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文章标题: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市的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全市的财政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为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财力保证。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合理运用现有地方财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仍存在诸多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财政经济的振兴,使地方财政支出更好地满足地方政府以财行政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迫切需要对市镇两级财政支出范围进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完善支出法制。为此,笔者对部分市直单位和乡镇进行了“有关财政支出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题调查和研究。
一、我市市镇财政支出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是预算内外综合财力的增幅慢于预算内外综合支出增幅。
二是财政供养人口多,行政事业运行成本过大,其中教育份额尤为突出。至2001年末,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为29726人,比1993年净增6311人。其中教育系统供养人员达到16061人,占财政供养人员的54.2。乡镇教育系统的财政供养人员占比更高,平均超过60,教育事业经费已达到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
众所周知,维护国家机构的正常过程,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定是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财政支出中必须优先安排和保证的。从调查情况看,市镇两级行政事业机构庞大,人员臃肿,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导致了行政支出增长过快,刚性增强(近年来连续增资的实施可说明这一点,1997—2001年,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调整,各种政策性补贴和津贴等刚性增支标准人均提高570多元,而1997年至2001年人均财力只增加150元。同时,每年军转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预计增支300多万元。)进一步增大了地方财政压力,加重了市乡两级财政负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阻碍了我市经济效益的进一步发展。在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在教师队伍中,乡镇的代课教师有增无减,原因是原先的“民转公”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相当部分不能适应事业发展形势要求,纷纷流向校办三产或后勤岗位,但其人员经费仍寄托于财政的拨款中,形成了“位虚费实”态势。显然,在乡镇财力规模尚小,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开支增长过快的局面必须加以控制。
在乡镇行政、事业机构的膨胀同时,由于对集团消费缺乏规范、有效的控制,许多乡镇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观念淡薄,开支浪费严重,如:对小汽车的购置和豪华高级办公设备的添加,会议数量和档次的攀高及各项补贴发放的过滥等现象时有出现。
三是财政支出面过宽,加大了乡镇财力的分散度,使财政有关支出政策的落实难以到位。当前乡镇财政职能还未能完全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维持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即供给制式的大财政支出格局,包揽事务过多。它不仅担负着各级行政部门、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而且大量投资于生产性、经营性、服务性的事业单位等一般竞争领域,不仅给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含风险,并挤占了重点项目的资金。(即通常所说的支出越位),使地方财政集中财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能力受到限制(即支出的缺位)。此外,由于目前乡镇财力中预算外资金的比重日趋增大,挪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和出现,并且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进一步造成乡镇可控制财力的削减,从而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分散了乡镇财政的地方财力,致使“财政每年对农业、教育方面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1”、“市级和乡镇用于体育事业经费要达到人均5角的标准”等等规定支出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由于目前市镇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仍然不太清晰,仅对事权范围作了粗线条的、原则性的界定,增加了两级财政部门操作上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造成地方财政支出分工不明确,支出范围划分不清的状况。目前,市级财政办理理应由乡镇级办理的项目依然很多;或者事权在上面市里,而要求乡镇政府资金配套或拼盘的项目普遍存在。如在乡镇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超现实、超财力实施的各种名目的达标活动(工程)和少量投资性大、回报期长的“乡镇首长形象工程”及乡镇合作基金会的债务清理等,他们以求面子和积极贯彻上级指示,在限期内纷纷举债资金配套,满足达标工程的各项标准要求,形成“空壳效应”,以致陷入“一时好过,十时难熬”的窘境。如某乡镇的人均负债率已达300多元,而偿债渠道还为之渺茫。这些情况既不利于财政转变职能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也不利于乡镇财政统筹安排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五是大多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