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更新用人观念,加强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进一步加快主体性人才市场、专业性人才市场、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和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建立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实现人才市场管理信息化,完善服务体系。在充分开发现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淡化户籍、行业、地域等限制,促进人才柔性流动,优化人才配置。重点引进具有管理才能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拔尖人才,发现和扶持拥有技术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与产品、具有组织实施和配套能力的风险投资人才,经营人才。建立特聘专家制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智力,形成一批世界前沿、国内领先的科技精英人才。继续执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来连创业。扩大人才国际化培训交流。进一步拓展继续教育领域,逐步推进终身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整体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水平。以科技开发为龙头,以科技服务为先导,以实用技术为基础,加强农村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知识应用能力。
第十四章 发展社会事业
进一步完善人口调控机制,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强化社区建设与管理,建立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和发展环境。
一、健全城镇人口调控机制
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开放的人口调控机制,完善户籍人口迁移政策,鼓励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预期今后5年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入连工作的人口占同期入市净增总人口的50%左右,借以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以人为本,兼顾公共服务能力、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调整人口分布。有步骤地放开城镇户籍管理和农转非控制计划,推动城镇化发展。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和市区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保证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9.5%以上,巩固低生育水平。
二、扩大就业
预测表明,全市每年提供8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才有可能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十五”期间,要一如既往地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很好地协调起来,建立多层次职业介绍网络,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较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则、信息共享、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城市,以社区服务为主要领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动密集型都市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倡实行多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安排劳动人口。农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加强立法与监督,打击非法职业介绍活动,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维护就业秩序。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健全职工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坚持劳动预备制度,调节就业高峰,缓解就业压力。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和农民的现金收入,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构建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企业依据劳动力市场价格自主确定工资标准和职工根据职责“以岗定薪”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按资(本)、智(力)、技(术)、能(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参与收益分配。修订和完善现有经营者年薪制,稳步推进经营者期权期股制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监督体系和个人收入申报、所得税等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
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和预防监督体系的调整力度,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适应城市功能的新型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市区、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服务手段,创办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一流的综合医疗中心。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区市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居民防病治病的医疗保健水平。
积极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全市体育人口比例将达到46%,创建体育名城。各区市县普遍建立全民健身中心,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加强足球特区建设和管理,全方位开拓足球市场,推进体育产业化建设。积极培养优秀后备体育人才。
积极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名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按照“双百方针”,营造规范、完善、宽松的文化市场。根据人口分布,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建立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各区市县图书馆为骨干,乡镇、街道图书室为分支的图书服务网络。建设富有大连特色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和校园文化。发展文学艺术、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影视音像等产业。加快广播电视的企业化、规模化经营。特别是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拓宽科普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提高传播的速率和实效。实施精品战略,发展网络文化,繁荣文艺创作,使大连公共文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做好信息服务。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依法推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1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7024.html
第十四章 发展社会事业
进一步完善人口调控机制,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强化社区建设与管理,建立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相统一,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和发展环境。
一、健全城镇人口调控机制
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开放的人口调控机制,完善户籍人口迁移政策,鼓励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预期今后5年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入连工作的人口占同期入市净增总人口的50%左右,借以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以人为本,兼顾公共服务能力、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一步调整人口分布。有步骤地放开城镇户籍管理和农转非控制计划,推动城镇化发展。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人口、外来流动人口和市区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保证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9.5%以上,巩固低生育水平。
二、扩大就业
预测表明,全市每年提供8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才有可能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十五”期间,要一如既往地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很好地协调起来,建立多层次职业介绍网络,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较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则、信息共享、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城市,以社区服务为主要领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动密集型都市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倡实行多种灵活的就业方式,安排劳动人口。农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加强立法与监督,打击非法职业介绍活动,完善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维护就业秩序。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健全职工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坚持劳动预备制度,调节就业高峰,缓解就业压力。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和农民的现金收入,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构建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形成企业依据劳动力市场价格自主确定工资标准和职工根据职责“以岗定薪”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按资(本)、智(力)、技(术)、能(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参与收益分配。修订和完善现有经营者年薪制,稳步推进经营者期权期股制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监督体系和个人收入申报、所得税等制度,规范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
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和预防监督体系的调整力度,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适应城市功能的新型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市区、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服务手段,创办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一流的综合医疗中心。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努力改善区市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村居民防病治病的医疗保健水平。
积极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全市体育人口比例将达到46%,创建体育名城。各区市县普遍建立全民健身中心,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加强足球特区建设和管理,全方位开拓足球市场,推进体育产业化建设。积极培养优秀后备体育人才。
积极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名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按照“双百方针”,营造规范、完善、宽松的文化市场。根据人口分布,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建立以市图书馆为龙头,各区市县图书馆为骨干,乡镇、街道图书室为分支的图书服务网络。建设富有大连特色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和校园文化。发展文学艺术、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影视音像等产业。加快广播电视的企业化、规模化经营。特别是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拓宽科普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提高传播的速率和实效。实施精品战略,发展网络文化,繁荣文艺创作,使大连公共文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做好信息服务。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依法推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