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问题村”整治转化的思考
文章标题:县“问题村”整治转化的思考
近年来,**县委十分重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在组织设置、队伍建设、载体设计、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相当部分村,仍然存在党的威信不高,影响力不大,党组织驾驭不了村级政治局面的情况,致使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严重的还引发群体性上访。整治转化这类“问题村”,巩固党在村级基层的执政地位,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全面分析“问题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找到整治转化对策,对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村”的问题及成因
所谓的“问题村”是指:****年以来发生过针对村级组织或村干部的上访,且一次性上访人数超过5人(归属于群体性上访)的行政村。从有关资料看,“问题村”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数量多,****年以来共发生139批次1130人次;规模大,20人以上的达32批次;涉及面广,有102个行政村发生过此类上访,占全县行政村数的25;程度激烈,个别上访事件中出现了拦车堵路、冲击下放机关、侮辱镇村干部等极端的、违法的做法。
出现“问题”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因为近年来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弱化,村级组织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村级组织的运行管理方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村级组织运行不顺畅。一是村党组织调控能力弱化。在村级民主政治进程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绝大部分“问题村”党组织无所适从,“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对群众上访甚至是无理取闹处置乏力。二是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三是村民代表会运作不规范。
2、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单一陈旧。一是党组织设置范围不适应新业化蓬勃发展要求。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逐村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和经营联合,单纯依托行政村设置党组织已不适应开展组织活动、加强党员管理的需要。二是党组织设置规格不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求。102个“问题村”中,人口超过2000人的有35个,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有32个。这些村的党组织设置仍保持支部建制,其管理幅度明显过宽。三是党组织设置形式不适应多元化从业结构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都有所不同,“一刀切”地按行政村设置党支部或按村民小组设置党小组,党员的专业特长就难以充分展现,模范带头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
3、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在102个“问题村”中,集体资产总量50万元以下的60个,占全县同类村的8;100-1000万元的9个,占全县同类村的30;1000万元以上的3个,占全县同类村的80;可见,集体资产总量越多,村民上访的比例越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各行政村集体资产总额虽然相差悬殊,但都普遍采取了由村委会管理使用,由村会计一人做帐的方式,极易导致村两委主要成员个人主导集体资产使用、挥霍浪费或变相贪污。
(二)村干部及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村干部素质偏低,驾驭能力不强。一是文化程度低下。“问题村”支部书记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6人,占“问题村”总数的68.5;村委会主任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2人,占“问题村”总数的83。二是思想政治素质偏低。“问题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欠缺,侵占村集体利益的现象较为普遍。102个“问题村”中,就有42个村因村干部违法、违纪引发群体性上访。三是工作能力不强。不少村干部不能及时适应村民自治条件下的民主化工作方法,依法执政水平很低。从“问题村”的抽样调查表明,普通村民认为本村工作“一般”或“不满意”的均在50以上,个别村甚至达90。
2、党员威信偏低,先进性不强。一是党员发展良莠不分。“问题村”大多村情复杂,为了争夺村级事务控制权,一些村支部特别是个别村支部书记在发展党员时良莠不分,极力扩充自身势力和家庭势力,将优秀分子拒之门外;一些党员为了保持各派系势力均衡,更是相互排挤,极力抵制非同宗同派者入党或将组织关系迁入本村,致使党员发展工作出现停顿甚至断层现象。二是党员威信下降。102个“问题村”中,村委会主任不是党员的有58人,没有党员的村委会数达40个;102个村的3865名村民代表中,党员为768名,不足20,个别村的村民代表中没有一名党员。三是党员先进性不强。“问题村”党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抓得不紧或根本不抓,党员宗旨观念头淡薄,有的干脆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问题村”70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本村党员作用发挥“一般”或“差”。
(三)村级组织的工作环境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有待提高。一方面,一些村民由于缺乏民主实践,对自身的民主权利认识不足,在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