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
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在阿日来嘎查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集中发展”,即农牧户转移到嘎查所在地,由一家一户的松散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大市场延伸。“两通”,即实现通路、通电;实施“三改”,即实施改水、改厕、改灶;达到“十化”,即全村环境建设要达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农牧业生产达到耕作机械化、灌溉节水化、牲畜良种化、饲喂配方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建设“五好”,即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做到建设一个好班子、选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的好路子、培养一支带领农牧民快速发家致富的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兴办一个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最终体现“三个明显变化”,即农牧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明显变化,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明显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明显变化。
四、具体措施和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阿日来嘎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计划于 2009 年全面完成。具体措施和步骤如下:
(一)经济快速发展
1、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阿日来实际,将阿日来嘎查现有的 100 户农牧户转移动嘎查所在地,集中发展水浇地,解决饲草料缺乏问题,在夏秋季节草牧场适宜时农牧民回其原有的草库伦发展畜牧业,其它时间在嘎查所在地集中开发水浇地,引导各类经营活动由一家一户的松散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大市场延伸,尝试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北京恒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使专用土豆种植基地形成机制良好的“公司 +基地+ 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成为百事(中国)公司最大、最稳定的供应商。同时,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通过引进和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农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农牧民增收。
3、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结构,强化特色经济。一是大力推广绒山羊养殖,发展绒产业,着力培育绒山羊养殖基地。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原则,以服务养殖业为重点,大力种植青贮玉米、优质牧草,在原有 2000 亩饲草料基地的基础上新开发水浇地 3000 亩,使饲草料基地达到 5000 亩,人均 10 亩以上;三是加大草牧场建设力度,坚持以种柠条为主,进一步巩固拓展生态建设成果,以项目区内林草地的复种和补播为重点,全面改良草牧场,提高草牧场质量;四是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增强农牧民科学意识和科技水平,提高科技转化率和应用率。推广地埋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牧户中推广使用大型移动式喷灌。五是依托近年来,经过种草养畜,生态建设等项目实施,培养和造就的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经验丰富的农牧民“土专家”,以农牧民自办服务为主,重点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农机、金融、运销等服务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在现有农机服务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机具投放力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007年成立 3 个农机服务队,组建农机协会,使农牧民生产机械化率达到 100% 。
4、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扩大劳务经济。按照市委、政府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使广大农牧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生产经营能力的新型农牧民或产业工人,全嘎查从事二、三产业人员占嘎查总劳力的三分之一,农牧民转移出去后决不允许有新的外埠低端劳动力进入;每年至少培训农牧民 4 次,达到每户至少有 2 个科学技术明白人。
5、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阿日来庙、国家藏锦鸡儿保护区、包日陶勒盖敖包祭祀及蒙古族饮食、服饰、马文化为基础,以发展民俗饮食文化村为手段,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文化旅游项目。
6、提高嘎查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嘎查集体的水浇地和草牧场大力发展养殖业,深入实施“双赢”工程,稳步提高嘎查集体经济收入。
(二)基础设施完备
1、村民安居住宅区。安排在整个规划区中央,共安排住宅100幢,每户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家家要有两个基地(人工饲料基地、灌溉人工草地)和五配套(暖棚、青贮窖、贮草棚、饲草料加工机具和饲喂槽)。
2,街道主道设计宽9米,其中车道为6米,人行道3米,为 “十” 字街,并有不同宽度的绿化和停车空间,力求达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
3、给排水规划。给水采用自来水,污水采取分片收集预处理后再集中排放的方式。
4、市政设施规划。为使规划区范围内有一个干净优美的环境,村民住宅区共安排 4个厕所和6个垃圾池,垃圾采取每 3天定时清运的方式处理。
5、绿化规划。民居院落绿化主要在房前屋后,尽量营造一个绿树掩映的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村落。
6、道路规划。道路规划以敖达线(敖勒召其镇-达布察克镇)为依托,与村民安居住宅区相衔接。道路设计里程 18公里,路基8米,沙石造面,主干道实现规范有序,平整通畅,两侧绿化,两侧绿化树种为柠条,杨柴,道路四通八达,通达能力强。
7,电力建设,规划架设 10 千伏线路24公里, 0.4 千伏线路12公里,上配电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3628.html
四、具体措施和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阿日来嘎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计划于 2009 年全面完成。具体措施和步骤如下:
(一)经济快速发展
1、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阿日来实际,将阿日来嘎查现有的 100 户农牧户转移动嘎查所在地,集中发展水浇地,解决饲草料缺乏问题,在夏秋季节草牧场适宜时农牧民回其原有的草库伦发展畜牧业,其它时间在嘎查所在地集中开发水浇地,引导各类经营活动由一家一户的松散生产向规模经营和大市场延伸,尝试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北京恒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使专用土豆种植基地形成机制良好的“公司 +基地+ 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成为百事(中国)公司最大、最稳定的供应商。同时,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工作力度,争取金融机构支持,通过引进和培育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农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农牧民增收。
3、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结构,强化特色经济。一是大力推广绒山羊养殖,发展绒产业,着力培育绒山羊养殖基地。二是调整种植结构,坚持“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原则,以服务养殖业为重点,大力种植青贮玉米、优质牧草,在原有 2000 亩饲草料基地的基础上新开发水浇地 3000 亩,使饲草料基地达到 5000 亩,人均 10 亩以上;三是加大草牧场建设力度,坚持以种柠条为主,进一步巩固拓展生态建设成果,以项目区内林草地的复种和补播为重点,全面改良草牧场,提高草牧场质量;四是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增强农牧民科学意识和科技水平,提高科技转化率和应用率。推广地埋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牧户中推广使用大型移动式喷灌。五是依托近年来,经过种草养畜,生态建设等项目实施,培养和造就的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经验丰富的农牧民“土专家”,以农牧民自办服务为主,重点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农机、金融、运销等服务组织,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在现有农机服务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机具投放力度,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007年成立 3 个农机服务队,组建农机协会,使农牧民生产机械化率达到 100% 。
4、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扩大劳务经济。按照市委、政府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使广大农牧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生产经营能力的新型农牧民或产业工人,全嘎查从事二、三产业人员占嘎查总劳力的三分之一,农牧民转移出去后决不允许有新的外埠低端劳动力进入;每年至少培训农牧民 4 次,达到每户至少有 2 个科学技术明白人。
5、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阿日来庙、国家藏锦鸡儿保护区、包日陶勒盖敖包祭祀及蒙古族饮食、服饰、马文化为基础,以发展民俗饮食文化村为手段,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建设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文化旅游项目。
6、提高嘎查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嘎查集体的水浇地和草牧场大力发展养殖业,深入实施“双赢”工程,稳步提高嘎查集体经济收入。
(二)基础设施完备
1、村民安居住宅区。安排在整个规划区中央,共安排住宅100幢,每户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家家要有两个基地(人工饲料基地、灌溉人工草地)和五配套(暖棚、青贮窖、贮草棚、饲草料加工机具和饲喂槽)。
2,街道主道设计宽9米,其中车道为6米,人行道3米,为 “十” 字街,并有不同宽度的绿化和停车空间,力求达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
3、给排水规划。给水采用自来水,污水采取分片收集预处理后再集中排放的方式。
4、市政设施规划。为使规划区范围内有一个干净优美的环境,村民住宅区共安排 4个厕所和6个垃圾池,垃圾采取每 3天定时清运的方式处理。
5、绿化规划。民居院落绿化主要在房前屋后,尽量营造一个绿树掩映的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村落。
6、道路规划。道路规划以敖达线(敖勒召其镇-达布察克镇)为依托,与村民安居住宅区相衔接。道路设计里程 18公里,路基8米,沙石造面,主干道实现规范有序,平整通畅,两侧绿化,两侧绿化树种为柠条,杨柴,道路四通八达,通达能力强。
7,电力建设,规划架设 10 千伏线路24公里, 0.4 千伏线路12公里,上配电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