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外地经验加快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学习外地经验加快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召开的,既是一次报告会、也是一次动员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学习浙闽经验,进一步加快牡丹江发展步伐。刚才,殿元同志通报了这次南方学习考察的收获和一些体会,个县(市)区也做了表态发言,我看绝大多数同志认识都有一定深度,而且解决问题有措施、有办法,决心很大,这是难能可贵的。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别放空炮。借这个机会,我也谈谈感受,同时对下一步如何学习借鉴浙闽经验,加快我市发展步伐,提几点要求。
一、讲讲这次学习考察的感受
这次我是随省团一起学习考察的。省团省委书记、省长带队,由省直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包括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共多人组成。用了天时间,跑了个省个市,走了多个县区,户企事业单位。虽然来去匆匆,但是收获不小。这次出去,我有两点感受最深:第一点,就是我们牡丹江包括黑龙江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和这次我们看的浙江、福建相比,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确实太大了。我这个人不太愿意往出走,从政这么多年,出国只有那么两三次,年去过日本,在伊春的时候到过欧州。去南方也很少,大概年在方正县的时候去过一趟上海、杭州,年在松花江地区的时候到过福建。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差距不是太大,这次去看,确实是大不一样,去年我们牡丹江是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是亿元,不算绥芬河是亿元。这在黑龙江比还说得过去,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大概排第,财政收入在全省排第,自己觉得还不错,出去一看就不行了。这次我们走的个市,杭州多个亿,是我们的倍多;宁波多个亿,是我们的近倍;温州多个亿,是我们的近倍);厦门多个亿。,也是我们的倍多;福州亿元,是我们的近倍。杭州财政收入是亿元,宁波是亿元,温州是亿元,厦门是亿元,福州是亿元,都是我们的—倍。我市的和财政收人甚至不如人家的一个县级市、一个市辖区。如杭州的萧山区去年是亿元,财政收人是亿元,我市财政收入最好水平才是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人、利税甚至不如南方的一个大企业,这次看的万向集团工业产值是亿元,福州的冠捷电子一年销售收入是亿美元,合人民币—个亿左右,比牡丹江的全部工业销售收入还要大。我们原来也知道经济发展水平跟人家不是在同一档次上,但没想到差距这么大。而且两相对照,这种差距有越拉越大的可能。大家都知道南方人多地少,但他们很多城市人均一般都在-美元左右,所以人家现在绝对有资格谈城市化,谈宽裕型小康,谈什么时候实现现代化。我算了一下账,去年我市实现个亿,人均也就是元出点头,合起来不足美元,而且东北是地广人稀。人家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都在万元以上,我们还在元左右徘徊,差距确实很大。第二点感受,除了一些不可比因素外,我们之所以和南方有这么大的差距,我看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差在思想上、差在精神状态上。我们和南方确实有一些不可比的地方,比如说,第一,气候人家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我们穿个月棉袄、棉裤,生产、生活成本都高;第二,地缘条件人家沿海有出海口,对外开放起步早;第三,当年的一些开发区和沿海一些开放城市,享受一些国家政策,比如福建的厦门。但我觉得最根本的还不是差在客观条件上。为什么这么说呢?温州的市委书记李强跟我们介绍,说温州人最宝贵的财富是观念和精神。所谓观念,就是商品价值观念。他说温州人在全国重商文化底蕴最深厚、功利倾向最明显、市场经济意识最强烈。再一个是精神,过去有人总结过,说温州人是“‘四千”精神。即“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后来又总结为“四自”,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等。现在他们自己怎么概括呢?李强说,浙江人、温州人最主要的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敢为天下先。我们听了感触很深,觉得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千差万差还是差在思想和精神上,差在思路和打法上。一是我们缺乏浙闽人那种普遍的、强烈的敢于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市场经济意识。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说,浙江人商机意识强,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没有浙江人,那就说明这个地方没有商机。温州在外面打工的有万人,什么地方好做买卖往哪去。举两个例子,比如科索沃战争正在打,还没结束,浙江人就用车皮把日用消费品运到边境等着,等仗一打完,马上进去大发其财。再比如,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全国人民都在喜庆,浙江盼头村派人去了北京,用个多月的时间弄回来了北京体育场馆多万元的绿化项目。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刚才,殿元说的那个大虎打火机厂的老板周大虎,创业时就是在平方米平方米的小阁楼里住了年,一个上下铺,儿子住上铺,老婆住下铺,他睡地板。温州人“能享受世界上最好的,也能承受世界上最差的”。温州的达芙妮鞋厂的老板,开着多万的豪华轿车,但在搞企业的时候,把袖口挽起来和工人一样干,什么苦都能吃。“有钱就赚,万
不嫌多,分钱不嫌少”。就说铅笔,成本几分钱一个,就成了一个大产业,一支赚不到一毛钱,但产量达到万亿支,销售额就是亿元,这就是市场意识。二是我们缺乏浙闽人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什么都敢争天下第一,从最不起眼的事情做起,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就可能做成全国第一,甚至占领世界市场。温州的支柱产业都有什么?领带、打火机,还有皮鞋等等。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商品。一个打火机现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把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的打火机厂都挤黄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多种最终产品中,销量占全国第一的,浙江就有种,占前名的有多种,占前名的有多种,非常了不起,很不起眼的东西,就能拿全国“单打冠军”,他们把这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张德江、李强他们不承认有什么“温州模式”,说正因为温州没模式,才发展到今天。我们看的这些企业,如杭州万向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个亿、三星个亿、雅戈尔多个亿、罗蒙西服个亿,人民电器产值达到了个亿。康奈个亿、报喜鸟个亿等,都做得很大。三是我们缺乏浙闽人那种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抓经济、抓发展特别是一以贯之抓民营经济的那种劲头。特别是温州,他们这些年是听着各种议论、顶着各种压力、甚至担着各种风险把民营经济抓上去的。过去那些年,上面一动就派各部委联合调查组下去调查。乐清电器行业当年遭到国家个部委联合采取的打假整顿,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八国联军”来了,面临“关厂、封门、抓人、打死”的绝境,省市领导正确决策,顶着压力在多家企业中选择多家素质好的企业进行扶持,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今天的“人民电器”和“德力西”等一批知名企业。正是他们坚持咬定发展不放松,悠悠万事、发展为大,上下各级、前后各届一条心、一股劲抓经济、求发展,才有了现在的兴旺和辉煌。常山县“七任书记抓一个果’这个县自年至今年间曾换过七任县委书记”,但每一任县委书记都抓住开发特产果“胡柚”不放,从基地建设到市场开拓,从培植龙头企业到实施名牌战略,从抓种子种苗工程到开发果品加工项目,年坚持不懈,终于使“胡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大产业。温州这么多年这么多任书记、市长没有一个搞短期行为的、没有一个搞什么个人政绩的、也从来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一股劲抓经济、抓发展。过去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天挨批评、明天受查处、后天遭议论,现在好了,各地都去学习了,但是人家头脑仍然非常清醒。福建晋江假药案发生后,中央挂号了,焦点访谈给曝光了,福建省和晋江市主要领导主动承担责任,接受上级处分,然后省市不仅做出下面一个不处理的决定,而且坚持教育与帮助、打击与扶持相结合,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抓完善提高,大张旗鼓地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结果晋江药业很快就走上了正路,发展起来了。据说后来这位省委书记退下来后曾到晋江去过一趟,当地万人空巷,老百姓都出来迎接,不是谁组织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现在看,如果没有当初的保护,晋江至少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像这样例子非常多。浙江也好,福建也好,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精神吃得最透,他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方针、政策、路线最精华的东西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四个字”:一个是发展,一个是富民。只要有利于发展和富民,那就没错,就应该一抓到底,这才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膝头村提出“一把犁头耕到底”,就是咱们说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抓发展就是要有这股劲头。这次市里组织学习考察,我对大家讲,一是要争取多签些管用的合同;二是不能只局限在签合同上,要开眼界换脑筋,学学人家经济是怎么发展的,学学人家党委政府怎么抓发展的。
二、讲讲我们应该向人农学什么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确实学到了南方的一些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我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条:
第一条,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抓发展。悠悠万事、发展为大,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化解难题。用发展衡量政绩,我认为千条万条,这是最重要的。你把这条学好了,别的都好办,这条要学不好,光学这个模式、那个做法,无济于事。一个是温州人讲,他们从不争论,有争议的时候先干起来再说。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到中央党校学习,党校的党校的教授问他,你对温州的经济性质怎么看?李强说,我不研究这个,怎么看你们去研究,研究出花都行,我们就讲怎么干,不在意怎么看。温州人有一句话,当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的时候,理论服从实践。说得再明白点,就是文件与发展有矛盾的时候,要服从于发展。我们走过的这些地方,没有哪个部门拿上级文件去要挟当地政府,凿死卯子,上面这么说,上面那么说,关键看是不是有利于发展。浙江省里批土地的权限是亩,一个市一次却给一个企业批地多亩,他们做报告文本,每个都是亩多一点,不过多做几个、几十个而已。南方地少人多,土地比金子还珍贵。但只要有利发展,给企业批地往往更大方、更大气。再一个是大胆试、大胆闯,在思路、措施、打法上不断创新。还有一个就是认准的事一抓到底。说实在的,到南方去看看,真发展起来之后,你干什么都有理,说什么都好听。在宁波,领我们去看天一广场,两晌地那么大个地方,投资个亿,其中光动迁就花了个亿,挪进去棵大树,一棵就万,咱们敢想吗?宁波建设地方跨海大桥,全长公里公里,投资亿元,国家计委已经批完了、这个大桥建成后,将形成宁波-杭州-上海金三角,给宁波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个亿投资啊!没用国家一分钱,咱们敢想吗?温州市光去年市区市政建设就投人多个亿,政府拿钱有限,城市却经营得非常好,他们管这叫“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我们问,政府真是一分不拿吗?他们说也不是,只是政府少拿点儿,搞社会集资。所以我认为发展是浙闽最重要的一条经验,也是最难能可贵的真经。
第二条,是大动作地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我们所到之处,凡有所发达者,无一不是从发展加工业起步、进而依靠工业腾飞的。工业化程度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经济发达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是我们走向城市现代化的一个必经之路、必然阶段。工业发达了,那么当今社会很多问题,比如就业问题、税收问题,包括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次我们看的多个项目,以上是加工业,我们走过的城市,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的都是工业。包括我们看的膝头村、马塘村这两个村,福建一个、浙江一个,也都是靠工业起来的。我们看了一处农业基地,都是工厂化经营,严格讲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业。浙江有多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看起来象是以贸兴业,但细一了解,每个市场后面都有庞大的产业群体。最主要的支撑还是在加工业。如纽扣、西眼、领带、打火机,光西服就有什么报喜鸟、太平鸟、雅戈尔等一大堆知名品牌。再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地力特别注重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特别注重经营城市资产,特别注重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特别注重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而且走的基本都是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路子。有的地方相当典型,而且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条,是大力发展、规模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是浙闽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势,我认为这也是浙江、福建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希望所在。尤其是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我和他们私下交流,浙江、福建一些市的市长和我们的当法不一样,咱这个市长疲于奔命,就忙乎工业那点事,再就是应付上访。而人家不是这样,那里上访比较少,浙江全省没出中心职工一共就人,其中还有人是大集体,国有企业才多人,我们牡丹江多人,人家没有这么多的国有困难企业,也没有这么大的就业和保稳定的压力;那里的市长说,企业找我们不多,也用不着害怕。为啥呢?他不是找你要贷款、要土地、要批项目、要安排职工等等,而是找你出席庆典、剪彩、签约、纪念会等这类活动,因为别的事到有关部门就办完了,勒卡的很少,有的企业老总讲,他一次也没有去过政府,企业照样办得很好。浙闽经济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企业一般都有两大特点:一是民营化,二是外向型,而且都做得很大。温州等地的发展有什么诀窍吗?当然有。第一,叫无中生有。浙江人善于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民营经济发展快,经济发展的外向度高,这是实实在在的。浙江嘉善县,我在伊春的时候去看过,没有一片森林,不出米一米木材,却是全国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仙居不产银,却每年加工交易白银余吨,是全国白银产量的/,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海宁不产皮革,一张皮子没有,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皮革之乡。原料基地和产品两头在外,一个毛没有就可以搞成全国最大的企业,这是个本事。第二,叫小题大做。打火机小不小?纽扣小不小?一个纽扣加工成本分钱就能下来,要卖一角,利润是多少?大概是-,你做一件西服,就用个纽扣,一个纽扣一角钱,就算两角钱,一共才元,你也不会计较,你看不起眼,要搞几十亿几百亿个纽扣呢?一个卖角钱,那是多少钱?这就是把小事做大了,就做出了全国第一、甚至走向世界。再一个叫举轻若重。浙闽都是摘轻工业,不搞重工业。不象东北又有机车厂、有车床厂,但人家都做出了大产业、开辟了大市场。现在看,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机制好、活力强,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大概就是浙闽经济步人快车道的奥秘所在。
第四条,是经济社会 《在学习外地经验加快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