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正文

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农民增收缓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央和地方1号文件的制定出台,充分表明了党委、政府加快提高农民收入的意志和决心。自今年2月以来,全区广泛开展农村创业帮扶活动,集全区之力来加快农民增收进程,提升辖区农民的生活质量。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深感:提高农民收入,重点是实现农民一时增收向长期增收的转变,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性。

围绕“两个率先”对农民增收的要求,年初,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农民增收三年目标,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04年底达到5890元,05年底达到6950元,06年底达到8200元,年增幅达到16以上,在现有水平上实现收入倍增。这一目标具有三个鲜明特征和具体要求:一是大幅度,切实改变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情况,确保今后三年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在16%以上。二是整体性,不断缩短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加快农民中低收入户、纯农户的增收进程,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可持续,变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为可持续增长,保持农民收入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提高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是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近三年来,京口区GDP增幅始终保持在14%以上,而农民收入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平均增幅只有7.8%,农民收入呈现出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与京口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是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三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上涨,今年上半年农民平均支出为2200元,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是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我们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仅占农民总收入的10%左右。

四是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因此,农民难以充分就业,就业困难很大。

五是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据统计,辖区内农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民总数一半以上,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众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农村创业帮扶活动为载体,以结队帮扶为抓手,坚持创业就业并重、扶志扶技并举,输血造血结合,多维思策,多管齐下,在提高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

一是减负,政策扶持促增收。用斯科特所引用的比喻,农民生活在淹没脖子的水中,任何一点风浪都可以吞没他们,那么我们考虑提高农民收入,更现实的办法就是降低水位。今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京口区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意见》,实行全额免征免交农业税及附加,取消了农民积累工和农村义务工。逐步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这些措施切实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在此基础上,区里制定了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加快养殖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农户发展高效优质农业,调整一亩粮田补贴200元;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对新发展养禽户每羽补贴0.1元。通过政策作用,确保农民长期减负,长期增收。

二是调优,农业增效促增收。积极实施“2115”工程,依托科研院所调优种植结构,从句容农科所引进日本梨和水蜜桃,从省农科院引进特用玉米和向日葵良种,全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2250亩

《多维思策落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550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研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