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积极探索的四个问题
(一)如何制定具有本地的特色的村庄规划。制定村庄规划,无论对建设、国土等政府工作部门,还是对专业规划设计单位来说,都还是新生事物,而且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对普通村民来说还比较超前。这就需要县、乡、村进行积极探索,在村庄规划中必须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的公信度和凝聚力。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的公信度和凝聚力可以说已经大为下降,大部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严重弱化,党员在农村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与一般群众并无两样,制度改革和组织创新迫在眉睫。我们应积极进行探索,找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创新党员教育、发展及组织生活模式,使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名副其实的组织实施和模范带头作用。
(三)如何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凝聚民力,要凝聚民力必先凝聚民心。在目前农民与组织之间相互缺乏信任的时候,积极探索如何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不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使然。中央一号提出“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这正是我们探索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的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引。安凝乡新兴堡村农村经济协会于2005年成立,目前该村农民通过协会组织买肥购种,规模采购效益明显;通过协会组织支农贷款收放,解决了农户贷款户散、额小、信誉度低等问题;通过协会组织农产品销售,部分缓决了农民单枪匹马闯市场的现状。同时协会由农户自发组织形成,会员由农户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解决因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不信任而难以解决的事情。
(四)如何促进广大农民形成健康活跃的公民意识。孔孟思想儒家学说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的主流思想,但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几乎没有了心灵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人们在经济方面越来越独立,同时在城市文明和外来文化不断渗入的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欲望愈来愈强,集体主义、公益思想、道德观念逐渐淡化。当前打牌赌博的盛行、福彩体彩的发达、卖淫嫖娼的泛滥,都是一种不想付出辛勤劳动,而想一蹴而就的心理表现。安福乡松湖村支部书记李文清反映,现在村民都是“利益”当先,没有人愿意主动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对村组干部的号召很少有人响应。如果期待拥有这样思想状况的农民来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显然是自欺欺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人们提出了新的行为准则。但农村有农村的独有思想领域,农民有农民特有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