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密切关系的整个国民经济领域,着眼于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并推进各种资源的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加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我国农村实行"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既拓宽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内涵,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的下一步改革应遵循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统筹考虑到 县生产力多层次性和所有制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新的农民收入分配制度。(一)加强小城镇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 县城乡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越来越强,农村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新阶段农村改革不能单兵突进,孤军深入,仅仅着眼农村内部改革,而必须综合配套,全面推进,整体谋划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的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也是发展中国家要走的路。大力调整合并乡镇,科学规划中心建制镇,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根本的问题是要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快农村城市化速度,建设中小城镇。必须打破原有的乡镇行政建制辖区,按照经济节约、布局合理、资源集中配置的原则,科学规划中心小城镇,坚决撤消掉不合理的乡镇设置。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不合理的原有乡(镇)建制,对合并后继续存在的乡镇进行小城镇化建设。在小城镇化建设中应让由国家进行土地调配,减少农民在购买小城镇的土地使用权费用,使农户快速向小城镇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使小城镇变为大工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二)集中土地使用权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达到农业的投入少、产出增加。为改变农村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过于分散的状态应采用多种承包形式,一是采用股份制形式经营农业,使土地集中在一些农业企业中;二是可由个别农民向集体承包,由承包者向集体交纳一定的承包费,并进行经营管理。三是由政府对偏远的山区的小村庄进行迁移,迁移后的村庄发包给承包人进行基地规模化生产。使小乡村变成大农场。(三)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新体制。一要改变人大代表的资格的审查制度,对一些不适合当人大代表的人从制度上进行规定,对适合当选的人要尊重人民的意愿,避免乡(镇)级政府对人大代表的干预,使人大代表更能代表人民意愿。建立乡(镇)级政府干部的离任审查制度,并事先由乡人大代表大会审查,改变唯上不为下的干部作风。二要建立并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使政府和村级组织的行为完全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三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方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实行乡镇"七所八站"由当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和具体管理的新体制。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而不直接管理下属单位的人权、财权、事权、物权等。四要让从事经营性的乡镇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系和财政供养方式,使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独立地运行。五要积极地培育农村社区性市场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六要完善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七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大力度控制宗族、家族势力,坚决打击、取缔黑社会和准黑社会组织。 《农村经济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