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工作汇报 >> 正文

在市民政局专题调研我区社区服务工作时的汇报


体,我们将实施社区资源共享计划。
    
    
     1、培育发展专业社区服务机构。按国发[2006]14号文件关于“大力培育社区生活服务类民间组织”的要求,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意见》,在现有的人员、组织、场地、资金、活动等都比较规范的社区生活服务类民间组织中,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有选择地推进若干组织正规化、机构化,并实行民非登记。一是将为老服务类组织向社区老人中心发展;二是将社区慈善类组织向规范社区慈善中心发展;三是将少儿活动类向社区儿童中心发展;四是将助残服务类向社区残疾人中心发展;五是继续资助爱倍加家庭辅导中心、协作者等正规民非机构。最终形成服务门类齐全、制度规范、活动经常的专业社区服务机构网络。
    
    
     2、建立运行规则。我们正在制定《建邺区社区公共资源使用办法(暂定名)》,对居民个人、单位使用在社区居委会、社区中心、基本社区中心的公共资源定规矩。任何单位与个人均可以通过借用、租用等方式使用社区的场地,在社区居委会指导下开展活动,将现有社区公共资源变为社会公共资源。
    
    
     3、形成运行机制。我们拟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媒介,向全社会发布资源信息,不但要实现社区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更要建立社会公共资源的建设、管理、运行、收益循环体系,在社区居委会层面,在基本社区中心层面,在社区中心层面,各自形成有针对性的用户群,实现社区中心、基本社区中心的辐射效应。
    
    
     二、拓展福利型社区服务工作领域
    
    
     在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发展专业社区服务机构,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非营利机构主办的国际通行模式。
    
    
     1、培育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的社区服务机构。试点单位是南湖老人爱心驿站、爱倍加家庭辅导中心和“众一”助老社,在南湖地区以沿河、水西门社区,在滨湖街道以凤栖苑社区为基地开展服务。
    
    
     2、培育互助类社区服务机构。试点单位是兆缘时间银行,在滨湖地区以明园、兆园社区为基地开展服务。
    
    
     3、培育公益类社区服务机构。试点单位是国泰民安慈善超市、协作者外来工文化中心,在南苑地区以国泰民安、所街社区为基地开展服务。
    
    
    4、培育文体活动类社区服务机构。试点单位是积善文体协会,在兴隆地区以积善、正达社区为基地开展服务。
    
    
     三、完善现代化社区建设工作手段
    
    
     1、扩大网络应用覆盖面。在城市社区,我们正在进行社区居委会局域网改造,在连通市民政局VPN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现在的多余IP地址,一个社区居委会接通4-8个上网端口,通过设定工作组,在街道范围内形成共享局域网,下半年可全部完成。在农村社区,年内为每个村委会新购置一台电脑,接通市民政局VPN网络。
    
    
     2、升级改版建邺社区网。现在的建邺社区网,已拥有信息主站、论坛、博客、网络U盘、下载、慈善捐助六大功能。今年下半年,将增加社区闲置物资交换、社区中心设备使用登记、社工协会人员管理、义工招募、社区民间组织管理、社区商城六大功能,全面建成全国首屈一指的社区门户网站。
    
    
     3、向社会全面推广社区信息化工作。在网络方面,通过购买搜索引擎关键字排名,如“社区建设”、“民政”,将建邺社区网推向全国。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是通过行政手段将用户群向部门、街道等扩展用户群推广;二是通过社区民间组织管理、社区中心设备使用、义工活动,将用户群向特定组织推广;三是通过海报、社区活动等宣传方式,扩大社区网在居民中的影响力;四是通过社区商城的销售,酌情开发社区网商业项目。
    
    
     4、探索社区模块化管理模式。整合建设、房产、环保、安监、工商、教育、民政、卫生、交警等部门管理执法力量,探索运用数字模块化管理手段,建立“模块管理、监管分离、精细快捷、重心下移”的社区管理执法机制。通过对模块内与社区管理相关联的内容“部件化”、“事件化”,实现社区管理事项的信息采集、汇总共享和协同管理,形成管理层面责任明确、一线人员密

《在市民政局专题调研我区社区服务工作时的汇报(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158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工作汇报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