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思路
招商引资、小兰工业园区建设、劳动就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工作进行重点高质量的报道。以打造精品为重心,以《昌南骄子》栏目开播为先导,以“三贴近”为原则,努力创作一些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大力加强新栏目建设,既要推出正面报道我县新形象、新事例的栏目,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曝光,强调特色,注重包装,从而有力提升我县广播电视台的内外形象。要做好观众收视率调查工作,以便适时调整节目内容,提高收视率。同时,抓好节目质量,增加节目在上级台的播出量,拓宽上报渠道,从而树立南昌县外部良好形象。2006年广电稿件要在上中央、省、市台上有新突破。
二是做好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作。抓好网络发展,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用户安装率。2006年,县网络中心要采取措施,大力做好住宅小区、工业园以及县城周边乡村用户的入网工作,争取用户新增5000户。要与省、市网络中心积极协调、配合,避免在县城区域内楼盘有线电视安装造成恶性竞争。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要通过多项措施,扩大农村用户安装率。要充分利用广电网带宽的优势,与省、市广电部门共同开发多功能业务,使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事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新兴支柱产业。
三是抓好管理,整顿秩序。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播出当作一项重要任务长抓不懈。要加大广电稽查力度,对私自安装有线电视和私自安装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坚决杜绝不法分子的反动侵袭,确保党和政府的正确方针、路线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千家万户。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广播电视机房等网络前端的管理,理顺网台关系,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运行。
2、开拓创新,丰富县城文化生活。
以“倡导文明生活、共建文明社区”为主题,大力推动和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有计划地扶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文化村。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切实开展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2006年,计划与有关单位配合,在县城澄碧湖公园南苑、体育馆、三中纳新楼等场所开展10次以上大型文化活动,其中至少两次是由我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局属其它有关单位协办。在抓好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要认真培育社区文艺骨干,引导广大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激发干劲、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县博物馆要在适当的时机,举办文物展览活动,利用文物对全县人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3、面向基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送文化下乡活动要与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省委、省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号召结合起来。县剧团、县电影公司、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要结合本身特点,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县剧团要在创新演出机制上入手,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争取演出市场,保质保量完成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演出任务,力争全年下乡演出200场以上。县电影公司要认真实施“政府买单,群众免费看电影”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有6场以上电影。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组织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电影队和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电影联合体,全年全县电影放映要力争完成3000场次;县图书馆要在做好县本级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同时,巩固和完善图书流通站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兴农送图书下乡”活动和“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全年送书下乡不少于10000册。县文化馆要深入到各乡镇指导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我县民间传统文化精粹;县博物馆要深入各地,及时了解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提出保护和修缮计划。要在全县上下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要大力开展文物保护抢救发掘工作,重点做好“三国东吴墓”、“普陀佛塔”、“永木黎村”等文物保护景点的维修工作,积极进行文物抢救性保护和发掘。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做好文物保护、登记建档和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工作。各单位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要有工作记录和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记录,以备核查。
各乡镇文化广播站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把文化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将开展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抓好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安排乡镇大型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不少于10场次。充分利用省政府“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开展广大农民参与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严格按有关程序和资料要求到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报帐。要协助县图书馆做好“乡镇图书大循环”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建设村级文化室,解决行政村、自然村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问题。
4、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支持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一是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文化市场星级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完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项目,参与公益文化管理,支持捐助公益文化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加大对文化艺术服务 《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思路(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5252.html
二是做好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工作。抓好网络发展,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用户安装率。2006年,县网络中心要采取措施,大力做好住宅小区、工业园以及县城周边乡村用户的入网工作,争取用户新增5000户。要与省、市网络中心积极协调、配合,避免在县城区域内楼盘有线电视安装造成恶性竞争。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要通过多项措施,扩大农村用户安装率。要充分利用广电网带宽的优势,与省、市广电部门共同开发多功能业务,使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事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新兴支柱产业。
三是抓好管理,整顿秩序。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播出当作一项重要任务长抓不懈。要加大广电稽查力度,对私自安装有线电视和私自安装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坚决杜绝不法分子的反动侵袭,确保党和政府的正确方针、路线准确无误地传送到千家万户。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广播电视机房等网络前端的管理,理顺网台关系,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运行。
2、开拓创新,丰富县城文化生活。
以“倡导文明生活、共建文明社区”为主题,大力推动和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有计划地扶持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乡(镇)、文化村。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切实开展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2006年,计划与有关单位配合,在县城澄碧湖公园南苑、体育馆、三中纳新楼等场所开展10次以上大型文化活动,其中至少两次是由我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局属其它有关单位协办。在抓好社区文化活动的同时,要认真培育社区文艺骨干,引导广大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激发干劲、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县博物馆要在适当的时机,举办文物展览活动,利用文物对全县人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3、面向基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送文化下乡活动要与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省委、省政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共创富民兴赣大业”号召结合起来。县剧团、县电影公司、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要结合本身特点,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县剧团要在创新演出机制上入手,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争取演出市场,保质保量完成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演出任务,力争全年下乡演出200场以上。县电影公司要认真实施“政府买单,群众免费看电影”活动,确保每个行政村每年有6场以上电影。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组织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电影队和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电影联合体,全年全县电影放映要力争完成3000场次;县图书馆要在做好县本级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同时,巩固和完善图书流通站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兴农送图书下乡”活动和“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全年送书下乡不少于10000册。县文化馆要深入到各乡镇指导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我县民间传统文化精粹;县博物馆要深入各地,及时了解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提出保护和修缮计划。要在全县上下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要大力开展文物保护抢救发掘工作,重点做好“三国东吴墓”、“普陀佛塔”、“永木黎村”等文物保护景点的维修工作,积极进行文物抢救性保护和发掘。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做好文物保护、登记建档和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工作。各单位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要有工作记录和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记录,以备核查。
各乡镇文化广播站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把文化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将开展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抓好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安排乡镇大型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不少于10场次。充分利用省政府“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开展广大农民参与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严格按有关程序和资料要求到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报帐。要协助县图书馆做好“乡镇图书大循环”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建设村级文化室,解决行政村、自然村农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问题。
4、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支持力度,使主体活力迸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一是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文化市场星级管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完善市场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项目,参与公益文化管理,支持捐助公益文化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和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主体,加大对文化艺术服务 《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思路(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