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某村围绕建设新农村促进文明建设
**乡**村党总支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把提升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狠抓载体建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富裕的三道营。
抓教育,培育文明村民
**乡**村始终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作为建设文明乡村的基础。近年来不断强化村民的道德教育,在培育文明村民上下功夫。一是创新形式。**村由大乱到大治,依德治村是其中的一件法宝。在依法治村过程中,村里及时录制**村纪实、民众心声、等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电教节目,每天1次通过闭路电视播放,让村民明辨是非和善恶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闭路电视、广播等方式向村民讲解文明做人、诚信做事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二是创新载体。用好“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教育”这一理念。在村中心建起了占地8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一处,在显著位置刷写了永久性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标语;,并且在每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开展活动,倡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自觉接受文明教育。把党课变成党员群众的必修课。村总支书记带头讲党课,把村里各项工作向群众以党课的形式进行宣讲,其他党员干部分别把各自分工工作写成书面材料下发到各企业单位和各村民小组,以方便群众办事。几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讲党课,讲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凝聚力,讲出了大家共谋发展、全面建设新农村的向心力,讲出了干劲。三是创新方法。在每年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评选活动中,对评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村里通过闭路电视播放,进行大力宣传。目前,“好媳妇”、“好婆婆”、“好嫂子”的称号已成为**村民最想得到又怕失去的荣誉,全村已形成了家家讲文明、户户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树村风,营造文明环境
**乡**村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打造环境,营造良好的村风。主要强化了三个理念。一是树立村风,干部是关键。实行“民评官”,叫响了“要让群众服,先服群众管”。将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促使村干部自觉转变作风,主动拉进亲民感情,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变化,即自觉加强学习的多了,患得患失度日子的少了;主动联系群众的多了,害怕接触群众的少了;扑下身子办实事的多了,作风漂浮发指示的少了。村民都说;“新农村让我们切实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村党总支还提出了“五个不能用”,即没有正义感,不能扶正压邪,遇事没有态度,是非不明的不能用;没有事业心、紧迫感,不干实事者不能用;缺乏知识,没有远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大局的不能用;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没有管理才能的不能用;好占便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能用。让干部自我对照,警钟长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二是村里大事小事,党员群众说了算。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向每家每户发放了征求意见表,进一步掌握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及村里存在的问题。
优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借商业街改造之机,投资7万元为全村老年人修建了活动室,购置了电视、VCD、图书、象棋和光盘、桌椅等活动设备和文化用品,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让老人老有所养,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分3个档次发放敬老金,即:60至79岁,每月20元;80至89岁,每月30元;90岁以上每月100元。全年分端午节、中秋节和旧历年3次发放,每次发放4个月的敬老金。村里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273人,全年支出在10万元以上。1990年村里以自然营子为单位修建了4个水塔,铺设自来水管道,让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自通自来水开始村集体每年出资10多万元,解决所有水电费和人员工资,让群众免费吃水。1998年投资130万元,修建了连接上下自然营子的**大桥,桥长100米,宽8米。2005年又投资近200万元修建了村委会至黄金地3公里的村级水泥路。村里先后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闭路电视网,自1993年开始每家每户都能免费收看闭路电视,近几年每年为村民报销的收视费就6万多元,收看的节目达到39套。村内建有网通分局,全村固定电话350部,移动电话在1000部以上,户均拥有2部。诚信和文明建设换来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多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每年的十月一日,全村载歌载舞以农村特有的大秧歌庆祝这一节日,冲淡了许多农村陋习,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多年来,全村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表彰奖励,1995年11月,被市政府评为实施义务教育先进集体;1996年1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小康示范村;1996年5月被旗政府评为科技示范村;1999年1月被旗综治委评为安全村;1999年3月被旗委、旗政府评为文明村;1999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强村;2001年1月被旗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合格村;2003年7月被旗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10月被自治区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单位;2004年10月被市委命名为“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