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武穴市龙坪镇五里小学 胡耕务
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的能力作为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的突破口,构建开放型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形成创新意识。
一、鼓励质疑、释疑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释疑,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将“质疑”引入课堂,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我常对学生说:“你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你有理由,就勇敢地站起来说。如果你能说服老师和同学,我们就听你的。”所以,有时候,同学们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胜利者会禁不住欢呼雀跃,趣味数学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想象,有猎奇的感觉,有成功的喜悦,也为自己的出其不意过把瘾。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在提问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教师要认识到培养能力是一个漫长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教会学生质疑是手段,而引导学生学会释疑,从而学会观察、思考和猜测才是目的。
二、重视动手操作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这是因为:手上有丰富的神经,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活动的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认识得深,有时手会起到眼、耳等器官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高效的。
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也有其特殊性,教师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引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重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一些数学定理,计算公式是我们前人探索、发现,经过反复论证归纳出来的。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现成的结论端给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验证。在新课预习时,可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发现规律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就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除了一般的常规训练外,还要跳出一般的思维,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注入创新精神。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维来深化概念,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素质。
有位教育家说过: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操作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是一种能对数学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并有促进强化作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操作实践的机会,在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揭示求知难点,深化认知过程。如:体积意义的概念描述中,“空间,所占空间”的含义,学生感到既抽象又陌生。这样的内容,就应该让学生实际操作,亲自感受,学生才能真正地认识。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
美国心理学家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在现今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手段应用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化,增加了课堂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运用了这一手段取得最佳效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恰当地用在关键之处。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其中对所学知识是否产生兴趣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数学中的枯燥、抽象而生硬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枯燥的数学教学寓于情景之中,很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数学领域,达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高度统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能使教学重点突出,将复杂的问题简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利用多媒体,协助学生释疑解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化难为易,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使教学中的难点迎刃而解,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在平凡的教学中,发掘创新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现一些细小的运算规律和新思路、新解法,从而培养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欲望和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教法,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新知识,教会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