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财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和财政工作的实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
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当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派
财政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范畴,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更加直接和紧密的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始终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服务,是财政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必须把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始终坚持和遵循的原则方针,通过正确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和财政手段,努力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并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目标。
首先要始终把组织收入工作抓紧抓好,为财政调控奠定物质基础。“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财政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聚财有限性和用财无限性的矛盾,大力加强基础财源建设,努力提高收入总量。要把抓好财政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增收补缺口,以超收保平衡的思想,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加大依法治税力度,突出解决好征收不到位和欠税问题,做到应收尽收。
其次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努力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政策支持。要继续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探索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科学用好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增强财政后劲;转变财政支持经济的方式方法,放大财政资金的调控功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建设。
再次要继续强化财政监督,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财政秩序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和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必要条件。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预算资金使用的监督,形成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监督体系,通过实施追踪问效、效益评估、“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等措施,对财政资金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要实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内部监督,保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同步强化。要加强财政监督法制建设,促进财政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好的财政环境。
财政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当前一个阶段就应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和社会事业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改革的深化分不开。深化改革必然会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财政必须识大体、顾大局,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推进各项改革的实行。结合我区财政状况的实际,就是要首先保稳定、保工资发放,其次是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支持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财政部门作为重要的综合经济部门和政府的理财者,在促进先进文化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要站在两个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为促进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持。
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是任何一个健康社会存在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方面,也应有更高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讲要代表先进的文化,实际上是阐明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先进性,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也就不能说是先进的,最终也是没有出路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而许多文化事业本身具有社会公益性特点,不可能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特别是我们要求的文化具有教育人民、引导人民、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的属性,就更不能希望利用商业化的方式来支撑文化发展。对于这些能够使国家、民族的形象和精神得到提升的事业,财政就要给予大力支持。
财政能够在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也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因我们所处
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财政的支持也必须具有这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具体的说,财政支持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知识文化创新,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先进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开发使用先进技术,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我国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要使这些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就必须把资源变成精品。这里面的关键是创新和提高科技含量,抓住这两个环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对基层各项文化设施和正常运行费用,要列入政府的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给予保证,这也是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在这方面的财政支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中小学生“减负”以后的活动场所,要加强建设和管理,为全社会的文化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改革,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重点扶持一批重要的文化机构和重点文化项目,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是要运用财税杠杆,对那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不适合我区区情、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某些高档娱乐场所和活动进行有效的限制和压缩,对电子游戏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要加快采取措施课以重税,严格执法,使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财政支持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手段,要充分体现党在不同的时期的方针政策的特殊性,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给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文化氛围、思想源泉。
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和具体体现。财政作为一种分配手段,直接影响着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运用财政政策手段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使命,但也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使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尤其如此。这是由于人民群众利益这个范畴本身是一个包含着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范畴。比如,人民群众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根本利益和暂时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在长期的意义上它们是统一的,但短期意义上特别是在当前的现实中,它们有时又呈现出对立与矛盾的一面。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深化国企改革又会使不少职工失去工作而进入下岗的队伍;加大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功在千秋,但会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增加对科技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但用于提高收入福利的财政支出就会减少,如此等等。因此,要真正做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不仅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忍辱负重的精神。
毫无疑问,越是矛盾重重,就越是要讲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因为在有矛盾有困难的地方,就更需要共产党来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只有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有可能克服种种矛盾和困难。只有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即使眼前和局部利益有所损失,但也会最终予以理解,与我们共渡难关。在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就告诉我们,越是复杂艰难的局面,越要紧紧扣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根红线。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的批语中,明确提出了“为人民当家理财”的重要思想。面对“把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历史任务,财政部门要知难而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与实现“三好”任务相关的问题。为此,财政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体地说,要认真细致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切实落实好公教人员工资发放的各项措施,维护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公教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问题,是领导关心、社会关注、事关干部职工生活的大问题,也是检验财政工作是否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重要标志。财政部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保工资发放的重要意义,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财政头等大事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保工资的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工资发放的监管,做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永不拖欠。
第二,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当前要继续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的及时、足额发放。同时,要加快推进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三,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当前,我区的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着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综合运用财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进“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要积极贯彻实施西部的开发战略,用好管好国家专项资金,特别是国债专项资金,加快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区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财政工作能否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财政部门能否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在于财政干部队伍能否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江总书记向全党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从思想上,制度上,管理上采取得力措施,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税干部队伍。”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加强财税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关心与重视,体现了江总书记对广大财税干部的殷切希望。
因此,我们财政部门的干部职工要解放思想,联系工作实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做人民公仆的观念,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中去,树立新时期的理财思想,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
第一,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实行部门预算,对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贯彻“依法治国”方针,规范预算管理,增加预算透明度和约束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部门预算编制的试点工作,以取得经验在全区推行。认真实行综合预算,按零基预算方法配置财力资源,真正将部门的各项资金统筹起来安排支出预算。要科学制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专项资金的安排要建立项目库、推行项目预算,根据财力可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安排项目,逐步实现规范化的项目管理。
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分配,是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财政支出比较混乱,包揽过多。今后,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将主要财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上来。对财政供给范围进行清理,加强政府的社会职能,扩大政府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通过部门预算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快退出竞争性领域,始终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规范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必须进行政府采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不仅是商品物资,还要把基本建设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实行采购资金集中支付。充分利用机构改革之机,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分开设置,科学界定职责,理顺工作关系。财政部门主要是管政策、管制度、管办法,不必搞具体采购,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第三,做好培植财源这篇文章。要改善财政状况,做好财政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搞好财源建设,财源建设搞不好,财政工作就是无米之炊。在公共财政条件下,财政对经济的支持与以往不同,主要是出现了几个转变,即:由扶持生产向培育市场转变;由资金投入向政策引导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重在服务转变;由培植主导财源向加强基础财源转变;由主导地位向补充市场缺陷转变。所以,我们财政干部一定要以培植财源为己任,在如何培植财源上多动脑筋,多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财源建设就其本质来说,是提高财政贡献率的经济建设。所以财政部门应以提高财政贡献作为财源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