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惹事的领带
班主任工作案例:惹事的领带
作者/ 陈小双
杰同学是我班上的班长,我绝对的左膀右臂。班里的方方面面,全靠他帮我照应着。但最近这孩子表现有点不太对劲儿,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间,总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我正打算开展调查,杰同学主动来找我了。看着他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才下决心来找我的。
“杰同学,你们家里最近有什么事情么?”我试探着抛出一个问题,以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没有,老师,我家里都挺好的。”杰同学怕我误会,忙不迭地解释。
“那是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是咱们班里有什么让你不安心的事情?”我把两个问题一并送出,其实是想弱化后一个问题的。因为,就我对杰同学的了解来说,学习困难应该不至于把孩子为难成这样。但后一个问题的关键性,决定了这个问题的杀伤力。弱化一下,冲击小一点,容易套出点实话来。
但杰同学显然没有被我的策略迷惑。他甚至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直接就切入主题了:“老师,我想了很久,决定来找您,就是因为第二个问题。”说着,他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说:“老师,我最近的烦恼,就是源于这条领带。”看着我一脸迷惑的表情,杰同学索性说下去:“这是咱们班合唱表演那次,洁同学送我的。现在我真的是左右为难。还给她吧,怕她伤心;留下吧,又觉得不妥当。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早恋!洁同学?!当这两个字眼在我脑海里闪现出来的时候,我真有些诧异。早恋问题早有校纪三令五申,那个大大咧咧的洁丫头,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送领带!哼哼!胆子也太大吧?
我留下了领带,让杰同学回去,安慰他安心学习,并说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情。杰同学走后,我就有一种要把洁同学提来训斥的冲动。在默念了数遍“冲动是魔鬼”之后,我决定:无论如何,明天再说。
第二天课后,我假借分发试卷的名义,把洁同学叫到了我的办公室。洁同学是我班上的学习委员,大家自然不会怀疑我是为了训话而找她的。
到了办公室,我先让洁同学坐下,然后就以了解班级情况的名义,和她聊起天来。那条惹事的领带,则被我放在我们两人中间的桌面上。洁同学似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在跟我说着班里的各种情况。
“前几天,你送给杰同学一条领带?”(班主任论文 fanwen.oyaya.net)我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装成漫不经心的样子随口发问。
“送领带?哦,您是说咱们班合唱表演那回吧?杰大班长是领唱,我看他缺条像样的领带,就把我老爸的领带拿了一条给他。那不是送他的,您要是不说,我都忘记了,他还没还我呢。对了,老师,咱们班的名次最后出来了么?应该比较理想吧?我后来生病请了几天假,不知道结果。”
这个大大咧咧的丫头!你知不知道你的漫不经心给杰大班长造成多大的心理负担?你知不知道自己差点成为你最敬仰、敬佩的班主任的批斗与训斥对象?!我自己想想也是后怕,要是我把洁同学叫来立即批斗训斥,受伤害的岂止她一个?我原来打算让她认领“证据”的想法,也一下子跑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我把杰同学叫来,说明了情况,并把领带交还给他,由他还给了洁同学。阳光般的笑容回到杰同学的脸上。杰同学和洁同学还是我的左膀右臂,他们还是好同学,那种我们希望的同学关系。他们的友谊也在延续、成长。看着他们,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事情处理好之后,我反思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觉得要做好班主任,有几件事情,还真要认真琢磨一下。罗列于下,与各位同行分享:
其一,关键词“脱敏”。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权且将这些词称为关键词。比如前述案例中出现过的早恋,或者是打架斗殴、恃强凌弱等等之类。在班主任管理中,如果我们对这些关键词反应过于敏感,就会出现关键词“过敏”现象,稍有风吹草动,立即上纲上线,非得从影响个人学习、学校安宁、国家安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木三分的教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殊不知,这样的“过敏”,往往会将小事放大,如果再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就会产生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尤其是对从事班主任工作不久的老师来说,对一些棘手问题的紧张情绪,容易导致上面所说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选择就是“脱敏”,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坦然面对这些问题,不要见到“疑似”情况,就大惊小怪。总想把事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处理方式,有可能把好的苗子也给掐掉了。有位班主任老师提出了“好察非明”的观点,在班主任工作中尤其需要我们注意。有些事情,司空见惯才能底气十足,大惊小怪只能适得其反。
其二,注意审视角度。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从教师和成人的角度,给孩子们提出太多的要求。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也通过形式多样的渗透,给学生们太多的灌输。我们很少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交往。就前述案例而言,社会上的成年男女,以互赠礼物的形式表达心意,应该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有些学生照猫画虎,也有类似的行为,在所难免。但如果我们陷入成年人的思维定势,把所有的这类行为都视为心意的表达,可能就偏离了事情本来的方向。比如那个大大咧咧的洁同学,出于支持班级活动的一个无意的举动,就不宜扩大成为“早恋的证据”。只有把握住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其三,学会适度搁置。在一些让我们感到棘手的事情发生之后,当机立断、速战速决是很多老师的想法。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类似做法往往是建立在局部状况把握的基础上,有时难免有挂一漏万的缺陷。基于此,一些处置不当的遗憾也就在所难免了。适度搁置策略可以让我们暂时离开特定情境和预设,给自己全面了解、冷静思考的时间,尽最大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适度搁置,也可以让当事人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学会理性处理。上述案例中的 《班主任工作案例:惹事的领带》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89593.html
作者/ 陈小双
杰同学是我班上的班长,我绝对的左膀右臂。班里的方方面面,全靠他帮我照应着。但最近这孩子表现有点不太对劲儿,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间,总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我正打算开展调查,杰同学主动来找我了。看着他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才下决心来找我的。
“杰同学,你们家里最近有什么事情么?”我试探着抛出一个问题,以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没有,老师,我家里都挺好的。”杰同学怕我误会,忙不迭地解释。
“那是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是咱们班里有什么让你不安心的事情?”我把两个问题一并送出,其实是想弱化后一个问题的。因为,就我对杰同学的了解来说,学习困难应该不至于把孩子为难成这样。但后一个问题的关键性,决定了这个问题的杀伤力。弱化一下,冲击小一点,容易套出点实话来。
但杰同学显然没有被我的策略迷惑。他甚至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直接就切入主题了:“老师,我想了很久,决定来找您,就是因为第二个问题。”说着,他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说:“老师,我最近的烦恼,就是源于这条领带。”看着我一脸迷惑的表情,杰同学索性说下去:“这是咱们班合唱表演那次,洁同学送我的。现在我真的是左右为难。还给她吧,怕她伤心;留下吧,又觉得不妥当。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
早恋!洁同学?!当这两个字眼在我脑海里闪现出来的时候,我真有些诧异。早恋问题早有校纪三令五申,那个大大咧咧的洁丫头,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送领带!哼哼!胆子也太大吧?
我留下了领带,让杰同学回去,安慰他安心学习,并说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情。杰同学走后,我就有一种要把洁同学提来训斥的冲动。在默念了数遍“冲动是魔鬼”之后,我决定:无论如何,明天再说。
第二天课后,我假借分发试卷的名义,把洁同学叫到了我的办公室。洁同学是我班上的学习委员,大家自然不会怀疑我是为了训话而找她的。
到了办公室,我先让洁同学坐下,然后就以了解班级情况的名义,和她聊起天来。那条惹事的领带,则被我放在我们两人中间的桌面上。洁同学似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在跟我说着班里的各种情况。
“前几天,你送给杰同学一条领带?”(班主任论文 fanwen.oyaya.net)我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装成漫不经心的样子随口发问。
“送领带?哦,您是说咱们班合唱表演那回吧?杰大班长是领唱,我看他缺条像样的领带,就把我老爸的领带拿了一条给他。那不是送他的,您要是不说,我都忘记了,他还没还我呢。对了,老师,咱们班的名次最后出来了么?应该比较理想吧?我后来生病请了几天假,不知道结果。”
这个大大咧咧的丫头!你知不知道你的漫不经心给杰大班长造成多大的心理负担?你知不知道自己差点成为你最敬仰、敬佩的班主任的批斗与训斥对象?!我自己想想也是后怕,要是我把洁同学叫来立即批斗训斥,受伤害的岂止她一个?我原来打算让她认领“证据”的想法,也一下子跑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我把杰同学叫来,说明了情况,并把领带交还给他,由他还给了洁同学。阳光般的笑容回到杰同学的脸上。杰同学和洁同学还是我的左膀右臂,他们还是好同学,那种我们希望的同学关系。他们的友谊也在延续、成长。看着他们,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事情处理好之后,我反思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处理,觉得要做好班主任,有几件事情,还真要认真琢磨一下。罗列于下,与各位同行分享:
其一,关键词“脱敏”。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权且将这些词称为关键词。比如前述案例中出现过的早恋,或者是打架斗殴、恃强凌弱等等之类。在班主任管理中,如果我们对这些关键词反应过于敏感,就会出现关键词“过敏”现象,稍有风吹草动,立即上纲上线,非得从影响个人学习、学校安宁、国家安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木三分的教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殊不知,这样的“过敏”,往往会将小事放大,如果再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就会产生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尤其是对从事班主任工作不久的老师来说,对一些棘手问题的紧张情绪,容易导致上面所说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选择就是“脱敏”,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坦然面对这些问题,不要见到“疑似”情况,就大惊小怪。总想把事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处理方式,有可能把好的苗子也给掐掉了。有位班主任老师提出了“好察非明”的观点,在班主任工作中尤其需要我们注意。有些事情,司空见惯才能底气十足,大惊小怪只能适得其反。
其二,注意审视角度。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从教师和成人的角度,给孩子们提出太多的要求。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也通过形式多样的渗透,给学生们太多的灌输。我们很少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交往。就前述案例而言,社会上的成年男女,以互赠礼物的形式表达心意,应该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有些学生照猫画虎,也有类似的行为,在所难免。但如果我们陷入成年人的思维定势,把所有的这类行为都视为心意的表达,可能就偏离了事情本来的方向。比如那个大大咧咧的洁同学,出于支持班级活动的一个无意的举动,就不宜扩大成为“早恋的证据”。只有把握住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
其三,学会适度搁置。在一些让我们感到棘手的事情发生之后,当机立断、速战速决是很多老师的想法。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类似做法往往是建立在局部状况把握的基础上,有时难免有挂一漏万的缺陷。基于此,一些处置不当的遗憾也就在所难免了。适度搁置策略可以让我们暂时离开特定情境和预设,给自己全面了解、冷静思考的时间,尽最大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适度搁置,也可以让当事人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学会理性处理。上述案例中的 《班主任工作案例:惹事的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