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以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和实现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路子,全面提高林业三大效益,逐步实现农田林网化、河道林带化、村庄园林化、城镇绿化美化,林工贸一体化,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一手抓造林绿化,增加林木资源,建设生态屏障;一手抓产业发展,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依照市场需求确定产业目标和产品发展方向。
三是改革的原则。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确保群众植树造林的合法权益。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放手发展民营林业,实施林业招商引资,“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
五是科技兴林的原则。坚持科研、引进与生产开发相结合,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品种。
六是依法治林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三)奋斗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县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3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其中到2010年,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4.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到2020年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0.4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37.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8%。
四、林业“十一五”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
我县林业建设在“十五”初步实现绿化的基础上,争取“十一五”期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4.6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84.2万亩,林网、村镇四旁折实16.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果品年产量5000万公斤,林业年产值5亿元。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实现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产业系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推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完成上述任务,“十一五”林业建设布局按照建设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进行规划。在全县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发展两大产业。
(二)林业生态体系
以绿色通道工程为框架,以农田林网化工程为主体,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实行沟路渠林田统一规划,建设平原高标准农田防护屏障,形成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
1、绿色通道工程
绿色通道包括105国道,省道枣曹线、金嘉线、东丰线和县乡公路,建设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国道、省道两侧的绿化带进行补植完善。县乡公路结合“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的实施,将主要县乡路的两侧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在林带结构上,坚持以乔木为主,花灌草相结合,形成用材林、风景树、花草的立体栽植模式,逐步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环上成带、面上成林。到2010年全面完成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的建设任务。主干公路防护林带建设总长度169公里,面积3万亩,需栽植苗木100万株。
2、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农田林网建设坚持与排灌系统、道路、农田规划方相一致的原则,按照网格面积不超过300亩,断层不超过20米,存活率在85%以上的标准,采用乔灌结合的立体栽植模式,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格局,到2010年全面完成84.2万亩林网建设任务。
3、村镇绿化建设工程
加快村镇绿化步伐,重点对全县13处乡镇驻地及村庄周围、农民的房前屋后及村镇隙地进行绿化美化。村镇绿化要追求规模效应,实行统一规划,成片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布局,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结合,把营造村镇周围防护林与风景林、经济林相结合,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旅游、观赏、休闲以及生产林产品等综合效益,不断优化村镇林种、树种结构,逐步实现城镇园林化、村庄园林化。
(三)林业产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建成门类齐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林业产业体系。
1、速生丰产林基地。通过定向培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推广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的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缩短木材生产周期。推广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多种间作形式,以短养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以卜集乡、胡集镇、羊山镇、马庙镇、鸡黍镇等乡镇为重点,建设5万亩的林牧型速生丰产林基地;以肖云镇、司马镇、兴隆乡、鱼山镇、化雨乡等乡镇为重点建设3万亩纸浆林基地。
2、经济林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和时令果品以及错季果品;调整树种结构,稳定梨、苹果等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沙果、樱桃等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同时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等增效新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到2010年建成以司马镇、肖云镇、兴隆乡、鸡黍镇为主的金南万亩无公 《县林业“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7508.html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一手抓造林绿化,增加林木资源,建设生态屏障;一手抓产业发展,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依照市场需求确定产业目标和产品发展方向。
三是改革的原则。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确保群众植树造林的合法权益。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放手发展民营林业,实施林业招商引资,“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
五是科技兴林的原则。坚持科研、引进与生产开发相结合,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品种。
六是依法治林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三)奋斗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县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3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其中到2010年,全县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4.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到2020年各类有林地面积达到20.4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37.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8%。
四、林业“十一五”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
我县林业建设在“十五”初步实现绿化的基础上,争取“十一五”期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折实覆盖面积达到34.6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84.2万亩,林网、村镇四旁折实16.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果品年产量5000万公斤,林业年产值5亿元。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实现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产业系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推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完成上述任务,“十一五”林业建设布局按照建设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进行规划。在全县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发展两大产业。
(二)林业生态体系
以绿色通道工程为框架,以农田林网化工程为主体,城乡绿化美化相结合,实行沟路渠林田统一规划,建设平原高标准农田防护屏障,形成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
1、绿色通道工程
绿色通道包括105国道,省道枣曹线、金嘉线、东丰线和县乡公路,建设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国道、省道两侧的绿化带进行补植完善。县乡公路结合“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的实施,将主要县乡路的两侧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在林带结构上,坚持以乔木为主,花灌草相结合,形成用材林、风景树、花草的立体栽植模式,逐步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环上成带、面上成林。到2010年全面完成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的建设任务。主干公路防护林带建设总长度169公里,面积3万亩,需栽植苗木100万株。
2、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农田林网建设坚持与排灌系统、道路、农田规划方相一致的原则,按照网格面积不超过300亩,断层不超过20米,存活率在85%以上的标准,采用乔灌结合的立体栽植模式,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格局,到2010年全面完成84.2万亩林网建设任务。
3、村镇绿化建设工程
加快村镇绿化步伐,重点对全县13处乡镇驻地及村庄周围、农民的房前屋后及村镇隙地进行绿化美化。村镇绿化要追求规模效应,实行统一规划,成片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布局,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结合,把营造村镇周围防护林与风景林、经济林相结合,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旅游、观赏、休闲以及生产林产品等综合效益,不断优化村镇林种、树种结构,逐步实现城镇园林化、村庄园林化。
(三)林业产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建成门类齐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林业产业体系。
1、速生丰产林基地。通过定向培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推广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的速生树种,建立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缩短木材生产周期。推广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多种间作形式,以短养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以卜集乡、胡集镇、羊山镇、马庙镇、鸡黍镇等乡镇为重点,建设5万亩的林牧型速生丰产林基地;以肖云镇、司马镇、兴隆乡、鱼山镇、化雨乡等乡镇为重点建设3万亩纸浆林基地。
2、经济林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和时令果品以及错季果品;调整树种结构,稳定梨、苹果等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沙果、樱桃等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同时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等增效新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到2010年建成以司马镇、肖云镇、兴隆乡、鸡黍镇为主的金南万亩无公 《县林业“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