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
略谈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
口李景彪 马荣振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而撰写调研报告是这一基本功的集中展现。调研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工具性,应积极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写作方法。笔者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写作技巧,与大家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一、要在收集材料上下功夫
调研报告的写作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其内容很可能是执笔者从未涉及或是不感兴趣的,要想写出既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又具有实践性、可行性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如果不占有大量素材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必须在材料的收集上狠下功夫,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1.掌握政策,吃透上情。政策是上情,是调研报告立论的基础和依据,偏离、脱离、背离政策,调研报告就会失去应有的现实价值。因此,建立政策资料库、及时掌握政策十分必要。现在电脑运用很普遍,收集政策资料,电子版应是首选,能够编纂印制成册最好。收集政策资料要做到两点:一是内容要全面。主要包括:上级、本级党委的党代会及全委会的报告、决议,上级、本级政府五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报告,上级、本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活动、重大节日主要领导的讲话等。二是更新要及时。党代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常任制除外),党的全委会不定时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编制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地方主要领导不定时调整,对这些会议和重要的人事变动,尤其是本级的,要随时关注、及时更新,力避在调研报告中出现过时的主题、口号。政策的收集重在平时,要随时整理,随时学习。
2.钻研理论,学透行情。理论是社会“行情”,是专家对前人的批判、超越,反映了社会对某个问题的最新认识,是写作调研报告的源头活水,是提高调研报告质量的保障。不注重理论,调研报告就会陷入经验式总结,就不可能具有深刻性、前瞻性。因此,写作调研报告必须善于学习理论,善于站在理论的前沿思考问题。学习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研究专著理论。根据调研的课题,购买两三本最新的理论专著。二是学习专题文章。主要收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调研课题知识论文两类材料,可以从报刊中找,也可以从网络、论文库里下载,篇目应该在10篇以上,发表时间越近越好。在调研活动开始之前,理论材料要收集到位,调研前后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以便把握调研的重点、难点。
3.深入调研,摸透下情。基层是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调研材料是决定调研报告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在调研方式、调研内容上精心设计。一是座谈人员要精当。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以3~7人为宜,要特别注意把政府工作人员与普通群众分开、把政府上级工作人员与下级工作人员分开,这样方能让参会人员畅所欲言。二是实地考察要精细。对要考察的典型,调研前要充分了解,做到好、中、差典型相结合。不能只看基层指定的典型,还要自主选择考察点,甚至不与基层打招呼,直接去看点。三是记录内容要精要。无论是参加座谈会还是实地看点,调研人员都要做笔记。笔记不能记流水账,调研的关键在于聆听、思考,只需记下重要论点和论据。撰稿时,如需作深入了解,可向有关部门索要材料,作补充调查。
二、要在应用转化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调研报告不能是一堆无用而正确的废话,只有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应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调研工作才有意义。因此,应不断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水平。起草文稿时,要切实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
1.审时势,坚持全局意识。当今社会,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同时,各级领导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视野越来越开阔。 (调研报告 fanwen.oyaya.net) 因此,调研报告执笔者必须善于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全国看本地,放眼全球看本地。为此,应做到两点:一是找准位置。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特别要求全党“认清站的是什么位置”,对世界、国家等大环境的客观形势和历史方位作出准确判断,尤其要对本级政府的发展形势及在全国的地位作出准确判断。要统筹思考问题,找准调研课题在整个政策体系中的位置,站在高处看问题,从大处人手研究问题。二是找到着力点。政府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何找准合适的抓手和突破口,发挥对全局工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常常是领导最关注的问题。因此,调研报告必须深刻把握影响成败的各种主要关系,努力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策重点,提高建议措施的可行性,真正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
2.写事实,坚持求是精神。以事实为依据是写作调研报告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在写作中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先人为主。调研报告执笔者不能把课题调研简单化为“做文章”、“写材料”,不要为了完成文稿,带着已有的观点去找论据,或者“想当然”地去裁剪事实,甚至闭门造车、敷衍了事,这些是与调查研究的真义背道而驰的。执笔者应当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从调研材料中归纳概括,提取观点,寻找论据。二是报喜不报忧。对调研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要认真分析研究,应正视困难,直面矛盾,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不夸大,忧不回避,而不要移花接木。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客观把握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耍在撰写程序上下功夫
一篇调研报告从动笔到最后定稿,需要经过起草、修改、审稿等多个环节,要避免走弯路,就要实现调研报告撰写步骤的科学化。
1.先拟提纲,搭好架子。提纲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是文章的骨架、蓝图,在写作过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如果按照领导意图写好提纲,并送其审阅修改后再动笔,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偏离上级意志、偏离主题的错误。因而,在动笔之前要花大力气写提纲,搭好内容的架子。首先是三段构文。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调研报告却有着较为固定的结构模式,那就是“情况、问题、建议”三大块的基本模式。有时在“情况”部分会增加“特点、启示”的概括,有时在“建议”部分会增加“发展形势”的分析,但“三段式”基本框架是不变的 《略谈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7577.html
口李景彪 马荣振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而撰写调研报告是这一基本功的集中展现。调研报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工具性,应积极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写作方法。笔者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写作技巧,与大家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一、要在收集材料上下功夫
调研报告的写作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其内容很可能是执笔者从未涉及或是不感兴趣的,要想写出既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又具有实践性、可行性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如果不占有大量素材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必须在材料的收集上狠下功夫,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1.掌握政策,吃透上情。政策是上情,是调研报告立论的基础和依据,偏离、脱离、背离政策,调研报告就会失去应有的现实价值。因此,建立政策资料库、及时掌握政策十分必要。现在电脑运用很普遍,收集政策资料,电子版应是首选,能够编纂印制成册最好。收集政策资料要做到两点:一是内容要全面。主要包括:上级、本级党委的党代会及全委会的报告、决议,上级、本级政府五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报告,上级、本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活动、重大节日主要领导的讲话等。二是更新要及时。党代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常任制除外),党的全委会不定时召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五年编制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地方主要领导不定时调整,对这些会议和重要的人事变动,尤其是本级的,要随时关注、及时更新,力避在调研报告中出现过时的主题、口号。政策的收集重在平时,要随时整理,随时学习。
2.钻研理论,学透行情。理论是社会“行情”,是专家对前人的批判、超越,反映了社会对某个问题的最新认识,是写作调研报告的源头活水,是提高调研报告质量的保障。不注重理论,调研报告就会陷入经验式总结,就不可能具有深刻性、前瞻性。因此,写作调研报告必须善于学习理论,善于站在理论的前沿思考问题。学习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研究专著理论。根据调研的课题,购买两三本最新的理论专著。二是学习专题文章。主要收集专题调研报告范文、调研课题知识论文两类材料,可以从报刊中找,也可以从网络、论文库里下载,篇目应该在10篇以上,发表时间越近越好。在调研活动开始之前,理论材料要收集到位,调研前后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以便把握调研的重点、难点。
3.深入调研,摸透下情。基层是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基层调研材料是决定调研报告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在调研方式、调研内容上精心设计。一是座谈人员要精当。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以3~7人为宜,要特别注意把政府工作人员与普通群众分开、把政府上级工作人员与下级工作人员分开,这样方能让参会人员畅所欲言。二是实地考察要精细。对要考察的典型,调研前要充分了解,做到好、中、差典型相结合。不能只看基层指定的典型,还要自主选择考察点,甚至不与基层打招呼,直接去看点。三是记录内容要精要。无论是参加座谈会还是实地看点,调研人员都要做笔记。笔记不能记流水账,调研的关键在于聆听、思考,只需记下重要论点和论据。撰稿时,如需作深入了解,可向有关部门索要材料,作补充调查。
二、要在应用转化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调研报告不能是一堆无用而正确的废话,只有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应用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调研工作才有意义。因此,应不断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水平。起草文稿时,要切实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
1.审时势,坚持全局意识。当今社会,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同时,各级领导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视野越来越开阔。 (调研报告 fanwen.oyaya.net) 因此,调研报告执笔者必须善于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全国看本地,放眼全球看本地。为此,应做到两点:一是找准位置。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特别要求全党“认清站的是什么位置”,对世界、国家等大环境的客观形势和历史方位作出准确判断,尤其要对本级政府的发展形势及在全国的地位作出准确判断。要统筹思考问题,找准调研课题在整个政策体系中的位置,站在高处看问题,从大处人手研究问题。二是找到着力点。政府工作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何找准合适的抓手和突破口,发挥对全局工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常常是领导最关注的问题。因此,调研报告必须深刻把握影响成败的各种主要关系,努力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策重点,提高建议措施的可行性,真正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
2.写事实,坚持求是精神。以事实为依据是写作调研报告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在写作中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先人为主。调研报告执笔者不能把课题调研简单化为“做文章”、“写材料”,不要为了完成文稿,带着已有的观点去找论据,或者“想当然”地去裁剪事实,甚至闭门造车、敷衍了事,这些是与调查研究的真义背道而驰的。执笔者应当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从调研材料中归纳概括,提取观点,寻找论据。二是报喜不报忧。对调研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要认真分析研究,应正视困难,直面矛盾,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喜不夸大,忧不回避,而不要移花接木。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客观把握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耍在撰写程序上下功夫
一篇调研报告从动笔到最后定稿,需要经过起草、修改、审稿等多个环节,要避免走弯路,就要实现调研报告撰写步骤的科学化。
1.先拟提纲,搭好架子。提纲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是文章的骨架、蓝图,在写作过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如果按照领导意图写好提纲,并送其审阅修改后再动笔,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偏离上级意志、偏离主题的错误。因而,在动笔之前要花大力气写提纲,搭好内容的架子。首先是三段构文。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调研报告却有着较为固定的结构模式,那就是“情况、问题、建议”三大块的基本模式。有时在“情况”部分会增加“特点、启示”的概括,有时在“建议”部分会增加“发展形势”的分析,但“三段式”基本框架是不变的 《略谈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