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2008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主打造专业特色园区,以产业聚集形成园区品牌。在突出主导产业的同时,注重配套产业的相互协调,不断打造、延伸产业链,形成各具优势的产业集群。二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继续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学校、食堂、商场、物流、娱乐场所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城。三要进一步把好企业入园关。切实注重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严格控制企业非生产性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圈而不建、圈大建小”的企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按照“三个禁止”的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投资额再大也不能进园。要维护绿色__、生态__这个最具特色的品牌,不能新上木材消耗型项目。四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快速高效的安商服务机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帮扶措施,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的开工率、投产率和达产达标率。力争到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收入达800亿元、税收达5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达50万人。
(三)着力在构建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要加快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着力破解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难题。一要构建融资服务体系。市、县(市、区)都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担保机构和运作机制,努力缓解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密切银企关系,加大市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外地金融机构来考察当地的民营企业,拓展异地融资的空间,不断扩大异地融资成果,还要积极引导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二要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围绕解决民营企业和工业园区招工难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和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网络和各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功能,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和熟练工人。要整合办学和培训资源,扩大各类院校技能培训规模,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免费培训当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三要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培训、融资、管理咨询、创业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要构建市场开拓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览展销和经贸交流活动,组织并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和到境外投资兴业,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四)着力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上下功夫。要实现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支柱产业来支撑和带动,壮大支柱产业又必须要有重点骨干企业做龙头。在这方面,一要抓重点产业建设。继续抓好现有医药、食品、建材、机械电子、电力能源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力争全市五大产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两大后续产业的发展。全力加快丰城电能气、樟树盐化、高安陶瓷、奉新纺织、上高鞋革、市本级医药等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经济板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要抓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5000万元以上的新扩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医药产业重点抓好仁和集团、济民可信和百神药业等扩建项目;建材产业重点抓好大华玻纤、兰丰水泥、红狮水泥、斯米克陶瓷等新扩改项目;食品产业重点抓好上高瑞麦、中绿食品、青龙高科等扩改项目;机电产业重点抓好江特电机、江西起重机械、江西龙工等扩建项目;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好裕盛工业、匹克鞋业、金源纺织等扩建项目;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抓好蓝恒达、远大化工等新扩改项目。三要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对民营企业纳税100强中的工业企业和其他发展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成长性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予以集中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挖掘潜力的工作,真正做大做强市本级的经济总量。目前,我们正在与客商洽谈江麻公司股权转让事宜,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对宜工进行资产重组,力争这两个项目尽快全面复工。四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努力推进品牌战略,以品牌带动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壮大。今年,力争新增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各10个。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强化各项工作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要调整并加强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领导力量,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及时发现、研究并解决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当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二是要强化队伍建设。要切实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建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干部队伍。民营经济已成为__的主体经济,民营企业局作为民营经济的主管部门,责任不是轻了,而是越来越重了,压力越来越大了,更需要有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各级一定要配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力量和干部力量,选拔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实干操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民营经济队伍中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还要在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倾斜,保障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二是建强工业园区管委会干部队伍。为强化领导,最近市委召开的第二次常委会已研究确定,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书记都要由县市区政府的分管领导来担任。要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职能,配齐配强班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园区发展的用人机制、考核激励机制、高效工作机制等,赋予工业园区管委会更大的自主权,充分激发园区内在发展动力。三是建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宝贵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要以提高企业家素质为核心,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与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境内外各种经济技术交往活动,扩大接触面。同时,对企业家要多关心、多支持、多爱护,让他们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都要强化“企业需要是政府的工作责任、企业的满意是政府的工作标准、企业的成功是政府的工作价值”的理念,致力营造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继续清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精减行政审批项目,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检查审批制、收费项目及标准申报公示制,限制部门收费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实行企业评部门、群众评干部的考评制度,推行领导与企业家定期座谈、部门与企业定期联席等制度,抓好对部门落实政策规定和公开承诺的专项检查。三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各级领导和部门要牢固树立少干预就是支持的思想理念,多指导不干扰,多服务不设卡,多支持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继续坚持实行“一厂一策”、“一对一”帮扶制度,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等行为要严肃处理。要用铁心硬手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能够手软,决不姑息迁就,对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宋书记、龚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和“三大战役”动员会上,对优化环境的问题讲了很多,也提了很硬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四是要强化督查考核。各级政府都要对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实行考核评比,并将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政绩的主要内容。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工作进展情况、服务效能等情况进行督查。市委、市政府每年将继续评选表彰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县(市、区)、全民创业典型、纳税百强民营企业、服务民营经济先进单位。要建立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各地对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要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考评”的运行监测机制,为领导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和正确决策当好参谋,更好地促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五是要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各地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创业、发展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及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好政策,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落实政策,共同努力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在全市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各地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新举措、新成绩和新经验,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回顾过去,全市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展望未来,推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尚需“爬坡过坎”。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二次人代会以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为工业园区的崛起和民营经济的繁荣而共同努力,奋力打造实力__、活力__、魅力__、和谐__,创造一流的业绩来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市、区)工业园区,我市就占了3个(奉新、上高、丰城工业园区);我市9个县(市、区)工业园区均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有5个县(市、区)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
三是规模企业快速成长。2006年,全市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个数达到445户,比上年增加64户,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8户,比上年增加11户;超10亿元的企业有2户,实现了营业收入超10亿元民营企业零的突破。全市县(市、区)工业园区50户重点调度的民营企业共完成企业增加值2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6.3;实现销售收入95.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7;上交税金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7.4。
五大贡献:
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纳税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0.5。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87户,纳税总额为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占全市民营经济纳税总额的69.3,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其中,年纳税额超过5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35户、超过1000万元的有16户、超过5000万元的有4户、超亿元的有3户(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济民可信药业公司和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二是民营经济成为推进创新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不仅总量增加,而且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提升,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在体制创新方面,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初步形成了多种所制互相融合的格局,如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企业改制,发展成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型所有制企业;仁和集团、江特电机、青龙高科等一批民营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仁和集团通过购买九江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已成功借壳上市;江特电机正处在上市辅导期。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市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全市有20户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江特电机的研发机构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全市有16户民营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科技型民营企业,14种产品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17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有20件商标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三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60.85万人,比上年新增11.87万人,其中,上高裕盛工业有限公司有员工近万人;高安汽车运输集团从业人员达4400人;济民可信药业从业人员达3650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609人。
四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自去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以来,全市共有231户民营企业与185个村进行结对帮扶,企业投入资金近900万元,帮助结对村建立了24个“一村一品”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亩,解决农村劳力就业近3000人,扶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户100多人。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27户),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中小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评选活动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聂景华等15名民营企业家被授予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称号。
五是民营经济成为打造区域经济特色的骨干力量。全市医药、食品、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两大后续产业,主体都是民营企业。除此之外,高安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每年创造税收50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该市 《副市长在2008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7801.html
(三)着力在构建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要加快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着力破解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难题。一要构建融资服务体系。市、县(市、区)都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担保机构和运作机制,努力缓解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密切银企关系,加大市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外地金融机构来考察当地的民营企业,拓展异地融资的空间,不断扩大异地融资成果,还要积极引导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二要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围绕解决民营企业和工业园区招工难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和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网络和各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功能,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和熟练工人。要整合办学和培训资源,扩大各类院校技能培训规模,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免费培训当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三要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培训、融资、管理咨询、创业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要构建市场开拓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览展销和经贸交流活动,组织并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和到境外投资兴业,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四)着力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上下功夫。要实现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支柱产业来支撑和带动,壮大支柱产业又必须要有重点骨干企业做龙头。在这方面,一要抓重点产业建设。继续抓好现有医药、食品、建材、机械电子、电力能源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力争全市五大产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两大后续产业的发展。全力加快丰城电能气、樟树盐化、高安陶瓷、奉新纺织、上高鞋革、市本级医药等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经济板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要抓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5000万元以上的新扩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医药产业重点抓好仁和集团、济民可信和百神药业等扩建项目;建材产业重点抓好大华玻纤、兰丰水泥、红狮水泥、斯米克陶瓷等新扩改项目;食品产业重点抓好上高瑞麦、中绿食品、青龙高科等扩改项目;机电产业重点抓好江特电机、江西起重机械、江西龙工等扩建项目;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好裕盛工业、匹克鞋业、金源纺织等扩建项目;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抓好蓝恒达、远大化工等新扩改项目。三要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对民营企业纳税100强中的工业企业和其他发展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成长性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予以集中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挖掘潜力的工作,真正做大做强市本级的经济总量。目前,我们正在与客商洽谈江麻公司股权转让事宜,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对宜工进行资产重组,力争这两个项目尽快全面复工。四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努力推进品牌战略,以品牌带动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壮大。今年,力争新增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各10个。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强化各项工作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要调整并加强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领导力量,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及时发现、研究并解决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当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二是要强化队伍建设。要切实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建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干部队伍。民营经济已成为__的主体经济,民营企业局作为民营经济的主管部门,责任不是轻了,而是越来越重了,压力越来越大了,更需要有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各级一定要配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力量和干部力量,选拔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实干操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民营经济队伍中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还要在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倾斜,保障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二是建强工业园区管委会干部队伍。为强化领导,最近市委召开的第二次常委会已研究确定,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书记都要由县市区政府的分管领导来担任。要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职能,配齐配强班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园区发展的用人机制、考核激励机制、高效工作机制等,赋予工业园区管委会更大的自主权,充分激发园区内在发展动力。三是建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宝贵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要以提高企业家素质为核心,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与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境内外各种经济技术交往活动,扩大接触面。同时,对企业家要多关心、多支持、多爱护,让他们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都要强化“企业需要是政府的工作责任、企业的满意是政府的工作标准、企业的成功是政府的工作价值”的理念,致力营造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继续清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精减行政审批项目,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检查审批制、收费项目及标准申报公示制,限制部门收费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实行企业评部门、群众评干部的考评制度,推行领导与企业家定期座谈、部门与企业定期联席等制度,抓好对部门落实政策规定和公开承诺的专项检查。三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各级领导和部门要牢固树立少干预就是支持的思想理念,多指导不干扰,多服务不设卡,多支持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继续坚持实行“一厂一策”、“一对一”帮扶制度,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等行为要严肃处理。要用铁心硬手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能够手软,决不姑息迁就,对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宋书记、龚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和“三大战役”动员会上,对优化环境的问题讲了很多,也提了很硬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四是要强化督查考核。各级政府都要对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实行考核评比,并将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政绩的主要内容。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工作进展情况、服务效能等情况进行督查。市委、市政府每年将继续评选表彰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县(市、区)、全民创业典型、纳税百强民营企业、服务民营经济先进单位。要建立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各地对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要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考评”的运行监测机制,为领导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和正确决策当好参谋,更好地促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五是要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各地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创业、发展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及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好政策,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落实政策,共同努力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在全市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各地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新举措、新成绩和新经验,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回顾过去,全市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展望未来,推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尚需“爬坡过坎”。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二次人代会以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为工业园区的崛起和民营经济的繁荣而共同努力,奋力打造实力__、活力__、魅力__、和谐__,创造一流的业绩来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副市长在2008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来源于凹丫丫范文网,欢迎阅读副市长在2008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市、区)工业园区,我市就占了3个(奉新、上高、丰城工业园区);我市9个县(市、区)工业园区均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有5个县(市、区)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
三是规模企业快速成长。2006年,全市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个数达到445户,比上年增加64户,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8户,比上年增加11户;超10亿元的企业有2户,实现了营业收入超10亿元民营企业零的突破。全市县(市、区)工业园区50户重点调度的民营企业共完成企业增加值27.67亿元,比上年增长56.3;实现销售收入95.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7;上交税金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7.4。
五大贡献:
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纳税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0.5。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87户,纳税总额为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占全市民营经济纳税总额的69.3,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其中,年纳税额超过5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35户、超过1000万元的有16户、超过5000万元的有4户、超亿元的有3户(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济民可信药业公司和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二是民营经济成为推进创新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不仅总量增加,而且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提升,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在体制创新方面,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初步形成了多种所制互相融合的格局,如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企业改制,发展成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型所有制企业;仁和集团、江特电机、青龙高科等一批民营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仁和集团通过购买九江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已成功借壳上市;江特电机正处在上市辅导期。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市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全市有20户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江特电机的研发机构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全市有16户民营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科技型民营企业,14种产品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17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有20件商标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三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60.85万人,比上年新增11.87万人,其中,上高裕盛工业有限公司有员工近万人;高安汽车运输集团从业人员达4400人;济民可信药业从业人员达3650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609人。
四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自去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以来,全市共有231户民营企业与185个村进行结对帮扶,企业投入资金近900万元,帮助结对村建立了24个“一村一品”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亩,解决农村劳力就业近3000人,扶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户100多人。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27户),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中小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评选活动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聂景华等15名民营企业家被授予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称号。
五是民营经济成为打造区域经济特色的骨干力量。全市医药、食品、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两大后续产业,主体都是民营企业。除此之外,高安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每年创造税收50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该市 《副市长在2008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