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调查研究报告
些使得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阵地建设投入不足,不能健全和完善政工队伍和政工机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因此,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以有效载体和形式加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4、从党员队伍的管理机制看,由于受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影响,导致组织连接弱化,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一直延用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程序,手续十分繁琐、困难,适应不了当前经济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大流通的趋势。一些党员队伍在组织关系接转上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或怕麻烦心理,不愿亮出自已的党员身份。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定》落实不够到位,特别是外出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外出时间满6个月接转组织关系等规定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执行。另外,有的村级党组织从宗派利益等角度出发、有的国企党组织为防止人才外流,不愿让外出党员组织关系外迁,而一部分国企、机关党组织党员离岗后怕失去原单位利益,外出后也不愿迁移组织关系。这些都直接导致党员与党组织连接上的疏松,使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员教育和管理出现“真空”。
从以上分析看,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事关党的建设大局,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思路和对策
面对社会变革中出现新情况、新碰撞,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挥好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活化机制、创新思路。今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应致力于 “四个创新”和“一个强化”。
1、要创新标准,深化共产党员先进性认识。党员能否在非公企业聚集区创建党组织,党组织创建后能否有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重要的前提是改变党员队伍传统的“小家”、“雇佣”观念,从思想上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对清?这片热土、对党的组织的认同观念,自觉融入清?这个大家庭中来。一要培植创业上的认同感。要强化 “创业者的摇篮、成功者的沃土”、“通往理想境界的金桥”、“安心安全赚大钱”等理念,强化在清?创业的使命感和光荣感,用共同的理想和事业,维系和凝聚广大党员队伍,使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二要培植归属上的认同感。要广泛宣传“清?是我家,创业靠大家”、“清?人”、“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增强创业人员对清?这块热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清?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或者谋生,还要肩负着建设宜人化生活家园和党组织生活“家园”的神圣使命。三要培植形象上的认同感。要通过表彰“一先两优”,广泛开展各类评先学先创先活动,树好党员先锋岗、先锋谱、监督台,以看得见的事例,塑造党员先锋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形成良好的导向,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创业者,而且还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仅仅有经济上的追求,而且有政治上的追求。
2、要创新内容,以有效教育引导党员队伍。要针对党员队伍的分布状况、思想状况,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一要顺应意识导向需要,突出教育针对性。要针对党员队伍在多元化的思想环境中,较易受负面思潮所影响的实际,在他们当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用先进意识形态引领方向,增强他们的先锋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针对党员队伍流动性较强,组织纪律观念相对较淡薄,把党性党风、党规党纪教育放在首位,教育他们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展现新时期党员风采。二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教育时代性。对党员的教育要观大局,谋大势,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让广大党员把握住发展脉博,跟上发展步伐,紧跟时代潮流。要采取定期举办形势分析会、形势报告会,开展大讨论活动等方式,开展形势教育。要加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加入WTO知识、国情、区情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及时赋予党员教育新内涵。三要顺应企业发展需要,增强教育实效性。要立足不同企业实际特点,因企制宜,寓教于促进发展这个永恒的主题。要在党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青年文明号”、“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以及技术大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既使党员队伍深受教育,又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四要顺应党员自身需要,扩大教育参与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党员文化、信仰、观念和价值等差异性,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重视人、培育人要求,选择不同需求载体,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断拓宽教育面。
3、要创新机制,以有序管理连接党员队伍。要针对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程序复杂、手续繁琐问题,立足党员流动性强的实际特点,采取“六管联动”办法,推动党员队伍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一是接转管理。要继续集中力量抓好组织关系接转,对党员在我区工作时间六个月以上、所在企业相对固定的,由党务工作部督促其转入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同时采取组织协助、发商转函等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帮助协调解决接转中的困难。二是片区管理。要从传统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基本单位管理模式,走向单位管理与片区管理相结合模式,实现片区联管,弥补企业管理上的薄弱。三是网络管理。要探索多快、便捷、高效的互联网管理办法,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活动,突破党员管理的时空界限。四是持证管理。要严格执行《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持证党员经验证后,按照地点相近或行业归口、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并享受党员基本权利。五是身份管理。要推行党员身份确认,建立健全党员信息库,以党员身份证、党员IC卡形式,转变繁琐的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六是定员管理。要在党员队伍集中区域,采取设固定联络员的方式,实现对党员队伍定员联络。
4、要加大投入,完善党员教育设施建设。要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调查研究报告(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222.html
4、从党员队伍的管理机制看,由于受组织关系接转手续影响,导致组织连接弱化,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一直延用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程序,手续十分繁琐、困难,适应不了当前经济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大流通的趋势。一些党员队伍在组织关系接转上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或怕麻烦心理,不愿亮出自已的党员身份。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定》落实不够到位,特别是外出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外出时间满6个月接转组织关系等规定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执行。另外,有的村级党组织从宗派利益等角度出发、有的国企党组织为防止人才外流,不愿让外出党员组织关系外迁,而一部分国企、机关党组织党员离岗后怕失去原单位利益,外出后也不愿迁移组织关系。这些都直接导致党员与党组织连接上的疏松,使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员教育和管理出现“真空”。
从以上分析看,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事关党的建设大局,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思路和对策
面对社会变革中出现新情况、新碰撞,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挥好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活化机制、创新思路。今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应致力于 “四个创新”和“一个强化”。
1、要创新标准,深化共产党员先进性认识。党员能否在非公企业聚集区创建党组织,党组织创建后能否有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重要的前提是改变党员队伍传统的“小家”、“雇佣”观念,从思想上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对清?这片热土、对党的组织的认同观念,自觉融入清?这个大家庭中来。一要培植创业上的认同感。要强化 “创业者的摇篮、成功者的沃土”、“通往理想境界的金桥”、“安心安全赚大钱”等理念,强化在清?创业的使命感和光荣感,用共同的理想和事业,维系和凝聚广大党员队伍,使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二要培植归属上的认同感。要广泛宣传“清?是我家,创业靠大家”、“清?人”、“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增强创业人员对清?这块热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清?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或者谋生,还要肩负着建设宜人化生活家园和党组织生活“家园”的神圣使命。三要培植形象上的认同感。要通过表彰“一先两优”,广泛开展各类评先学先创先活动,树好党员先锋岗、先锋谱、监督台,以看得见的事例,塑造党员先锋形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形成良好的导向,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名普通创业者,而且还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仅仅有经济上的追求,而且有政治上的追求。
2、要创新内容,以有效教育引导党员队伍。要针对党员队伍的分布状况、思想状况,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一要顺应意识导向需要,突出教育针对性。要针对党员队伍在多元化的思想环境中,较易受负面思潮所影响的实际,在他们当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用先进意识形态引领方向,增强他们的先锋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针对党员队伍流动性较强,组织纪律观念相对较淡薄,把党性党风、党规党纪教育放在首位,教育他们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展现新时期党员风采。二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教育时代性。对党员的教育要观大局,谋大势,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让广大党员把握住发展脉博,跟上发展步伐,紧跟时代潮流。要采取定期举办形势分析会、形势报告会,开展大讨论活动等方式,开展形势教育。要加强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加入WTO知识、国情、区情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及时赋予党员教育新内涵。三要顺应企业发展需要,增强教育实效性。要立足不同企业实际特点,因企制宜,寓教于促进发展这个永恒的主题。要在党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青年文明号”、“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以及技术大练兵、技术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既使党员队伍深受教育,又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四要顺应党员自身需要,扩大教育参与面。要坚持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党员文化、信仰、观念和价值等差异性,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重视人、培育人要求,选择不同需求载体,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吸引力和辐射力,不断拓宽教育面。
3、要创新机制,以有序管理连接党员队伍。要针对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程序复杂、手续繁琐问题,立足党员流动性强的实际特点,采取“六管联动”办法,推动党员队伍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一是接转管理。要继续集中力量抓好组织关系接转,对党员在我区工作时间六个月以上、所在企业相对固定的,由党务工作部督促其转入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同时采取组织协助、发商转函等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帮助协调解决接转中的困难。二是片区管理。要从传统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基本单位管理模式,走向单位管理与片区管理相结合模式,实现片区联管,弥补企业管理上的薄弱。三是网络管理。要探索多快、便捷、高效的互联网管理办法,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活动,突破党员管理的时空界限。四是持证管理。要严格执行《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持证党员经验证后,按照地点相近或行业归口、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并享受党员基本权利。五是身份管理。要推行党员身份确认,建立健全党员信息库,以党员身份证、党员IC卡形式,转变繁琐的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六是定员管理。要在党员队伍集中区域,采取设固定联络员的方式,实现对党员队伍定员联络。
4、要加大投入,完善党员教育设施建设。要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调查研究报告(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