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学习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习主体来讲,是毫无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

1 数数的经验与技能是数与计算知识的生长点。

1)孩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最早始于小手刚刚灵活的时候。面对摆在面前的一个物体,他已经能够从妈妈那里学会用一个手指示意它的数量了。此时,“一个物体”与“一个手指”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他能够吃力的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两个大苹果时,他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就实现了一次飞跃。孩子在“一个手指”与“两个手指”的不同中,体会“1”与“2”所表示的不同的意义。在此之后,他的认识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当他在课堂上学习这些数字时,他的感觉不是陌生,而是亲切,同时也是信心十足的。在学习时,常常与自己以往的体验相联系,将老师引导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相对照,加深了对数的理解和体验。可见,孩子是带着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走入课堂的。一些教师信奉"课本课本,教学之本"的道理,这是不对的。教学应从学生出发,不应该从课本出发。比如,有个老师教“2的认识”的时候,问学生:2像什么?”学生说像小鸭嘎嘎叫。然后老师叫每个学生读一遍“2像小鸭嘎嘎叫”,花费了近15分钟的时间,满堂是“嘎嘎”叫声。课后,听课者问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这位教师回答说:2的认识是一节课,必须读,这是教参所决定的。”事实上,学生在入学前,早已对“2”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教学,把节省下的时间开展一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关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

2)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要注意与学生数数的经验和已有的数感相结合。

数字只是一个符号,它们本身并没有大小之分,之所以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竭力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已有的数数的经验和数感为基础,用生活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就是他已有经验的升华,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消除学习数学的畏惧感。

3)位值制。学生对位值制的初步感受源于数数的经验。孩子数数时,先是学会一个一个的数,继而尝试两个两个的数,渐渐的寻找到新的数数方法:五个五个的数;随着经验的增多,在观察得到规律后,他们又灵活的十个十个的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1499.html

  • 上一篇范文: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 下一篇范文: 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