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正文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素质不高的国企领导人员,甚至把企业的资产,当成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支配的"私人银行"。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待规范职务消费,思想上有抵触情绪,不愿规范,怕规范后会捆绑住自己的手脚。还有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认为,规不规范职务消费无所谓,每年的职务消费还是那么多,一旦规范下来,增加了透明度,有些事就不好办了,因而顾虑重重。
  二是机制不健全。企业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对领导人员的监督管理还跟不上形势要求。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滞后的现象,在一些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涉及领导人员履行职务时相关开支与消费的管理上,许多企业仍然沿袭过去的老办法,实行"大锅饭",用多少报多少,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有的企业对领导人员履行职务时,哪些可以开支,哪些不能开支,没有明确的界定;有的是开支标准不确定,完全靠领导人员个人掌握,随意性大;有的企业对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范围、标准等,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批,而是少数人说了算;有的没有明确具体部门来规范、管理、操作和监督,从而导致领导职务消费行为的失控。
  三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些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说:为了企业生存,很多职务消费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开支是完全可以节约的。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性行为中,由于要与一些民营、私营企业抢市场、抢份额,逼迫一些国有企业不得不采取与民营、私营企业相同的手段,进行所谓"感情投资"和"润滑投入",打"擦边球",明知违规,还不得不违心去做。
 (二)必须切实解决对职务消费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规范管理的主动性
加大对职务消费行为的规范管理力度,最重要提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使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深刻认识规范职务消费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快企业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而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是健全企业内部监督制约的重要方面。加强对职务消费行为的管理、监督和制约,增加透明度,能够防止和避免奢侈浪费等现象的发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二是深刻认识规范职务消费是加强国有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国有企业的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把国企领导人员的职务消费,置于企业职工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之中,坚持厂务公开,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具体体现和客观要求。
  三是深刻认识规范职务消费是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国企领导人员也是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勤俭办企业。企业领导人员在进行与其职务有关的消费时,更应该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没有任何理由铺张浪费,损害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规范职务消费,有利于规范国企领导人员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国企领导人员依法依规办事和廉洁自律,有利于保护国企领导干部,使他们少犯或不犯错误,因此,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不是要不要规范的问题,而是必须尽快加以规范。
  (三)必须进一步明确职务消费的原则、标准和模式,不断提高规范管理的科学性
  一是要明确职务消费的基本涵义和规范职务消费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首先应付"职务消费"的涵义和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认为,所谓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是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履行职务时所必需的消费与开支项目的总称。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就是对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务时相关的消费与开支项目的范围、标准、程序等,用制度的形式作出规定,并严格监督执行。规范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来进行,且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公必需的原则;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三是勤俭节约的原则;四是公开透明的原则。
  二是要明确职务消费的内容、标准和对象。企业领导人员哪些开支属于职务消费,应包含哪些项目,标准如何确定,这是规范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认为,要按照循序渐进、逐步规范的办法来解决。对有条件的项目先规范,条件尚不成熟的后规范。目前条件下,首先对国企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以下四项内容进行规范:(1)通信工具费用;(2)交通工具费用;(3)差旅费用;(4)有关接待应酬费用。职务消费的对象,应包括企业领导层的每一个成员。未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应为企业领导班子每一个成员;已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应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每一个成员。规范的重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即厂长、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消费的标准,应由企业依据有关政策规定,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和效益状况,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职务消费的内容、标准、对象确定后,必须提交职代会或董事会、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付诸实施。
  三是要明确职务消费的模式。目前企业管理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三种模式中,据实报销型存在的漏洞较多,应予摒弃。我们认为,其它两种模式,即单项控制型、总量包干型,企业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所谓单项控制型模式,是指对确定的职务消费的项目,逐项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开支的范围、标准、审批程序、监督措施等内容,使领导人员的消费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并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此模式比较符合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现实状况,且许多企业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成功的作法和经验。所谓总量包干型模式,是指对确定的消费项目,根据历年来的开支水平状况,测算出年平均消费或开支总量,据此包干给领导人员掌握,实行"总量包干、超支不补、余额下转"的办法。为了防止总量包干后,领导人员超标准、超范围以及将应由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范围内的开支,转移到下属单位开支等违规问题的发生,领导人员消费的凭据要留存并交财务部门核销,定期接受财务、审计部门的审核和监督。
  (四)必须加强对职务消费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规范管理的实效性
  一是把职务消费纳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范畴。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要结合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把规范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同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试行年薪制等相结合,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改革,将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下进行阳光操作。
  二是把规范职务消费与实行厂务公开等制度结合起来。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定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充分利用这些规章制度,对职务消费进行规范管理,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把职务消费纳入厂务公开的内容,对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情况,定期公布,接受职工监督。还可以把职务消费纳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的内容,审核、检查职务消费项目的开支情况等。
  三是实行多部门、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企业监事会、职代会和内部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都有对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情况进行监督的权力。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职务消费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和纠正。对假借职务消费,搞铺张浪费、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对于仅靠本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难以查处和解决的问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或转交董事会、监事会甚至股乐大会进行处理,以切实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维护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586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调研报告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