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升终身发展能力——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文/陈丽素
摘 要: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532名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职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识能力较低、环境认识能力偏弱、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等问题。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终身发展能力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背景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一些地方给中职生的就业机会看似不少,但其就业实质上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就业的不稳定性、就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引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从而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引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几点具体
措施。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80份,收回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91.7%。其中男生234人,女生298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制订调查问卷对中职生进行调查。问卷绝大部分使用封闭式问题,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认识能力、环境认识能力、参与职业生涯辅导主动性等。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经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只有36%的被调查者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或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近2/3的被调查者没有朝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努力。
由于很多中职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才匆忙选择某个职业,这种职业选择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于是很多学生过不久发现不合适又胡乱跳槽,受此影响,中职生的口碑只会越来越差,使得其就业局面更加严峻。
2.自我认识能力较低
自我认识能力方面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在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的了解程度方面,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9%,而了解一点或者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了76%
和15%。在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优、劣势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只有7%,而表示了解一点甚至不了解的占了73%和20%。在选择理想职业时,中职生最注重个人发展前景,其次是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居第三位。在“所期望的工资水平”问题上,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2 000~4 000元,22%的被调查者选择4 000元以上。同时有67%的被调查者表示选择工作时会主要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
由于中职生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职业,对自己的特长能力认识也不到位,忽略自身的竞争实力,择业期望值也与现实存在偏差。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职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或者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他们很难顺利就业。
3.环境认识能力偏弱
经调查显示:中职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能力有限。中职生的就业优势之一就是专业技能,但对于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的了解程度,只有8%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了解。对用人单位及岗位要求的认识,关系到中职生能否根据理想的职业目标进行有效的能力准备,但有18%的被调查者表示根本不了解,绝大部分毕业生只是处于初步了解状态,非常了解的比例仅有7%。由于中职生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充分了解,容易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现象,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定位,不能进行科学的职业决策。
4.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
参与职业生涯辅导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调查显示:中职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目前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职业生涯辅导途径,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的宣传、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咨询及其他教师的辅导等。这对促进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积极作用。但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的主动性普遍不高,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而没有主动地寻求其他辅导资源,如,职业测评工具,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任何生涯辅导。由此可见中职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比较被动,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做好各种准备。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改进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职业生涯辅导水平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四门必修课之一,其教育的重任基本落在德育课教师身上,但多数德育课教师对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由于与企业联系少,也没有到企业调查、实践的机会,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缺乏说服力,难以给学生科学的指导。所以,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特别是多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实践,了解学生的就业环境以及生产环境。另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调研实践,并尽量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上岗,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提供全程化指导,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并非只是入学时或毕业后才要面对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整个中职学习阶段。因此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就要开始对其持续的生涯规划教育, 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开展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
如,针对一年级的新生,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专业信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了解职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针对二年级学生,教师在平时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就业方向等,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针对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要尽量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和企业招聘要求,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等,帮助学生根据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更加合理、科学,从而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3.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需要引导中职生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做到人职匹配,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目前中职生择业存在一些误区,其中一点就是择业期望值过高,往往只注重高收入、高福利,而忽视自身的兴趣、性格及能力,所从事的职业与自身不相符合,从而难以提升职业的发展空间,导致职业生涯失败。为此,教师可借助部分科学测量工具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如,职业兴趣自测表、职业性格自测表等个性化测试工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也可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证赛、技能竞赛、主题班会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更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剖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取向等,使职业生涯规划更能符合本人实际,从而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4.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
很多中职生就业时一方面对自己缺乏合理的定位,另一方面对就业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因此学校应提供条件,加强实践,让学生了解职业、认识社会,使他们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自身的优缺点,明确自己将来可以发展的职业方向,把自己的学业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和就业形势结合起来。而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各学校的铺开,中职生到企业进行中期实习、顶岗实习,都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检验自己前期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否相匹配,是否需要根据就业形势对职业目标进行调整,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
5.积极引导,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
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是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否成功。从分析发展条件、确定职业目标到规划发展阶段和构建发展阶梯,包括就业后的调整与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的规划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中职生的首次就业,而且关系到其终身发展能力。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了需要教师组织相关活动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以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作为载体,鼓励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产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强烈意愿,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是每一个中职生就业的必备工作,也是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必然要求。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配合,才能使规划更加科学,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不断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张建娣。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7555.html
文/陈丽素
摘 要: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532名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职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自我认识能力较低、环境认识能力偏弱、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等问题。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终身发展能力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背景下,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一些地方给中职生的就业机会看似不少,但其就业实质上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就业的不稳定性、就业质量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引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从而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引导中职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几点具体
措施。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80份,收回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91.7%。其中男生234人,女生298人。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制订调查问卷对中职生进行调查。问卷绝大部分使用封闭式问题,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我认识能力、环境认识能力、参与职业生涯辅导主动性等。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经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只有36%的被调查者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并不清楚或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近2/3的被调查者没有朝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努力。
由于很多中职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他们在面临就业时才匆忙选择某个职业,这种职业选择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于是很多学生过不久发现不合适又胡乱跳槽,受此影响,中职生的口碑只会越来越差,使得其就业局面更加严峻。
2.自我认识能力较低
自我认识能力方面调查结果见表1所示。调查显示:中职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弱。在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的了解程度方面,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9%,而了解一点或者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了76%
和15%。在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优、劣势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的只有7%,而表示了解一点甚至不了解的占了73%和20%。在选择理想职业时,中职生最注重个人发展前景,其次是行业发展前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居第三位。在“所期望的工资水平”问题上,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2 000~4 000元,22%的被调查者选择4 000元以上。同时有67%的被调查者表示选择工作时会主要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
由于中职生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职业,对自己的特长能力认识也不到位,忽略自身的竞争实力,择业期望值也与现实存在偏差。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职生对自我认识不清,或者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他们很难顺利就业。
3.环境认识能力偏弱
经调查显示:中职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能力有限。中职生的就业优势之一就是专业技能,但对于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的了解程度,只有8%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了解。对用人单位及岗位要求的认识,关系到中职生能否根据理想的职业目标进行有效的能力准备,但有18%的被调查者表示根本不了解,绝大部分毕业生只是处于初步了解状态,非常了解的比例仅有7%。由于中职生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充分了解,容易产生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现象,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定位,不能进行科学的职业决策。
4.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
参与职业生涯辅导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调查显示:中职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被动。目前中职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职业生涯辅导途径,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的宣传、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咨询及其他教师的辅导等。这对促进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积极作用。但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的主动性普遍不高,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而没有主动地寻求其他辅导资源,如,职业测评工具,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任何生涯辅导。由此可见中职生参与职业生涯辅导比较被动,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做好各种准备。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改进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职业生涯辅导水平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四门必修课之一,其教育的重任基本落在德育课教师身上,但多数德育课教师对职业生涯指导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由于与企业联系少,也没有到企业调查、实践的机会,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缺乏说服力,难以给学生科学的指导。所以,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特别是多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实践,了解学生的就业环境以及生产环境。另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调研实践,并尽量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上岗,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提供全程化指导,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并非只是入学时或毕业后才要面对的问题,而是伴随着整个中职学习阶段。因此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就要开始对其持续的生涯规划教育, 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开展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
如,针对一年级的新生,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专业信息,引导学生结合专业,了解职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针对二年级学生,教师在平时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就业方向等,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针对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要尽量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和企业招聘要求,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等,帮助学生根据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更加合理、科学,从而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3.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
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需要引导中职生学会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做到人职匹配,确定合适的职业理想。目前中职生择业存在一些误区,其中一点就是择业期望值过高,往往只注重高收入、高福利,而忽视自身的兴趣、性格及能力,所从事的职业与自身不相符合,从而难以提升职业的发展空间,导致职业生涯失败。为此,教师可借助部分科学测量工具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如,职业兴趣自测表、职业性格自测表等个性化测试工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也可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证赛、技能竞赛、主题班会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更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剖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取向等,使职业生涯规划更能符合本人实际,从而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4.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
很多中职生就业时一方面对自己缺乏合理的定位,另一方面对就业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因此学校应提供条件,加强实践,让学生了解职业、认识社会,使他们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自身的优缺点,明确自己将来可以发展的职业方向,把自己的学业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和就业形势结合起来。而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各学校的铺开,中职生到企业进行中期实习、顶岗实习,都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检验自己前期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的能力、素质要求是否相匹配,是否需要根据就业形势对职业目标进行调整,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
5.积极引导,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
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是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否成功。从分析发展条件、确定职业目标到规划发展阶段和构建发展阶梯,包括就业后的调整与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的规划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中职生的首次就业,而且关系到其终身发展能力。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了需要教师组织相关活动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以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竞赛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作为载体,鼓励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参加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产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强烈意愿,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是每一个中职生就业的必备工作,也是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必然要求。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配合,才能使规划更加科学,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不断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张建娣。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