药品管理和顺加作价办法,科学测算药价和准确发布药品调价信息;五是认真做好稳定粮食、农资价格工作。落实中央关于扶持粮食生产、降低农资价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六是改进房地产价格管理方式,逐步放开对高档住宅价格的管理,加强对中低档商品房价格的审批工作,适度控制预售价格、严格审核销售价格、协调动迁安置价格,着力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2005年起,实行对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房不再明确具体价格,由企业自行确定,对商品房预售价格的二次审批改为一次审批,直接下达商品房预
(销)售价格通知。
(四)整顿价格秩序。一是贯彻教育收费“一费制”,继续整治教育乱收费,每年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二是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每年药品降幅均在15%以上。三是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尤其是制止价格欺诈垄断行为,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建成明码标价示范街2条,示范点40多家,教育收费规范化学校86所,全市A级信用单位12家,AA级信用单位3家。四是减轻社会负担。通过全面落实收费公示制、贯彻取消和减免收费政策,每年减轻社会负担2000多万元。
(五)规范政府行为。一是对凡是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商品和服务,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二是进一步改进价格管理,组织对园林门票、自来水、城市公交车票价格调整的听证会,推行集体审议制、成本监审制等制度,使定价更加科学、民主、规范、透明。
(六)严格依法治价。一是严格依据政府定价目录进行管理,严格听证会制度,严格履行政府定价程序,不超越职权行事。二是严肃审批程序和违法价格行为处理程序,没有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发生。三是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共受理各类价格举报和咨询1220多件,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20多起,经济制裁680多万元,回复率100%,满意率95%。
(七)加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一是如何按照“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的要求,做好价格工作。二是新时期价格调控问题。三是加强和改进药品价格监管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四是价格管理体制问题。五是垄断行业价格监管问题。五是“一费制”、“一价清”、涉农收费公示等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十一五”发展目标(2006—2010):
(一)稳定粮食农资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一是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市场粮价动态监测,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是完善化肥价格政策,促进化肥生产流通和稳定化肥价格的政策落实到位。三是继续落实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
(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一是积极推进电力价格改革。探索逐步由市场竞争形成上网电价和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二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价格,加大水资源费与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力度。三是尽快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天然气价格管理,进一步规范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四是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确定和公布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三)着力解决热点问题,科学疏导价格矛盾。一是妥善把握好调价的时 《市物价十五发展情况和十一五发展目标》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8335.html
“十五”期间,受国内政策因素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影响,涨价因素较多,我市物价总水平变动较大。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6和98.7;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1和99.4;2003年受“非典”和国内国外需求拉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0.8和99.7;在稳健型宏观政策的作用下,受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04年为1997年以来涨价幅度最大的一年,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2.5和101.2。五年来,我市价格总水平总体与我市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相适应,与“九五”比较,主要指标增幅趋于平稳。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为主线,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为主要目标,以政府领导下的目标调控为主要手段,全面履行价格调控职能,努力提高价格监测水平,大力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科学破解价格难点问题,积极营造良好价格环境,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加强监测分析。在抗击“非典”、禽流感和应对粮油价格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风波过程中,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向,作出准确的价格走势分析和预测,发布了数千条价格信息,为政策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健全了网络队伍,启动了药品价格监测系统,建立了应对价格异动的预警预报机制。
(二)适时适度调控。2003年起实行“两条控制线”政策,防止因出台涨价措施推动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菜篮子、米袋子”及各类价格收费,定调价格兼顾群众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速度。每年均圆满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价格调控责任制。
(三)深化价格改革。一是继续推进电价改革,如推进上网电价、热电电价、居民用峰谷电价、垃圾焚烧用电价改革,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二是完善天然气、液化气、石油价格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合理测算经营成本,兼顾双方利益;三是大力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水和保护水资源;四是改进和完善对药品价格的管理,研究招标药品管理和顺加作价办法,科学测算药价和准确发布药品调价信息;五是认真做好稳定粮食、农资价格工作。落实中央关于扶持粮食生产、降低农资价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六是改进房地产价格管理方式,逐步放开对高档住宅价格的管理,加强对中低档商品房价格的审批工作,适度控制预售价格、严格审核销售价格、协调动迁安置价格,着力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2005年起,实行对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房不再明确具体价格,由企业自行确定,对商品房预售价格的二次审批改为一次审批,直接下达商品房预
(销)售价格通知。
(四)整顿价格秩序。一是贯彻教育收费“一费制”,继续整治教育乱收费,每年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二是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每年药品降幅均在15%以上。三是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尤其是制止价格欺诈垄断行为,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建成明码标价示范街2条,示范点40多家,教育收费规范化学校86所,全市A级信用单位12家,AA级信用单位3家。四是减轻社会负担。通过全面落实收费公示制、贯彻取消和减免收费政策,每年减轻社会负担2000多万元。
(五)规范政府行为。一是对凡是能够形成有效竞争的商品和服务,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二是进一步改进价格管理,组织对园林门票、自来水、城市公交车票价格调整的听证会,推行集体审议制、成本监审制等制度,使定价更加科学、民主、规范、透明。
(六)严格依法治价。一是严格依据政府定价目录进行管理,严格听证会制度,严格履行政府定价程序,不超越职权行事。二是严肃审批程序和违法价格行为处理程序,没有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发生。三是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共受理各类价格举报和咨询1220多件,查处价格违法案件520多起,经济制裁680多万元,回复率100%,满意率95%。
(七)加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一是如何按照“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的要求,做好价格工作。二是新时期价格调控问题。三是加强和改进药品价格监管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四是价格管理体制问题。五是垄断行业价格监管问题。五是“一费制”、“一价清”、涉农收费公示等政策落实情况调研。
“十一五”发展目标(2006—2010):
(一)稳定粮食农资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一是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市场粮价动态监测,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是完善化肥价格政策,促进化肥生产流通和稳定化肥价格的政策落实到位。三是继续落实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
(二)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一是积极推进电力价格改革。探索逐步由市场竞争形成上网电价和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二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价格,加大水资源费与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力度。三是尽快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天然气价格管理,进一步规范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四是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确定和公布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三)着力解决热点问题,科学疏导价格矛盾。一是妥善把握好调价的时 《市物价十五发展情况和十一五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