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局已垦草原及退耕还草情况汇报
万元。全县共培育典型舍饲养殖示范户302户,同时以绿海苜蓿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发展草产业,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经营格局,带动全县草产业发展。
(六)草原禁牧,舍饲养羊,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三赢”
在禁牧试点的基础上,我县于2002年11月1日在全面实行草原禁牧。一是针对舍饲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上,县上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的投资形式,结合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畜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群众在舍饲圈棚,饲草料加工机械配备,羊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加大畜牧科技培训服务力度,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户的办法,深入村户,大力推行普及草饲草料转化,羊只“三高一快”育肥,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畜牧技术。通过技术培训,使粗放养殖逐步向科学饲喂的新型养殖转变。三是结合退耕还草工程的实施,鼓励群众在退耕地内间作苜蓿等优质牧草,以解决舍饲畜牧业的饲料短缺问题,切实减轻草场的压力,促进了草原、羊畜、生态的良性循环。
(七)生态移民,重点整治,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整体或大部分搬迁至扬黄灌区,原居住地全部进行生态建设。县委、政府已决定利用3年时间将苏步井乡整个搬迁至扬黄灌区,腾出55万亩地搞生态建设,第一批搬迁的250户农户已在城西滩建起了新居。其他乡镇也都有不同数量的生态移民,腾出大面积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地进行生态建设。全县计划生态移民4万余人,腾出30万亩耕地和150万亩左右草原进行生态建设,仅此一项就使全县草原面积增加60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0%。
三、 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
我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这一有利时机,把退耕还草工程当作改善生态环境和一举多得的强国富民的工程来抓,把退耕还草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等措施结合起来,在全县大力推广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果、退耕还药、高效农牧业等发展模式,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进一步开延长草业产业链,使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未来几年内,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县60-80万亩左右的风沙水土流失地及盐渍危害严重的耕地将变为草地,80—100万亩荒山荒沙荒滩将披上绿装,**县草原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县畜牧局已垦草原及退耕还草情况汇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9542.html
(六)草原禁牧,舍饲养羊,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三赢”
在禁牧试点的基础上,我县于2002年11月1日在全面实行草原禁牧。一是针对舍饲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上,县上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的投资形式,结合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畜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群众在舍饲圈棚,饲草料加工机械配备,羊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二是加大畜牧科技培训服务力度,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包村、包户的办法,深入村户,大力推行普及草饲草料转化,羊只“三高一快”育肥,暖棚养殖、人工种草、疫病防治等畜牧技术。通过技术培训,使粗放养殖逐步向科学饲喂的新型养殖转变。三是结合退耕还草工程的实施,鼓励群众在退耕地内间作苜蓿等优质牧草,以解决舍饲畜牧业的饲料短缺问题,切实减轻草场的压力,促进了草原、羊畜、生态的良性循环。
(七)生态移民,重点整治,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整体或大部分搬迁至扬黄灌区,原居住地全部进行生态建设。县委、政府已决定利用3年时间将苏步井乡整个搬迁至扬黄灌区,腾出55万亩地搞生态建设,第一批搬迁的250户农户已在城西滩建起了新居。其他乡镇也都有不同数量的生态移民,腾出大面积的沙化和水土流失地进行生态建设。全县计划生态移民4万余人,腾出30万亩耕地和150万亩左右草原进行生态建设,仅此一项就使全县草原面积增加60万亩,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0%。
三、 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
我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这一有利时机,把退耕还草工程当作改善生态环境和一举多得的强国富民的工程来抓,把退耕还草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等措施结合起来,在全县大力推广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果、退耕还药、高效农牧业等发展模式,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开发,进一步开延长草业产业链,使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未来几年内,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县60-80万亩左右的风沙水土流失地及盐渍危害严重的耕地将变为草地,80—100万亩荒山荒沙荒滩将披上绿装,**县草原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
《县畜牧局已垦草原及退耕还草情况汇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