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投资主体的融合;二是由传统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高科技、高开放度、高加工度现代工业为主导;三是由传统经营体制为主、优势产品不突出、集中度不够的企业群,转变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国内外著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初步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控制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和污染工业的规模,大力发展石化、交通运输机械、装备机械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环保、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幅度提升服装、纺织、家具、食品加工业,实现大连工业由原材料、资源性加工为主进一步转向高加工度和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一、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的现代企业群
坚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有进有退,扶优扶强”原则,努力巩固扩大国企改革与脱困成果,加大股权调整和置换,继续抓大放小,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大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竞争、国有资产变现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业、竞争性行业以及中小企业中退出来,适当降低国有产权的比重,切实解决国有经济领域战线过宽过长的问题,实现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控制力。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法人之间共同持股和交叉持股。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引公众参股。大力推行经营者持股、内部员工持股和股份合作制。到2005年,完成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任务,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造,构建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环境障碍,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围绕其主导产品,开展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生产,创造条件参与其生产、营销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农村工业应发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吸纳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结合城市工业的调整搬迁,提高吸纳城市工业的资金、项目、技术、设备和引进外资的能力,继续以“调高、调优、调大、调外”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先导,调整结构,加快技术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为外资企业、城市工业配套的产品生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全市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股份制及其它经济成份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融合”新局面。
二、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主城区要以更大的气魄和更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调整工业区,加大对城市工业布局特别是临海工业区调整的力度,继续搞好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沙河口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调整黑嘴子工业区,重点加快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甘井子工业区的调整,控制城市岸线临海工业规模。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要按照“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全”的原则,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发展拳头产品,淘汰落后工艺、产品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和推动新上的大型加工项目,沿交通干线向北布局,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迁入对外开放先导区,开发建设好新工业区。支持郊区、县域工业小区的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向市级经济开发小区和中心城镇集中。
三、改造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以数字化电子视像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先导型产业,交通运输设备、装备机械为主的制造型产业,原油深加工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业和包装、食品、纺织、服装、家具为主的消费类产业,按照“增加品种、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改造方向,运用高技术成果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加工业由传统的原材料粗加工向高、精、尖、深加工方向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壮大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推动以中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龙头,以项目和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石化、机车、造船、大柴、华录、冰山、大显、瓦轴、盛道、大钢、大化、大重、大起、大机床、大药等企业调整改造的步伐,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强化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发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集成制造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逐步向工艺、产品设计无图纸化,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设备、产品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积极推进3000万吨/年原油加工、300万吨/年船舶制造、电力机车、城市间高速机车、5万台大马力发动机,50万吨PVC、40万吨汽车热镀锌板、40万条子午线卡车轮胎、300万部数字化无绳电话、200万台汽车音响整机及零配件等6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
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宽松、平等、透明的体制、政策环境,完善多元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要支持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比例,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7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7024.html
一、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的现代企业群
坚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有进有退,扶优扶强”原则,努力巩固扩大国企改革与脱困成果,加大股权调整和置换,继续抓大放小,做到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大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通过竞争、国有资产变现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业、竞争性行业以及中小企业中退出来,适当降低国有产权的比重,切实解决国有经济领域战线过宽过长的问题,实现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控制力。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企业法人之间共同持股和交叉持股。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吸引公众参股。大力推行经营者持股、内部员工持股和股份合作制。到2005年,完成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任务,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制改造,构建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环境障碍,促进外资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围绕其主导产品,开展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生产,创造条件参与其生产、营销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农村工业应发挥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吸纳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结合城市工业的调整搬迁,提高吸纳城市工业的资金、项目、技术、设备和引进外资的能力,继续以“调高、调优、调大、调外”为目标,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为先导,调整结构,加快技术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为外资企业、城市工业配套的产品生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全市形成国有、外资、民营、股份制及其它经济成份工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融合”新局面。
二、调整工业布局
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和城市功能区划的要求,主城区要以更大的气魄和更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调整工业区,加大对城市工业布局特别是临海工业区调整的力度,继续搞好企业搬迁改造。全面完成沙河口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调整黑嘴子工业区,重点加快七贤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和甘井子工业区的调整,控制城市岸线临海工业规模。搬迁改造的工业企业要按照“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全”的原则,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发展拳头产品,淘汰落后工艺、产品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以政策为导向,鼓励和推动新上的大型加工项目,沿交通干线向北布局,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迁入对外开放先导区,开发建设好新工业区。支持郊区、县域工业小区的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向市级经济开发小区和中心城镇集中。
三、改造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以数字化电子视像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为主的先导型产业,交通运输设备、装备机械为主的制造型产业,原油深加工为主的基础原料型产业和包装、食品、纺织、服装、家具为主的消费类产业,按照“增加品种、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改造方向,运用高技术成果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加工业由传统的原材料粗加工向高、精、尖、深加工方向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壮大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快推动以中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龙头,以项目和产品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具有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实力的石化、机车、造船、大柴、华录、冰山、大显、瓦轴、盛道、大钢、大化、大重、大起、大机床、大药等企业调整改造的步伐,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强化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科技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发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集成制造等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逐步向工艺、产品设计无图纸化,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设备、产品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积极推进3000万吨/年原油加工、300万吨/年船舶制造、电力机车、城市间高速机车、5万台大马力发动机,50万吨PVC、40万吨汽车热镀锌板、40万条子午线卡车轮胎、300万部数字化无绳电话、200万台汽车音响整机及零配件等60余项重点项目建设。
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创造宽松、平等、透明的体制、政策环境,完善多元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要支持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比例,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和撤出机制。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