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加、减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改革的初步实验研究


、减法应用题的范围是比较合适的,按照数量关系分成三组,反映了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现在列表如下:

 

  每组中画横线的应用题是原型题,同一横行的另外两道题则是原型题的变式题(逆向思考)。同20以内加、减法式题相似,分组教学这些应用题,突出了应用题间的联系和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经过复习和整理,在学生的头脑中对于加、减法简单应用题形成了有结构的认知系统。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比较容易地识别各组应用题的特点,分析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并确定解答的方法。这样就克服了现行教材中分散地缺少联系地教学应用题的缺点。

  应用题的分组教学与目前有些教师采用的分类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1.不教给学生应用题的类型名称,也不要求学生判别每种应用题是什么类型。学生虽然并不知道每种应用题叫什么,但是由于在学习中形成了有结构的认知系统,对于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较清楚。这可以从学生自编应用题中明显地反映出来。2.不教给学生有关每种应用题的解法公式,而加强审题、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与加、减法的含义紧密联系。这样就初步培养了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防止养成死记类型硬套公式的不良习惯。

  (三)本实验研究表明,加、减法简单应用题具有良好的教材结构,再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培养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时候有两点值得注意:1.必须符合一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中由于加强了操作、直观,给学生积累较多的感性经验,开始多借助表象,以后逐渐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分析、推理,掌握正确的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发展思维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此,教学时要尽量分散练习,避免集中在几节课进行。2.在解应用题时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


数量关系、选择算法等方面都显示出很大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差异所决定的。为了适应这一特点,教学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不是简单地告知某个应用题该怎样算,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在要求上避免“一刀切”,容许后进生有更长的时间逐步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应用题教学完了,测验成绩241 在60分以下的为2.5%;期末测验,成绩在30分以下的为0%(50分为满分)。这说明,按照上述做法,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可以逐步提高的。

  (四)本实验研究虽然取得较好结果,但是在更大的范围是否普遍适合,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另外,在实验教材的组织、编排上也还有不足之处:1.第二学期应用题的教学与10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如何配合得更好,不使难点集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提问题、填条件、自编应用题等练习如何循序渐进,也有待改进。


《加、减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改革的初步实验研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855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数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